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超閱讀觀點140】人生剩下的日子,可能比你想的少得多—《人生四千個禮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人生四千個禮拜》是我近期看過最有感觸的書。

書名已經破題,如果人生活到 80 歲,感覺好像很長,但換算成星期,大概只有四千個禮拜,這時候就會發現,好像也沒那麼多了。尤其看到這篇文章的你,不妨算一下自己大概剩下幾個禮拜——更別說,並不是每個人都一定能活到 80 歲。

如果問你,想拿這 4000 個禮拜來做什麼?腦袋裡可能會冒出很多很棒的答案,也許是環遊世界、完成夢想、陪伴家人。但仔細想想,我們的日常行為,真的有往這些答案靠近嗎?

我們從小就習慣為「未來」準備,幼稚園為了上國小練國字,國小為了國中準備,出了社會後更是用現在,付出大量努力,只為了換一個「未必到來的未來」。結果就是,我們永遠在等待某個更好的時刻,卻錯過了此刻。

那麼,問題來了:我們現在,到底該做什麼?

raw-image

效率陷阱:事情只會越做越多

現代人很容易落入「效率陷阱」,以為提升效率可以換來更多空閒。但現實是,事情只會越來越多。

書中提到,洗衣機的發明,理論上應該解放洗衣時間,但實際上,我們對清潔的標準提高了,連衣領、袖口也得洗得一塵不染;又比如,Email、各種文書工具和即時通訊的出現,並沒有讓我們更輕鬆,反而讓工時變長,大家幾乎 24 小時都在待命。

提升生產力,結果卻是迎接更多工作,一旦完成一件事,很快就有新的任務補上。

許多談時間管理的書常講到「石頭與瓶子」的故事:

想像一天就像一個大瓶子,能塞的「事件」是有限的。重要的事像大石頭、次要的像小石塊,瑣碎雜事像細沙與水。如果先塞滿小石塊和細沙,大石頭自然裝不進去。

所以,順序是:先擺大石頭,再填小石塊、細沙、水。

但《人生四千個禮拜》提出另一個更現實的觀點:如果瓶子外的大石頭多到瓶子根本裝不完呢?

所以,真正的問題不只是排序,而是面對「裝不完」這件事,我們該怎麼選擇。

這個反思告訴我們,時間有限,不可能做完自己想做的或別人想要你做的每件事。

也正因為會錯過某些事,所以有了選擇的意義。

有限時間裡,該學會聰明拖延

時間有限,根本不可能做完所有事。因此,真正有效的時間管理,不是把每件事完成,而是清楚決定「哪些不做」。

書中分享三個「好的拖延法」:

  • 原則一|先支付自己:優先做你認為最重要的事,就像理財要先存錢一樣,不是做完別人的事,才輪到自己。
  • 原則二|限制同時進行的任務:一次只專注 1-3 件事,沒做完的,不輕易啟動新項目,否則反而降低效率。
  • 原則三|抗拒中等重要性的誘惑:不僅拒絕不想做的事,還要勇敢對那些「你也想做、但沒那麼重要」的事說不。例如,追一部你想看、但其實沒差的劇。

分心,是逃避自我極限

當我們嘗試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時,往往會不自覺分心,滑手機、刷社群、看影片。

但書中提醒,這些表面的「分心物」,其實只是逃避內心不適感的工具。

因為處理真正重要、困難、有挑戰性的事時,我們難免會焦躁、沒自信、覺得痛苦。最有效的方式,不是期待情況改變,而是接受:只要在做高難度、有價值的事,這種不舒服,是正常的。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不再期待事物會有所不同,接受只要處理挑戰性高的事物,感到煩躁是不可免的現況,而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現實。

你不曾擁有時間

加拿大作家大衛.凱恩2018年在希臘城區參加一場活動,到附近街道走走,逛了丹福斯大道,那天平淡的過去了;兩星期後。一名精神錯亂男子開槍擊中14人,2人死亡,然後自殺。

大衛.凱恩的感想是,「他只是碰巧活著,不保證能多活一天。」如果這位精神錯亂的男子,是在兩星期前開槍,那麼失去生命的就可能是他本人。

作家凱恩:「我們擁有時間的有,不同於擁有皮夾裡的錢或是腳上的鞋子,我們宣稱擁有時間,真正的意思是我們預期擁有。」

我們不只可能活不過四千個禮拜,也可能下禮拜,或是明天就會有什麼意外,突然闖進生活,打亂原有的計畫,甚至離開人世間。

理解這樣的現況,不是要你躺平,什麼事都不做,而是體認到,關鍵時刻永遠是現在,人生是一連串的現在,最後死亡。我們不曾擁有時間,我們就是時間。

什麼都有最後一次,最後一次見到父母,最後一次到海邊走,最後一次喝咖啡等,甚至有些事你不會知道那次是最後一次,因此要帶著敬畏之心,把握當下。不過書又提到,當你「試著想要活在當下」,代表你跟「當下」是分離的,只是把當下當成一種手段,更活在當下意指你終於明白自己別無選擇,只能或在此時此刻。

