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第五章:當「切割情緒」成為求生之道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有些人不是天生堅強,而是不得不學會切斷感受,才能活下來。


raw-image


在第五章中,靖萃回憶起童年時期,

不僅要照顧智能障礙的妹妹,還得負責家中晚餐,過著一種早熟得近乎荒謬的人生。

當一個孩子還來不及被照顧,就得去照顧別人,心理學上稱之為「角色倒置」(role reversal)或「親職化孩子」(parentified child)——這是一種創傷型成長的典型模式。

心理學觀點補充:

  1. 親職化(Parentification)
    這是一種孩子過早承擔起成人責任的情況,可能來自家庭成員的疾病、功能失調或情緒不成熟。孩子會壓抑自身需求,傾向過度成熟、自責、焦慮,甚至在人際關係中難以放鬆或信任。
  2. 情緒切割(Emotional Numbing)
    當環境太過混亂、危險,孩子會選擇「不去感受」作為生存策略。這不是冷漠,而是一種心理的「自我麻醉」。如同靖萃所說,切斷情緒後,自己變得像開外掛——效率高,但也更孤單。
  3. 阿德勒學派視角:補償與追求卓越
    阿德勒指出,我們的行為背後常常源自一種內在的補償動力。靖萃學會煮三菜一湯、學會照顧妹妹,或許不是因為天生愛家,而是為了對抗那種「我不夠好」或「沒人會保護我」的深層感受。她的「能力」背後,其實藏著太多無聲的悲傷。

————

寫給正在閱讀的你:

你也曾是那個「太早懂事」的孩子嗎?

你是不是也習慣了把痛苦吞下、把責任扛起,只為了撐過每一天?

