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經筆記|《路加福音》第十七章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本章中,耶穌針對門徒的生活與信仰,提出數項具體教導,包括對罪的警惕、赦免的實踐、信心的本質、事奉的態度,以及對神國來臨的認識。整章信息提醒信徒:真正的信仰不在於表面功績,而是在平凡中活出對神的敬畏與信靠,警醒預備主的再來。 一、對罪的警惕與赦免的實踐(路17:1–4) 耶穌首先警戒說:「絆導人跌倒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使人跌倒的人有禍了。」(17:1)這是對信仰群體中帶來絆腳之事的嚴正提醒。特別是使「這小子」跌倒的人(指屬靈幼小者),要承擔重大的責任。 接著,主教導門徒:「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赦免他。」(17:4)這樣的赦免不在於對方是否完全改變,而是在於信徒是否以神的憐憫之心對待人。 屬靈反思:我們在群體中,是使人跌倒的人,還是扶持人的人?我們是否願意一再赦免、包容,即使對方的悔改看來軟弱?信仰的實踐常在於這些「小事」上顯明真實。 二、信心的本質與僕人的心態(路17:5–10) 門徒聽見主對赦免的教訓,便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17:5)耶穌回答:「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17:6)指出信心的關鍵不在於大小,而在於真實信靠的對象。信心不是一種力量,而是一種依靠神的態度。 接著,主用僕人的比喻提醒門徒:「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作的本是我們應分作的。』」(17:10)強調事奉神不是為求功勞,而是出於應盡的本分。 屬靈反思:我們信心的對象是神,還是自己宗教行為的表現?我們是否以僕人的姿態來事奉神,不求回報,只求忠心? 三、十個痲瘋病人的潔淨與一人的感恩(路17:11–19) 耶穌醫治了十個痲瘋病人,他們照主的吩咐前去,途中就得潔淨。然而,只有一人回來感謝主,並且這人是撒馬利亞人(17:16)。耶穌問道:「得潔淨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17:17) 主稱這回來感謝的外邦人是「有信心的人」,並對他說:「你的信救了你。」(17:19)這表明,真正的得救不僅是外在的醫治,更是內心對主的敬拜與信靠。 屬靈反思:我們是否常常數算神的恩典?是否只在有難時尋求神,而在蒙恩後便忘記感恩?信仰不僅是得著祝福,更是在得著後回轉向神。 四、神國的來到與末世的警醒(路17:20–37) 法利賽人問神的國何時來到,耶穌回答:「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或譯:中間)。」(17:20–21)神國的降臨,不是地理或政治上的改變,而是神在祂子民中的統治與同在。 耶穌接著論及人子顯現的日子,像閃電一樣迅速,像挪亞與羅得的日子一樣,人們照常生活,卻忽然被審判臨到(17:26–30)。祂警告說:「當那日,人若在房上,器具在屋裡,不要下來拿……」(17:31)這些比喻強調末世的來臨是突然而決定性的。 主用一句話總結這段話:「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17:33) 屬靈反思:我們是否活在末世的警醒中?是否真看重神的國,勝過今生的安逸?在主再來的日子,我們是預備好的僕人,還是沉醉在日常中的人? 在信心與警醒中過日常的信仰生活 第十七章強調信仰的日常實踐──不絆倒人、願赦免人、以僕人心事奉神、在感恩中敬拜主、在警醒中等候神的國。這些看似平凡的操練,正是預備迎見主的方式。 主的再來是真實的,卻來得不定;我們不能只是探問「何時來」,而是當問「我是否準備好了」。 真正屬神的人,是在日常中活出非凡,是在小事上忠心、在難事中赦免、在恩典中感恩、在末世中警醒。 願我們的信仰不是一時的情緒或言語,而是持久的實踐與忠心,使我們在主再來時不致羞愧,反得稱許。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8K會員
1.3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6/22
第十六章中,耶穌透過兩個重要比喻──不義管家的比喻與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教導門徒如何正確看待錢財、永恆與悔改的事。這一章的信息既對門徒發出提醒,也對法利賽人發出警告,指出屬神的人當以永恆為重,忠於所託,並認真對待今生的選擇與後果。
Thumbnail
2025/06/22
第十六章中,耶穌透過兩個重要比喻──不義管家的比喻與財主與拉撒路的比喻──教導門徒如何正確看待錢財、永恆與悔改的事。這一章的信息既對門徒發出提醒,也對法利賽人發出警告,指出屬神的人當以永恆為重,忠於所託,並認真對待今生的選擇與後果。
Thumbnail
2025/06/22
《出埃及記》第十四章記錄神帶領以色列人經歷紅海的神蹟性拯救。當法老悔意發兵追趕,以色列人陷入看似進退無路的困境,神卻在絕境中開出道路,顯明祂的榮耀與大能。本章不僅是歷史中的神蹟,更揭示信仰路上關鍵的屬靈原則。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Thumbnail
2025/06/22
《出埃及記》第十四章記錄神帶領以色列人經歷紅海的神蹟性拯救。當法老悔意發兵追趕,以色列人陷入看似進退無路的困境,神卻在絕境中開出道路,顯明祂的榮耀與大能。本章不僅是歷史中的神蹟,更揭示信仰路上關鍵的屬靈原則。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其屬靈意義。
Thumbnail
2025/06/19
