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汗是人體調節體溫的生理機制毋庸解釋大家都懂,可勞動產生的汗珠可就有對價關係,這指的是勞務換薪酬。(辦公室吹空調不出汗的算勞心)
流淚大部分的囊括心理狀態,雖然皮肉受傷或病痛也能引發淚水,但仍屬心理層次的“釋放”。有學者說:無聲的飲泣最是傷心的表現。這我擧雙手表示讚同,君不見嬰幼兒的哭聲震天並非受什麼挫折或被人誤解或辜負,只是餓了和濕了,給瓶奶及紙尿褲就能安生。
流血正面的解釋趨向為革命理想拋頭顱灑熱血或者捍衛國家保護國民上戰場犧牲的壯烈之舉。不是街頭鬥毆或爭鋒吃醋衍生的流血事件,這兩種行徑天壤之別。流汗除去排熱還有另一層心理學上的反應。我的啟蒙老師 馬克吐溫曾說:人是唯一會臉紅和該臉紅的動物。這巧合了中文的“汗顏”,有些人在公開場合會緊張出汗,有些人因為蒙羞而出汗,這正是心理連動生理的機制。
流淚和哭泣略為不同,哭泣是聲淚俱下是一種“昭告”天下的行為,多半是嬰兒時期種下的痼疾,及至成年還銜著這“奶嘴”不鬆口!反觀落淚和飲泣大程度的想低調的承受傷心事,不想驚動任何人所以躲起來一個人藉淚水淌去在心頭的疙瘩,這是身心成熟的人比較樂意的選項,至於一哭二鬧三上吊的都是演藝性質居多,但還是得關心一番但要節制不然會“慣‘’壞嘍!
讀書時課本上說對抗滿清政府的諸多革命青年,就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偉大心志鼓動他們前仆後繼,不惜犧牲性命及大好前程選擇為理想奮鬥,這種熱血終於擊潰帝制創建民國。雖然在下不曾參與戰事但曾在前線(金門二士校)受士官戰鬥養成教育,也經歷夜間對岸的宣傳砲擊,也經歷翻找逃兵的“雷霆演習”,畢竟沾染了肅殺的氛圍,也曾經站哨上實彈的驚險狀況(水鬼和惡作劇的查哨班長不知哪個先來)。
或者革命就是從流汗到流淚再流血的奮鬥過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