當你現在成為大人後,還記得怎麼好好照顧那個「早熟的小孩」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家庭界線研究所
4會員
14內容數
別人家是親情充電站, 我家是情緒提款機。 這裡不寫溫馨小品,專剝家庭瘡疤。 歡迎光臨《家庭界線研究所》, 這裡不一定療癒,但一定誠實。
家庭界線研究所的其他內容
2025/06/19
我坐在殯儀館角落的椅子上, 膝上攤著那份沉重的「屍體相驗證明書」。 紙張薄得透明,卻像壓著我整個童年。 我要不要告訴妹妹?這問題在腦海裡打轉,但我遲遲沒有打開手機。 我突然想起以前的自己。 那時媽媽走了, 我才小學五年級,卻一夕之間變成家裡唯一的「大人」。
Thumbnail
2025/06/19
我坐在殯儀館角落的椅子上, 膝上攤著那份沉重的「屍體相驗證明書」。 紙張薄得透明,卻像壓著我整個童年。 我要不要告訴妹妹?這問題在腦海裡打轉,但我遲遲沒有打開手機。 我突然想起以前的自己。 那時媽媽走了, 我才小學五年級,卻一夕之間變成家裡唯一的「大人」。
Thumbnail
2025/06/18
有時候,最深的創傷,不是來自打你的那個人,而是轉身離開、放棄保護你的人。 在靖萃的記憶裡,父親是那個掌控一切的人。 他暴力、羞辱、否定, 而她必須小心翼翼、壓抑自己、避免再成為下一個怒火的出口。 這是一種赤裸的創傷。 但榮格心理學提醒我們: 真正難以處理的,往往不是暴力的
Thumbnail
2025/06/18
有時候,最深的創傷,不是來自打你的那個人,而是轉身離開、放棄保護你的人。 在靖萃的記憶裡,父親是那個掌控一切的人。 他暴力、羞辱、否定, 而她必須小心翼翼、壓抑自己、避免再成為下一個怒火的出口。 這是一種赤裸的創傷。 但榮格心理學提醒我們: 真正難以處理的,往往不是暴力的
Thumbnail
2025/06/17
那次求和之後,家裡迎來短暫的和平。 但和平只是表面,像是暴風眼的寧靜。 爸爸對家庭主婦的根深蒂固的歧視從未改變,沒有反思、沒有教育,怎麼會有真正的改善? - 我們很快,又迎來了一次全面失控。 ———— 凌晨四點多,天才微亮,爸爸被阿公阿嬤叫醒,趕著上山採收新鮮的竹筍,要搶早市
Thumbnail
2025/06/17
那次求和之後,家裡迎來短暫的和平。 但和平只是表面,像是暴風眼的寧靜。 爸爸對家庭主婦的根深蒂固的歧視從未改變,沒有反思、沒有教育,怎麼會有真正的改善? - 我們很快,又迎來了一次全面失控。 ———— 凌晨四點多,天才微亮,爸爸被阿公阿嬤叫醒,趕著上山採收新鮮的竹筍,要搶早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探討在童年時期隱藏自我感受的經歷,透析對父母關注的渴望及情感缺失。講述在遭遇困難時,雖得到幫助卻無法獲得所需的情感支持,並通過與貓的互動,發現內心渴望愛與被愛的情感。這段回憶不僅影響了作者的成長,也讓其在面對情感困境時,更加理解自身的需求。
Thumbnail
遭遇孩子被保母虐待的巨變後,我選擇樂觀面對。 如今,我已漸漸能接受孩子腦傷的事實,能開口向身邊的人訴說孩子的病況,能轉念想「現在就是他最糟的情況,給他多一點時間,他會越來越好的」,也能在未來的藍圖裡,慢慢勾勒出有特殊兒的模樣。這樣的生活,雖然跟預期不同,但我相信仍是有笑、有淚、也有精彩。
Thumbnail
遭遇孩子被保母虐待的巨變後,我選擇樂觀面對。 如今,我已漸漸能接受孩子腦傷的事實,能開口向身邊的人訴說孩子的病況,能轉念想「現在就是他最糟的情況,給他多一點時間,他會越來越好的」,也能在未來的藍圖裡,慢慢勾勒出有特殊兒的模樣。這樣的生活,雖然跟預期不同,但我相信仍是有笑、有淚、也有精彩。
Thumbnail
生活的真諦不在於取悅所有人,而在於忠於內心;不在於耀眼的成就,而在於每一天的充實與滿足。與其被動地接受強加的重擔,不如主動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這個過程也許艱難迷茫,但那都是成長必經的階段。學會獨行,學會同行;學會堅持,也學會放棄。學會接受生命的困境,也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接受、處理與放下。
Thumbnail
生活的真諦不在於取悅所有人,而在於忠於內心;不在於耀眼的成就,而在於每一天的充實與滿足。與其被動地接受強加的重擔,不如主動去創造屬於自己的人生。這個過程也許艱難迷茫,但那都是成長必經的階段。學會獨行,學會同行;學會堅持,也學會放棄。學會接受生命的困境,也學會在適當的時候接受、處理與放下。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雖然我的原生家庭稱得上圓滿,但我一直都有種心理隔閡,因此我從小時候什麼都不說,經過學習和練習,這幾年比較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了,但每次遇到衝突時,我的內在小孩就會搶先出現,不被愛、生氣、自卑的情緒就會爆棚噴出,然後就想用攻擊式的方式反擊,像是生氣的頂嘴,甚至出現一些極端的想法。 然而最近我的生活
Thumbnail
行為是各項因素綜合交流下的最終結果 他們缺乏心理工具,導致學習困難、情緒調節困難、不懂社交…累積到最後便在「暴怒攻擊VS壓抑憂鬱」兩極端之間遊走。 並非是智能障礙或邊緣智力的孩子就會是這樣,因為還有家人關係、穩定經濟、友善環境、固定規律及找到有生存意義的生活方式,能撐起一個人。
Thumbnail
行為是各項因素綜合交流下的最終結果 他們缺乏心理工具,導致學習困難、情緒調節困難、不懂社交…累積到最後便在「暴怒攻擊VS壓抑憂鬱」兩極端之間遊走。 並非是智能障礙或邊緣智力的孩子就會是這樣,因為還有家人關係、穩定經濟、友善環境、固定規律及找到有生存意義的生活方式,能撐起一個人。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Thumbnail
這是一位單親家庭小孩的成長故事,經歷了霸凌、me to事件、離婚、失業、親戚的不理解,但透過心理書籍的學習,找到自我和解的方式,堅定的走出低潮,超越傳統觀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