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要提倡一件本應自然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一天,你問了一個看似單純,卻讓人無法輕易回答的問題:

「如果學習本來就是自然的事,為什麼還要不斷提倡多學習、多讀書?這不是很不自然嗎?」

這句話像一把刀,劃開了教育體系與現代社會的偽裝外殼。是啊,學習若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那些滿口「學習最重要」的大人們,又為何總讓學習成為我們最抗拒的事?

我們當然知道學習是自然的——嬰兒學語言,沒人教他文法;孩子學走路,從沒上過步伐設計的課程。人類會觀察、模仿、好奇、嘗試,這些不需鼓吹、不用考核,正是生命自身的律動。

但學習一旦進入制度,就變了味。變成任務、壓力、排名、KPI,變成無數人心中的陰影與疲憊。這時,我們就得靠各種「提倡」與「動員」,提醒人們別忘了去做一件原本就該自然而然發生的事——多麼荒謬。

就像一個城市污染嚴重、節奏急促,人們忘了呼吸,醫生只好開出「學習怎麼呼吸」的課程。不是呼吸出問題,是整個生活環境讓人喘不過氣;不是學習出了錯,而是制度讓學習變得「不自然」。


當「學習」不再是探索,而是競爭

你說得對:「學習被誤視為改變階層的唯一途徑。」

當它被重新定義為一場社會賽跑,目標不再是理解世界或充實內在,而是考上名校、拿到證照、獲得認可。於是我們見到這樣的現象——

學習成了一場績效遊戲,分數高者為王,創意者反而遭殃。

學生們嘴上說重視學習,心裡卻只信績分與排名。他們想要的不是「學得好」,而是「看起來贏」。

這不是學習,而是焦慮的儀式。


那些說「學習為了你好」的人,其實是為了體制的運轉

最常見的一句話是:「學習是為了你自己。」

但你早已看穿,這句話經常是披著關心外衣的命令句。表面是溫柔叮嚀,實則是隱形的勒索。你以為你在為自己努力,實際上是被推著走上他人設計的路。

你選擇了某個志願,可能只是因為那看起來「比較有出路」;你放棄了熱愛的興趣,因為那被貼上「沒用」的標籤。你變得越來越乖巧、效率、會考試——但越來越不像你自己。

所謂「為了自己」,到頭來只是為了不讓自己成為「失敗者」。


真正為自己而學,是什麼樣子?

真正的學習,是讓你對世界產生連結,也對自己有更深的認識。

是當你學會了一樣新東西,不是只想著「能不能賺錢」、「能不能升學」,而是內心真的感到一種「啊,我懂了!」的快樂。

是你選擇了感興趣的領域,不因其主流或冷門,而因它與你產生了火花。

是你能思考、質疑、表達,而不是被規訓成一台標準答案輸出機。

那樣的學習,不見得讓你一路順遂,但會讓你在某個傍晚、某段低潮時,還能跟自己說:「我沒有遺失真正的我。」


結語:讓學習回歸自然,也回歸人心

我們為何要提倡一件本該自然的事?