《出埃及記》第十三章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旅程的關鍵轉折,記錄神吩咐以色列人分別為聖長子、守無酵節,並以雲柱火柱引導他們啟程前往應許之地。這章節不僅回顧神的大能拯救,也預備百姓進入屬靈操練的歷程。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本章所彰顯的屬靈意義。
Thumbnail
2025/06/19
《出埃及記》第十三章是以色列人出埃及旅程的關鍵轉折,記錄神吩咐以色列人分別為聖長子、守無酵節,並以雲柱火柱引導他們啟程前往應許之地。這章節不僅回顧神的大能拯救,也預備百姓進入屬靈操練的歷程。本文將從三個層面,探討本章所彰顯的屬靈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作為基督徒面對恐懼和焦慮不安時 , 建議的實際操練方法。 1. 祈禱 : - 用簡短而真誠的禱告向 天父傾訴你的恐懼。- 可以使用詩篇中的話語,如 "  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 "( 詩篇 27 : 1)
Thumbnail
作為基督徒面對恐懼和焦慮不安時 , 建議的實際操練方法。 1. 祈禱 : - 用簡短而真誠的禱告向 天父傾訴你的恐懼。- 可以使用詩篇中的話語,如 "  耶和華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還怕誰呢? "( 詩篇 27 : 1)
Thumbnail
神學家安.莫利希(Ann Morisy):「健康的宗教不強制灌輸一些思想,但教導、引導人們自發思考。健康的宗教邀請我們以謙卑來面對自己所信與所知。」(《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神學家安.莫利希(Ann Morisy):「健康的宗教不強制灌輸一些思想,但教導、引導人們自發思考。健康的宗教邀請我們以謙卑來面對自己所信與所知。」(《有身體的教會:在疏離的數位時代擁抱群體生活》,邁克.福斯特(Michael Frost),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豐盛和充滿冒險的人生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覺得很興奮呢?神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放進祂獨特的計劃,大膽地活出豐盛的生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渴望。
Thumbnail
豐盛和充滿冒險的人生聽起來是不是讓人覺得很興奮呢?神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放進祂獨特的計劃,大膽地活出豐盛的生命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渴望。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大衛如何依靠上帝的話語,得到勇氣並持守信仰。透過禱告和在挑戰中讚美神的話語,大衛能夠克服恐懼,並背負起上帝賜予的使命。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大衛如何依靠上帝的話語,得到勇氣並持守信仰。透過禱告和在挑戰中讚美神的話語,大衛能夠克服恐懼,並背負起上帝賜予的使命。
Thumbnail
奧伯格(John Ortberg):「成熟的偉大標記之一,就是接受這個事實:人人有其『瑕疵』。」(《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p14)
Thumbnail
奧伯格(John Ortberg):「成熟的偉大標記之一,就是接受這個事實:人人有其『瑕疵』。」(《褥子團契》,奧伯格(John Ortberg),p14)
Thumbnail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你認為人類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個比較重要?」(《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p118)
Thumbnail
社會心理學家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你認為人類先要生存下去,真相和名聲哪個比較重要?」(《好人總是自以為是:政治與宗教如何將我們四分五裂》,強納森海德特(Jonathan Haidt),p118)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六章裡記錄很多耶穌親自的教導,比如說9節到13節耶穌教導我們怎麼禱告?19到31節論及財寶、眼目、財利、以及有關憂慮的教訓。大致是要門徒將注意力聚焦在恒久的事物,別為世間瞬息萬變的事情而憂慮。眼目、財利、以及有關憂慮的教訓。大致是要門徒將注意力聚焦在恒久的事物,別為世間瞬息萬變的事
Thumbnail
《馬太福音》第六章裡記錄很多耶穌親自的教導,比如說9節到13節耶穌教導我們怎麼禱告?19到31節論及財寶、眼目、財利、以及有關憂慮的教訓。大致是要門徒將注意力聚焦在恒久的事物,別為世間瞬息萬變的事情而憂慮。眼目、財利、以及有關憂慮的教訓。大致是要門徒將注意力聚焦在恒久的事物,別為世間瞬息萬變的事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Thumbnail
我們這一生大半沉溺在世俗生活中,所奔忙的都無非和世間的享樂相關。如何賺到更多的金錢?如何使生活所需的財富取得更多?如何使自己及家人更有安全感?佔據了我們所有的心思。我們討厭被各階層的權柄掌管,也不想被神管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