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情緒爆發,其實都在呼救:「澄心聚焦」帶你靜下心聽見內在聲音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目錄:
一、關係裡的衝突比起問題解決,我們更需要「先向內看」?
二、與其急著說清楚,不如先「感覺清楚」
三、聚焦練習,讓我們從衝突的「反應者」變成「選擇者」
四、讓聚焦成為你面對關係挑戰的緩衝區

一、關係裡的衝突比起問題解決,我們更需要「先向內看」?

在每一次情緒升起的時刻,往往都伴隨著一段未竟的需求、一段來不及表達的渴望。我們的語氣或許尖銳、態度或許冷淡,但內心真正想說的,常是:

「你有聽見我嗎?你有在乎我嗎?」

從情緒焦點取向治療(EFT)的角度來看,衝突並不是關係破裂的徵兆,而是情感連結發出的警訊。生氣、委屈、冷漠……這些看似「負面」的情緒,其實往往是愛與需求無法流動時的表現。

但我們太容易忽略這些底層感受,轉而使用熟悉的應對模式——批評、防衛、沉默,或逃避——進入彼此熟悉卻痛苦的溝通盲區。這時候,我們需要暫停,回頭望進自己的內在。這麼做,是為了在「說不出來的卡住感」中,看見那個想被理解的自己。

「你不是在對一個問題生氣,而是在溝通中為不被看見的負面情緒而受傷。」

二、與其急著說清楚,不如先「感覺清楚」

心理學家尤金·簡德林(Eugene Gendlin)發現,在所有成功的心理治療裡,有一個關鍵共通點:案主能否與「一種還說不上來的感覺」待在一起。這個感覺,簡德林稱為「深感」(felt sense)——所謂 felt sense 不會以詞語、思維或單獨的連結出現,它是以一種單獨的身體感知出現(這經常讓人不解且十分複雜),它存在於意識的最深層次。好比如:當你想起你的上司小 A , 你可能能想到幾千上萬個個詞語去形容他,比如聰明的、直率的、辯論大王、沒事愛找碴 ... 等等,但這些與他有關的訊息並不會一個個傳送給你,相反地當你想起上司,你的身體感受( bodily felt)會比你的認知更快地有所反應,肩膀緊繃或心跳加速等會一次讓你「感」知到你和小 A的關係。而這些身體感受,往往會比經過認知轉譯的訊息更加誠實 ...。

這正是「澄心聚焦(Focusing)」的起點:讓我們從頭腦的分析,走向身體的覺察。

或許過去我們太習慣把事情「想清楚、說明白」當作處理衝突的標準。
可是在情感經驗中,最重要的東西,
往往是在還說不清楚時,就已經在身體裡發出訊號。

那種「怪怪的」、「不知道哪裡不對」、「就是不舒服」的感覺,不是錯誤,而是一種通往內在智慧的門。這正是簡德林所說的:「湧現者(the emergent)」——它在等待你用身體感覺去「歡迎它」,而不是急著改變它。

因此當人際衝突讓你心煩意亂,不妨靜下來,寫下讓你糾結的各種感受,不用急著解決,只是列出它們。接著,想像你將這些問題裝進一個箱子,先放在一旁,讓心中出現一些「空位」——這樣你才有可能看見自己更深層的感受。

【聚焦的第一步】:清空思緒,為身體與情緒「騰出空間」

想像你剛剛與伴侶或家人激烈爭執。
你滿腦都是話、都是委屈,甚至氣到想摔東西。但請你:

  1. 暫停、深呼吸三次,先不要急著分析誰對誰錯,而是坐下來,閉上眼,讓自己沉到身體裡,問一句:我現在,內在發生了什麼?
  2. 接著,請你將所有心裡的擾動──工作的壓力、對伴侶的/社會的期待、剛剛的爭吵、被誤解的情緒──寫在紙上,像在心裡整理一張桌子,先把雜物放進抽屜,只留下「此刻最在意的那一件事」

這是為自己清空心理空間,讓深感(felt sense)有機會浮現的準備。

【聚焦的第二步】:辨識「深感」的位置與性質

  1. 當你靜下來後,將注意力放回身體──
    特別是頭部、喉嚨、胸口、腹部,看看哪個地方最有「感覺」,問問自己:
    「這個不舒服的感覺在哪裡?」
    「它像什麼?是沉重的?緊縮的?冰冷的?」

    這些「不是語言的東西」,就是你此刻內在最真實的情緒。簡德林稱這是「深感」──不是一個清楚的情緒詞,而是一種模糊、但強烈存在的身體經驗。
  2. 請你輕輕地問那個部位:「你好嗎?你是什麼?你有什麼話想說?」。記得,你不需要馬上說出明確的答案、或整理好自己為什麼我會這樣。
現在就讓我們試試看,溫柔地與「身體感受待在一起」
不評價它,就只是陪著那個感覺