休息就是休息

資本主義的壓力逼著你把時間當工具,讓生活失去意義。我們出售時間,換取薪資,又或是付出金錢換取別人的時間。

現代人連休息都被工具化,談到休息的話,可能就是「休息是為了走更長久的路」,然而要是休息是為了之後能好好工作,或是拿來提升自己,那就很難單純享受片刻的休息

哲學家基蘭.賽蒂亞提倡無終點活動,活動的價值不是來自目的,或是最後的目標,而是來自於活動本身。當你散步的時候,除了現在在做的事,沒有其他。

健行就是為了健行,不是為了消耗卡路里。休息,就是休息,不為了其他。

後見

《人生4千個禮拜》給了我許多的反思,其中破除最大的迷思,就是「現在多點什麼,以後就會怎樣」的公式。

我們常為了不可知的未來,選擇犧牲現在。但如書中所提,我們並沒有擁有時間,確實可能一個意外,就把我們帶走。但有了這樣的想法,不代表得消極面對,反而是在提醒我們要好好把握當下最重要的事:

  • 陪家人時好好陪家人
  • 休息時好好休息
  • 想滑手機時好好滑手機

另外,處在現代社會,能產生誘惑的事情太多,最大的時間管理陷阱,不在於那些我們不想做的事,而是我們也想做但不是最重要的事。

如果你正在閱讀這篇,代表你可能只剩兩、三千個禮拜,甚至更少,那你,想用這僅剩的時間,做什麼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蜂聲-avatar-img
2025/06/27
我也有看過這本書,我現在只想好好的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好好的跟家人相處,跟朋友玩耍,經營自己的一方小世界~
滾石西恩-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3
蜂聲 家人很重要,能好好把握相處時間是再棒不過的事^^
深邃月光-avatar-img
7 天前
雖然是談時間管理的書,但卻是要讓自己先放慢腳步,思考甚麼樣的事才是最優先的?又是在什麼時候安排要休息?
滾石西恩-avatar-img
發文者
4 天前
深邃月光 管理時間就是管理自己^^
森-avatar-img
2025/07/09
覺得好棒!我也要去借這本書來看:D
滾石西恩-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7/09
森 如果覺得生活繁忙累,這本書是不錯的選擇^^
「活在當下」指你終於明白自己別無選擇。 是我看過最新穎的解釋。
avatar-img
滾石西恩的沙龍
101會員
166內容數
閱讀面向會包含時間管理、工作效率、習慣強化、閱讀寫作技巧與人際關係等面向,並希望整理不同作者的觀點,內化成自己的想法,打造適合自己的系統。如果這也是你(妳)追求的目標,歡迎一起加入。
滾石西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1
看到「超速學習」,腦袋馬上想到的是小叮噹的「記憶吐司」,一吃下去就能記住印在吐司上的所有事,實在太棒了! 實際上,看完《超速學習》這本書後,帶給我最大的認知改變是,「超速學習」並不是像「記憶吐司」一樣速成,而是找到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完成目標。 書中一共提及九個要素,分別是後設學習、專心致志、直
Thumbnail
2025/06/21
看到「超速學習」,腦袋馬上想到的是小叮噹的「記憶吐司」,一吃下去就能記住印在吐司上的所有事,實在太棒了! 實際上,看完《超速學習》這本書後,帶給我最大的認知改變是,「超速學習」並不是像「記憶吐司」一樣速成,而是找到最有效率的學習方法,完成目標。 書中一共提及九個要素,分別是後設學習、專心致志、直
Thumbnail
2025/06/20
我們常以為,學會一個東西後,總有一天能在生活中用得上。小時候學英語單字,希望哪天能在國外旅行用上;考試狂背歷史年代,希望將來某場辯論能拿來做背景資料;甚至我們學寫程式、學行銷、學簡報,都寄望它們「未來有一天」能派上用場。 但這樣的期待,往往是空的。 書中提到,關於學習遷移(Transfer of
2025/06/20
我們常以為,學會一個東西後,總有一天能在生活中用得上。小時候學英語單字,希望哪天能在國外旅行用上;考試狂背歷史年代,希望將來某場辯論能拿來做背景資料;甚至我們學寫程式、學行銷、學簡報,都寄望它們「未來有一天」能派上用場。 但這樣的期待,往往是空的。 書中提到,關於學習遷移(Transfer of
2025/06/16
當我們想學一個新技能,第一個問題通常是:「要怎麼開始?」 但《超速學習》這本書提出了一個違反直覺、卻非常關鍵的學習步驟──後設學習(Metalearning)。 什麼是後設學習? 簡單來說,後設學習就是在動手學習前,先學會「怎麼學」。 就像爬山前不會一股腦衝上去,而是先看地圖、查補給點、評
2025/06/16