因為這個社會已經讓它變得極不自然。我們忘了學習本身是一種探索,而非服從;是一種滋養,而非消耗。

學習不是為了變成別人眼中的成功者,而是為了成為你自己。

讓我們一起,把學習還給生活,把熱情還給學習,把「自己」還給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wei75631的沙龍
15會員
90內容數
wei75631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plwvsSqfQ我看了一支YouTuber「有欸Ueh」的影片,談的是學校制度的歷史:怎麼從普魯士軍事訓練與工業時代的需求,逐漸演化為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教育體制。
2025/06/19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plwvsSqfQ我看了一支YouTuber「有欸Ueh」的影片,談的是學校制度的歷史:怎麼從普魯士軍事訓練與工業時代的需求,逐漸演化為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教育體制。
2025/06/17
在人類浩瀚的故事洪流中,總有那麼一群角色,既不屬於神,也非明確的人。他們可能是狐,是蛇,是破傘,是老燈,是靜靜站在屋角的器物,也可能是穿越千年、終於吐出第一句話的瓦片。他們的存在,是對「非人」世界靈性的默默證言。他們,是成精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6/17
在人類浩瀚的故事洪流中,總有那麼一群角色,既不屬於神,也非明確的人。他們可能是狐,是蛇,是破傘,是老燈,是靜靜站在屋角的器物,也可能是穿越千年、終於吐出第一句話的瓦片。他們的存在,是對「非人」世界靈性的默默證言。他們,是成精的存在。
Thumbnail
2025/06/08
徐懷鈺、李聖傑、范曉萱……你提起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一代人記憶的聲音軌道。那些名字一出口,彷彿就有旋律從記憶深處浮現。我們的青春,真的曾經走過華語樂壇最燦爛、最多元、也最敢玩的年代。
Thumbnail
2025/06/08
徐懷鈺、李聖傑、范曉萱……你提起的每一個名字,都是一代人記憶的聲音軌道。那些名字一出口,彷彿就有旋律從記憶深處浮現。我們的青春,真的曾經走過華語樂壇最燦爛、最多元、也最敢玩的年代。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到此,我們開始拆解了觀察這件事:一方面是現象、一方面是概念,同時也稍微發現了觀察的方法也有影響。 本處處理的問題是如何找尋主題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第十六週回覆心得與感謝文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在這個目前感覺起來是由人類主宰的世界 科學發展的原因或許是因爲人想要自然的資源可以更好的爲我們所用 可以回過頭來更貼近生活ㄧ點,討論社會與我們感受到的就好 現實中比較殘酷的ㄧ個規責會是 :每個生命雖然都是獨特的,但不會有特例 或許你可以舉出許多特例,但在仔細想想本質上真的有特例嗎 本質包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過去在學校只為了應付考試而選擇性學習十分的可惜。閱讀科技產業動態和趨勢是有趣又具有價值的,因此需要培養閱讀理解能力。知識背後的insight比起知識本身更為重要,閱讀歷史可以讓人從過去學習未來。本文談及科技產業的動態和趨勢,及古時期至當今的科技發展重要的大歷史框架。
Thumbnail
例如你對歷史很有興趣,就該買些歷史書去讀,讀到需要觸類旁通,才去翻其他書籍。 不過一般人也不要覺得這很專業,像筆者還沒確認自己的興趣前,人文社會學科的書幾乎無所不買,慢慢累積後,有些書就比較少買,興趣終究會堆出一些專業,之後圍繞著想要知道的範圍即可。
Thumbnail
例如你對歷史很有興趣,就該買些歷史書去讀,讀到需要觸類旁通,才去翻其他書籍。 不過一般人也不要覺得這很專業,像筆者還沒確認自己的興趣前,人文社會學科的書幾乎無所不買,慢慢累積後,有些書就比較少買,興趣終究會堆出一些專業,之後圍繞著想要知道的範圍即可。
Thumbnail
我們各級的教育體系又普遍缺乏邏輯學科或思考方法的課程設計,所以,在公衆言論領域,常常聽聞有心人貌似「精確」實則「曖昧」的表述,國人也往往不能判斷其意義真僞及説話人的真實意向。
Thumbnail
我們各級的教育體系又普遍缺乏邏輯學科或思考方法的課程設計,所以,在公衆言論領域,常常聽聞有心人貌似「精確」實則「曖昧」的表述,國人也往往不能判斷其意義真僞及説話人的真實意向。
Thumbnail
當我們在社會打滾一段時間,漸漸感到學校所學無法完整支撐現在的所經歷的事物時,像是個不穩的桌腳隨時會搖搖欲墜。無法得知這世界是何種樣貌,在被打磨得遍體麟傷前我們該如何事先防範? 學習, 擁有智慧 最終的勝利,常常是時間的勝利,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選擇的智慧→定力的智慧→博弈的智慧 選擇的
Thumbnail
當我們在社會打滾一段時間,漸漸感到學校所學無法完整支撐現在的所經歷的事物時,像是個不穩的桌腳隨時會搖搖欲墜。無法得知這世界是何種樣貌,在被打磨得遍體麟傷前我們該如何事先防範? 學習, 擁有智慧 最終的勝利,常常是時間的勝利,是長期主義的勝利 選擇的智慧→定力的智慧→博弈的智慧 選擇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