【聚焦的第三步】:試著為這個感覺「命名」或比喻它

這個步驟不是為了找出正確答案,而是為了讓深感開始浮現具體輪廓。你可能會說:「喉嚨像堵了一顆石頭。」「胸口像有一隻蜷縮的小動物在哭。」「胃部像裝滿了未爆彈。」

這些不是邏輯語言,而是詩意的語言,是我們內在智慧試圖與我們對話的方式。
找到那個「最對的描述」,你會有一種:「對,就是這樣!」的感覺。

【聚焦的第四步】:與它待在一起,不評價、不驅趕

這一步是澄心聚焦的核心──
不是處理,不是解決,不是叫它快點走,而是陪它、認出它。

比如: 你可能對著那個「胸口蜷縮的小動物」說:「我看到你了,謝謝你告訴我你在這裡。我會陪你一會兒,直到你願意多說一點。」這個過程很像:你坐在房間裡,靜靜陪著一個哭泣的孩子,不說太多話,只是讓他知道他不是孤單的。往往在這樣的陪伴下,情緒會自然軟化,身體的壓力感也會慢慢釋放。

【聚焦的第五步】:詢問與轉化:「你想要什麼?你需要什麼?」

當你已經能與那個深感安靜地共處一段時間,就可以進一步地輕輕問它:

  • 「你是怎麼出現的?」
  • 「你害怕什麼?」
  • 「你最想對我說的話是什麼?」
  • 「你最希望我怎麼做?」

範例:

你可能會聽見內在這樣說:

  • 「我很害怕你總是忽略我。」(這是被壓抑的失落)
  • 「我只是想被看見、被聽懂。」(這是渴望連結)
  • 「請不要再假裝堅強,其實你已經很累了。」(這是需要照顧)

當這樣的回應浮現,你會發現身體突然有一種「鬆開」的感覺。這就是澄心聚焦的轉化時刻(shift)──不是來自想通了,而是身體真的放下了一個長久揹負的東西。

小提醒:聚焦不是思考,是感受

澄心聚焦與傳統「找原因、想對策」的方法不同,它不是靠「腦袋」解決問題,而是靠「身體」找回與內在的連結。請記住:模糊不是錯,而是「還沒長成的智慧」。不需要馬上找到語言,只要陪著它就好。情緒會流動,只要你讓它有空間存在。

「當你能安靜地陪伴內在,那些最難以靠近的部分,才會願意出來說話。」

三、聚焦練習,讓我們從衝突的「反應者」變成「選擇者」

當我們開始練習澄心聚焦,我們逐漸發現:

  • 生氣背後是「我不被理解」的孤單
  • 防衛背後是「我怕被責備」的恐懼
  • 沉默背後是「我不知道怎麼表達」的無力

我們不再只是情緒的反應器,而能夠暫停、覺察、並選擇更貼近自己需要的行動。這樣的能力,不是一次聚焦就能達成,而是在每次與自己同在的過程中,慢慢建立。如果你還無法說清楚,請別責怪自己。你正在靠近那個真正的答案。

四、讓聚焦成為你面對關係挑戰的緩衝區

每段關係都會有衝突,每次對話都可能再次誤解。但如果你願意先安靜下來,與自己的感受同在,那些「模糊又重要的聲音」就不會再被忽略。聚焦不是讓你變得理智無情,而是讓你擁有一份來自身體的清明,使你能在混亂中,不被吞沒;能在愛裡,好好地說出:「我在這裡,這是我的感覺。」

你不是為了成為一個「完美溝通者」,而是想成為一個「真實的人」

與其追求每次都能說得對、說得好,不如練習先聽見自己。當你越能接住內在的自己,也就越有能力接住關係裡的變動與衝突。

澄心聚焦,就是這樣一條回到自己的路。
它不要求你馬上改變什麼, 只邀請你,緩緩靠近那個還沒說清楚的自己。
-----------------------------------------------------------------------------------------------------

