有時候,我會想起學生時期的自己。
那個總是站在圈子中央、忙著辦活動、維繫每一段關係的小女孩。她看起來風光有自信,但其實內心膽小得要命。
我怕冷場,也怕沒話題,每次聚會,我總是費盡心力讓現場看起來熱絡,讓大家因為「有我在」而覺得開心。我不曾問自己快不快樂,只在乎自己有沒有成為氣氛的推手,有沒有照顧到每一個人,有沒有被喜歡。那種討喜的能力,其實是一種偽裝。
多年後,我在諮商時聊起這段回憶。
諮商師靜靜聽完,忽然問我:「妳有沒有發現,妳一直很害怕跟別人不一樣?」
我愣了一下,像是被看穿個性上明顯的瑕疵,接著諮商師說:「為什麼要怕?」
我低下頭,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我到底在怕什麼?
或許是因為諮商費用不便宜,所以我每次都會「極為坦承」地交出自己。那種赤裸感,就像是主動把保護殼卸下來,攤在專業人士面前,請他協助整理我的內心。
(欸不過,說不定我有點暴露狂體質,才會一邊在諮商時敞開內心,一邊又把這些赤裸的感受寫出來分享)
這陣子,我又聊到一件讓我不安的事:
「有時候,跟朋友聚會時,我會莫名地緊張,害怕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怕自己鬆懈一點,就會被拋下;怕說出不同的想法,就會顯得格格不入;怕自己的生活不太一樣,別人會覺得我是怪咖。這種感受就像一種內建的警鈴,提醒我:「你跟別人不一樣,要小心!」
我覺察到自己有一種很深的「內在焦慮」,它不是來自外界,而是我自己的內心。在諮商室中,像打開一只舊箱子,把那些壓抑許久的心情,一一攤在桌上。裡面有學生時期的討好、剛出社會的逞強,也有那些為了符合期待,拚命扮演出來的角色。
「妳不需要成為別人喜歡的樣子,才有資格被喜歡。」諮商師溫柔的說。
我想這是我的課題,學著不經由他人認可,也能覺得自己做得不錯;學著讓我所選擇的路,成為正確的道路。不需要變成誰的影子,而是學會在差異裡安然自處。那些我曾努力壓抑、隱藏的不一樣,其實正是我最獨特的地方。
不是輸在選錯,而是輸在懷疑
「心態決定命運」天啊,寫下這句話時,我自己都忍不住翻了個白眼,這不就是雞湯語錄的經典嗎?但尷尬的是它真的有點道理,而且是那種會在某個特定時刻,讓你突然沉默下來的道理。
我曾經選了一些看似合理的路,但我仍會在心裡偷偷想著,要是當初選了另一條,是不是會比較順?我腳下踩著A,腦子卻一直在幻想B,走沒幾步,就覺得哪裡不對勁。
我一邊走,一邊懷疑;一邊懷疑,再一邊後悔。
哎,這種走法,再平坦的路也能變崎嶇。
一條路能不能走出風景,不是取決於它有多好看,而是你能不能帶著相信去走它。若能忠誠地選擇當下的路,不再對比、不再三心二意,它就算一開始不那麼亮眼,也會在途中慢慢長出只屬於你的樣貌。
至少,我會開始覺得,這是我自己的路,而不是某個更好的可能的殘影。
只要你相信,就是正確的路徑
懷疑,像是我們心中自動跳出的反射神經,風吹草動就想轉彎,有比較就想回頭。但有時候,我們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好的選項,而是更加堅定地相信。
我正在學著不急不慌地生活,學著不再羨慕別人的光芒,也不輕易否定自己的影子。因為我開始懂得,每一個不一樣的選擇,都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都是剛剛好的路。
「相信比懷疑簡單」
這句話,是與朋友聚會時,他與我分享的一句話,也是促使我寫這篇文章的起點。比起懷疑自己的選擇,不如用溫柔的心相信自己,會把這條路走得踏實且美好。
如果你此刻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該往哪邊走,先停下來看看——你手裡已經擁有什麼。相信它,活用它,別急著成為誰,也不用追求完美。
只要你願意踏出第一步,願意用信念去擁抱眼前的路,人生終究會因為你的信任和勇氣,成為一條屬於你自己正確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