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催眠文本,讓使用者隨時可以進入深度放鬆,容易接受暗示的狀態
前言
通常催眠文本,使用者聽的時候越放鬆,那段文本的效果就越強。也有些暗示,是要進入深度催眠狀態,才能發揮明顯效果的。
但我覺得每次還要寫深度導入會很麻煩,無論是寫的人,還是音頻的使用者:
- 寫的人要花更多時間寫深度放鬆的文本
- 音頻的使用者也要花更多時間收聽
那不如直接寫一個文本,然後播放某首歌。這首歌由使用者自行決定,而文本則是讓使用者進入深度放鬆的狀態,並透過暗示來將深度放鬆的感覺跟音樂連繫在一起。
建立條件反射:
聽到這首音樂 = 進入深度放鬆、容易接受暗示的狀態
寫作說明
這篇其實我寫文本前,沒思考太多,就是照感覺寫,所以不會像上一篇一樣詳細說自己的思考過程。
但我會稍微在每段的結尾說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
我目前一共將文本分成三段:
- 第一段:讓使用者放鬆
- 第二段:播放音樂,並下達暗示
- 第三段:喚醒
第一段文本:讓使用者放鬆
我們開始放鬆吧。我這裡有一些特殊的小道具,可以幫人放鬆。我今天要用的小道具是,一瓶特殊的水。
只要身體接觸到這些水,身體就會開始放鬆。這水也會滲透到身體內部,讓人從裡到外地放鬆。
等等,我會將這杯水倒在你的腳上,它會滲透進你身體內部。那我要倒上去了。
我在你的腳上倒了一些水,讓你的腳開始放鬆。將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腳。 你會感覺到,你的腳開始越來越放鬆,你會感覺到,你的腳從裡到外地放鬆。隨著時間推移,你的腳會變得越來越放鬆。
(以下各部位內容略述,與原文完全相同語句格式。包括手、腿、腹部、胸口、肩膀、背部、頭部、全身。)
說明:
這段我設定了虛構的小道具,不過某些人可能無法接受設定,可能無法帶入。那也可以使用數數放鬆法就好。
第二段文本:播放音樂與下達暗示
接著我要為你播放一首音樂。這首音樂會讓你變得更加放鬆。
當你聽著這首歌,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放鬆,變得比剛剛更加放鬆,更加容易接受暗示。
當你聽著這首歌,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放鬆,越來越容易接受暗示。
(開始播放音樂)
(音樂結束)
每次你聽到這首歌,你就會變得非常放鬆,變得非常容易接受暗示。
說明:
這段其實就是用暗示建立條件反射。 不過也有人可能沒辦法只接受這次暗示後,就在聽音樂的時候變得越來越放鬆。
這種情況,可以這樣解決:
在播放音樂時,每隔 30 秒播放這句暗示:
聽著這首歌,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放鬆,越來越容易接受暗示。 (但這方法,要稍微調整音量,確保兩個都能聽到)
第三段文本:喚醒
等等,我會將你喚醒。我會從 1 數到 3,等我數到 3,你就會迅速地醒來,並感到心情愉悅。
補充說明
- 第二段的播放時間可以設定長一點,不需要播完一次就直接喚醒,可以重播多次,例如播放 20 分鐘。
- 播放的音樂建議本身就讓人放鬆,並且無歌詞。
- 請確認你使用的音樂是合法的。
- 極度不建議一邊做事情、一邊聽這首歌。那會破壞你建立的條件反射。建議僅在需要催眠與接受暗示時使用。
- 你也能用這個方式建立其他條件反射,例如聽到這首歌會想睡、或會深度放鬆(純放鬆)。
- 選擇平常不會聽到的音樂。
- 如果擔心平常聽到會不小心觸發條件反射,可以這樣設計:
第二段替代版本:加入觸發條件(進階用)
接著我要為你播放一首音樂。當你手上戴著手環時,聽到這首音樂會讓你變得更加放鬆。
當你手上戴著手環時,聽著這首歌,你就會變得越來越放鬆,變得比剛剛更加放鬆,更加容易接受暗示。
(開始播放音樂)
(音樂結束)
每次你聽到這首歌,你就會變得非常放鬆,變得非常容易接受暗示。
說明:
這是條件反射進階設計。
如果你還不放心,可以加上更進一步的安全暗示:
「只有戴著手環,催眠所建立的條件反射才會對我起作用。」
延伸補充
- 你也可以將手環換成其他飾品,建議是平常不會戴的。
- 你也能將這種技術應用在其他狀態切換上,例如將音樂跟睡意綁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