如果你有親密關係的疑問,歡迎預約 曉曦的免費諮詢
諮詢辦法: 私訊 粉專,留言「我想了解親密關係」
或關注 MeetYourself_陪你癒見你自己,獲取更多有關心理健康的資訊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曉曦的沙龍
20會員
21內容數
曉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08
當我們談到親密關係中的付出與平衡時,許多人直覺地想到「AA制」:你出一半、我出一半,公平合理、避免吃虧。這種等價交換的模式確實能帶來一種可計算的穩定感,但它真的能讓關係長久嗎?從關係心理學與情感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來看,我們會發現:真正支持關係穩定與親密的,是彼此 ...
Thumbnail
2025/05/08
當我們談到親密關係中的付出與平衡時,許多人直覺地想到「AA制」:你出一半、我出一半,公平合理、避免吃虧。這種等價交換的模式確實能帶來一種可計算的穩定感,但它真的能讓關係長久嗎?從關係心理學與情感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來看,我們會發現:真正支持關係穩定與親密的,是彼此 ...
Thumbnail
2025/05/08
在關係中,我們都會吵架,但真正拉近彼此距離的,不是避開衝突,而是學會在衝突中保持連結。EFT發現,情侶最需要的,不是「誰對誰錯的答案」,而是「這個關鍵」!本文透過三個關鍵對話練習,幫助伴侶從情緒混亂中看見彼此渴望,走向更深親密!
Thumbnail
2025/05/08
在關係中,我們都會吵架,但真正拉近彼此距離的,不是避開衝突,而是學會在衝突中保持連結。EFT發現,情侶最需要的,不是「誰對誰錯的答案」,而是「這個關鍵」!本文透過三個關鍵對話練習,幫助伴侶從情緒混亂中看見彼此渴望,走向更深親密!
Thumbnail
2025/05/07
關於愛情,不是永遠不吵架,也不是總是甜言蜜語,而是在一百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下,還有一千次想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Thumbnail
2025/05/07
關於愛情,不是永遠不吵架,也不是總是甜言蜜語,而是在一百次想掐死對方的衝動下,還有一千次想繼續走下去的勇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自爆情結」指的是在壓力極大到忍耐邊緣時,有些人會以口出惡言、暴怒、威脅、博取同情、擺臉色表態這些方式,企圖以負面行為宣洩情緒或改變別人的決定。
Thumbnail
「自爆情結」指的是在壓力極大到忍耐邊緣時,有些人會以口出惡言、暴怒、威脅、博取同情、擺臉色表態這些方式,企圖以負面行為宣洩情緒或改變別人的決定。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Thumbnail
溝通是雙向的 溝通的意思是互相了解對方想法/交換想法,溝通可分為兩部份,要完成這兩部份,有來有往,才是有效的溝通。 聆聽別人 表達自己 當我們有情緒的時候,在溝通過程中會衝口而出說了一些不該說的話,這樣不但無法解決事情,還令事情更糟。如何做到讓另一半冷靜地聆聽你的需求,而你又能夠表達自己?吵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許多人害怕衝突,時常裝聾作啞而維持表面的和平, 但殊不知努力維持的和諧,卻始終進不到人的心裡去, 一輩子活在謊言中而留下內心的空虛感, 身而為人本來就可以有情緒, 但絕對不要以傷害人的姿態做溝通, "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能夠傷害人", 而是利用衝突,看見彼此",然後越來越了解彼此後,連結更緊密的關係。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誤解而感到挫折,渴望更和諧的交流方式? 你想在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同事間的衝突嗎? 你想在在親密關係中,更理解對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嗎?
Thumbnail
你是否曾經因誤解而感到挫折,渴望更和諧的交流方式? 你想在工作中更好地解決同事間的衝突嗎? 你想在在親密關係中,更理解對方到底為什麼會這樣想嗎?
Thumbnail
溝通不僅是只為了資訊的傳遞,更是促進理解與連結的橋樑。 透過文中的兩大功能概念,平衡兩者,靈活運用,建立更強大的職場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溝通不僅是只為了資訊的傳遞,更是促進理解與連結的橋樑。 透過文中的兩大功能概念,平衡兩者,靈活運用,建立更強大的職場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她生氣了。」每當我這麼感覺,另一個聲音會說:「她需要幫忙。」原本被慣性激起的錯愕、驚訝、不解與跟著憤怒,彷彿撲了空,情緒在形成網羅罩住我之前,一下就被解開了。將焦點放在生氣的女友(而不是女友的生氣),我意識到她可能是受傷了。
Thumbnail
「她生氣了。」每當我這麼感覺,另一個聲音會說:「她需要幫忙。」原本被慣性激起的錯愕、驚訝、不解與跟著憤怒,彷彿撲了空,情緒在形成網羅罩住我之前,一下就被解開了。將焦點放在生氣的女友(而不是女友的生氣),我意識到她可能是受傷了。
Thumbnail
對於溝通這件難題,我一直想不透。 在生活的環境中,溝通從來不與我有關聯性,溝通這件事的重要性也是我自戲劇裡學來的。在我了解很多事情是能透過溝通解決而非爭吵時,當時的我以為所有難題便能迎刃而解了。當然事情絕非我想的那麼容易。哈哈…… 當一個人的情緒你無法控制住的話,如何溝通?又或是你們的邏輯不建立
Thumbnail
對於溝通這件難題,我一直想不透。 在生活的環境中,溝通從來不與我有關聯性,溝通這件事的重要性也是我自戲劇裡學來的。在我了解很多事情是能透過溝通解決而非爭吵時,當時的我以為所有難題便能迎刃而解了。當然事情絕非我想的那麼容易。哈哈…… 當一個人的情緒你無法控制住的話,如何溝通?又或是你們的邏輯不建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