當我們想學一個新技能,第一個問題通常是:「要怎麼開始?」 但《超速學習》這本書提出了一個違反直覺、卻非常關鍵的學習步驟──後設學習(Metalearning)。 什麼是後設學習? 簡單來說,後設學習就是在動手學習前,先學會「怎麼學」。 就像爬山前不會一股腦衝上去,而是先看地圖、查補給點、評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人活得究竟要有多長?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引發許多討論。有人認為,人生苦短,應當盡情享受活著的每一天;也有人認為,人應當活得長壽,見證更多世界的精彩。 . 我認為,人活到60-70歲就足夠了。 . 一、活得太老只會造成負擔 . 我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經歷了照顧父母親臥病多年的
Thumbnail
人生不太長 人的一生啊,看起來好像很長。 嚴格來說說長不太長,說短也不太短。 以大概現代人平均的81歲來說,大概是接近,或是三萬多個日子。 可怕的三萬天 三萬多日子,當然不一定準好三萬,但通常多人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間,通常就會取得還不錯的成績,畢竟也過了一半的歲月,只是還有一些人,我驗稱
Thumbnail
人生不太長 人的一生啊,看起來好像很長。 嚴格來說說長不太長,說短也不太短。 以大概現代人平均的81歲來說,大概是接近,或是三萬多個日子。 可怕的三萬天 三萬多日子,當然不一定準好三萬,但通常多人在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間,通常就會取得還不錯的成績,畢竟也過了一半的歲月,只是還有一些人,我驗稱
Thumbnail
是一本關於理財的書,但它更多的是在談論人生。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多數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也有可能根本沒人知道答案。晃晃悠悠數十載,我們終究只是頂著一副日漸老去的皮囊來世間走一走。對此,作者給出了他的答案:「你的人生,就是體驗的加總。」
Thumbnail
是一本關於理財的書,但它更多的是在談論人生。 人活著是為了什麼?多數人都有自己的答案,也有可能根本沒人知道答案。晃晃悠悠數十載,我們終究只是頂著一副日漸老去的皮囊來世間走一走。對此,作者給出了他的答案:「你的人生,就是體驗的加總。」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70歲是老年健康決勝點!作者為日本精神科權威高齡醫學專家,根據30年以上臨床經驗,分享如何透過改變生活型態、人際關係和醫療態度等,來維持活力、預防老化,迎接快樂的幸齡生活。內容涵蓋預防大腦老化的方法、降低跌倒風險、聰明選擇醫師、面對癌症的態度、克服退休後的失落感、避免照護家人成為人生唯一價值等面向。
Thumbnail
直至讀了《人生4千個禮拜》,才明白箇中道理。原來,專心做自認重要的、在乎的事,例如你所重視的創意計畫,或處理難解的婚姻問題,皆會感覺不自在,甚或感覺沉悶到無以復加,是因你被迫面對了自身的極限:你得體驗自己的力量有限,人的生命有限,且你無法控制人生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直至讀了《人生4千個禮拜》,才明白箇中道理。原來,專心做自認重要的、在乎的事,例如你所重視的創意計畫,或處理難解的婚姻問題,皆會感覺不自在,甚或感覺沉悶到無以復加,是因你被迫面對了自身的極限:你得體驗自己的力量有限,人的生命有限,且你無法控制人生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有的人想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的人想著長途漫漫,未雨綢繆;
Thumbnail
有的人想著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有的人想著長途漫漫,未雨綢繆;
Thumbnail
瞭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跳脫黑暗期和突破期,建立起努力成為理想人生的方式
Thumbnail
瞭解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如何跳脫黑暗期和突破期,建立起努力成為理想人生的方式
Thumbnail
人生到47-8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算不算晚? 我好好的思考了這個問題。 最近在讀一本書,它說:你需要的宇宙早就幫你預備好了。 回頭看看再看看現在,嗯...我大概就是最最鐵的驗證了。 曾經最害怕一個人,而如今一個人大概是我活到這把歲數,最幸福快樂的時段。 有人說:人們從來都不會因
Thumbnail
人生到47-8才知道自己要追求什麼算不算晚? 我好好的思考了這個問題。 最近在讀一本書,它說:你需要的宇宙早就幫你預備好了。 回頭看看再看看現在,嗯...我大概就是最最鐵的驗證了。 曾經最害怕一個人,而如今一個人大概是我活到這把歲數,最幸福快樂的時段。 有人說:人們從來都不會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