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照護父親的日子|當愛變成日復一日的負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自從父親病倒、生活無法自理後,我跟母親的生活彷彿被按了「慢速播放」。

時間沒有真正靜止,


但一切外界的聯繫與活動,卻彷彿都沉靜了下來, 日子只剩下三餐、照護、復健、與一個還不知道何時結束的等待。



在醫院的那些日子,父親長時間昏迷,


母親每天雙手合十虔誠祈求,探視時間再短也從不缺席。 我們輪流守著病房,母親幾乎沒有休息, 每一口餵食、每一次翻身、每一件貼身衣物, 她都親力親為——從不假手他人。


很多人說,那是鶼鰈情深。


她也曾一次又一次地在父親耳邊鼓勵他:「你要加油,一定要醒過來。」


但我知道媽媽的性子,她是急的。


那種急,不是沒耐心,而是對生命沒有辦法控制的焦慮。


出院不到兩個月,


我已經看見她的情緒走到了臨界點。



她開始對父親惡言相向。


她每天唸著:「早知道當初不如不要救了。」 有時候會哭著說:「這樣下去不如一起死一死。」 她的脾氣變得暴躁、絕望,幾乎每天都在崩潰的邊緣。


父親也在身體的無力與疼痛中跟著落淚。


這個家裡的空氣,就像懸著一層無聲的低氣壓, 重得讓人不敢靠近。



她不是不愛他。


但她被困住了,困在自己無法說出口的痛裡。


有時候她半夜會傳訊息給我:


「拜託,讓我看到一點希望。」 「快點讓我離開這個監獄!」


她開始說自己不想活了,


卻又拒絕我們提出的任何協助—— 不想請看護、不想出門、不想跟親戚見面、 也不想接受任何人的關心。


她說:「沒有人幫得了我。」


她總是覺得自己在犧牲, 也確實在犧牲。


但那份犧牲,已經不是愛的燃燒,


而是慢慢侵蝕她自己的靈魂。



我看著她,心疼,卻無力。


因為她拒絕所有的出口,只讓情緒在父親身上爆炸。


這是一種愛的極限,也是一種失衡的哀傷。

有時我想,


媽媽真正需要的,不是「怎麼幫她」, 而是「有一個地方,她可以不再硬撐、不再完美、不再只有責任。」



🌿 結語|寫給每一位照顧者,也寫給我自己

當愛變成日復一日的負荷,


我們都需要一個出口,告訴自己還可以是個人,而不只是照顧者。


媽媽的情緒是累積的,是從來沒被接住的。


如果我能做的只是聽她哭、回應她的訊息、偶爾煮一餐飯給她, 那我就繼續這樣做。不是因為這樣就能救她, 而是因為她也需要一點點愛的片段,提醒自己還活著。


也提醒我——照顧者需要被照顧的心,從來都不是軟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啦啦小舖 ✦ Healing Sticky
2會員
45內容數
每天給自己一點溫柔 …
2025/06/25
關於女性穿著、羞恥感與親子關係的省思。文章描述作者與母親在服裝穿搭上的衝突,以及作者如何掙脫母親的控制慾,重新擁抱自我與身體自主權。
2025/06/25
關於女性穿著、羞恥感與親子關係的省思。文章描述作者與母親在服裝穿搭上的衝突,以及作者如何掙脫母親的控制慾,重新擁抱自我與身體自主權。
2025/06/05
許多人回家接手家業或與父母同住,常面臨父母不願放手的困境。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探討父母「控制慾」背後潛藏的不安與恐懼,並提出溫和溝通和協助父母轉變的方法,期盼能建立更健康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2025/06/05
許多人回家接手家業或與父母同住,常面臨父母不願放手的困境。作者從自身經驗出發,探討父母「控制慾」背後潛藏的不安與恐懼,並提出溫和溝通和協助父母轉變的方法,期盼能建立更健康的家庭關係。
Thumbnail
2025/05/28
在準備搬離居住多年的地方時,作者發現屋簷下空置兩年的燕窩出現了燕子,彷彿在暗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作者藉由這則觀察,反思了「家」的意義,以及生命中循環與轉變的道理,並以溫暖的筆觸,描述了內心掙扎與希望的交織。
2025/05/28
在準備搬離居住多年的地方時,作者發現屋簷下空置兩年的燕窩出現了燕子,彷彿在暗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作者藉由這則觀察,反思了「家」的意義,以及生命中循環與轉變的道理,並以溫暖的筆觸,描述了內心掙扎與希望的交織。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那一天,四位女兒和經常被念的老婆一同擔憂地「念著老父親」,因為他不聽話,不乖乖吃藥,也不使用扶助椅,導致雙腳浮腫,讓大家十分擔心。 平時是家中的權威,卻在這刻一臉無奈,不發一語,只是在吃飯時說「你們先吃,我還不餓」,獨自在客廳看電視。平常他重視家人共進晚餐,卻在這刻有些無奈。 我提前結束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老人照顧老人是一件錐心又無奈之事,幸好坊間有許多日照中心,協助家屬安排家裡的老人做一些簡單的活動,動動腦,延緩老化。朋友的媽媽七十多歲,獨立照顧九十多歲罹患失智症的先生,照顧失智病人沒有日夜差別,因為失智者沒有日夜之分,想睡就睡,想醒就醒,想鬧就鬧,都在別人需要休息的時候開始情緒激昂。朋友的媽媽捨不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照顧家人是一份充滿辛苦和責任的工作,本文描述了獨生女照顧老母親的不易,無論是經濟壓力、身體操勞、心靈承受,甚至被照顧者自身的難處,都成為了她的負擔。建議照顧者適時使用社會關懷資源和喘息服務,並且重視心情和心理的調適,和其他照顧者互勉互助,減輕個人負擔。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身為照顧者,承擔著很大的責任和壓力,但是大部分的照顧者往往是因為心軟,捨不得父母受苦,或是禁不起別人的眼光,所以只好自己承擔了。這篇文章分享了照顧者的故事和經驗,並提出了一些應對的方法和建議。
Thumbnail
以下的隨寫文,是從母親病危到安息,我在討論區寫下的文字。那段時間,一直有靈感,但又沒太多時間靜下心來寫文章。於是,就用貼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字一句,記錄我對母親的思念。 如今,把每一篇貼文整理成這篇文章。我想,這些貼文都是珍貴的感受和記憶。
Thumbnail
以下的隨寫文,是從母親病危到安息,我在討論區寫下的文字。那段時間,一直有靈感,但又沒太多時間靜下心來寫文章。於是,就用貼文,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一字一句,記錄我對母親的思念。 如今,把每一篇貼文整理成這篇文章。我想,這些貼文都是珍貴的感受和記憶。
Thumbnail
今天因為弟弟工作上調度吃緊,因此早上無法至醫院探望父親。順勢邀請了Loeb媽一同進入病房探望,幫父親打打氣。
Thumbnail
今天因為弟弟工作上調度吃緊,因此早上無法至醫院探望父親。順勢邀請了Loeb媽一同進入病房探望,幫父親打打氣。
Thumbnail
20240324 入住加護病房的第二個週日,因為主治醫師沒有上班,因此數值上沒有更新。而父親退燒後一直陷入沈睡,唯獨醒來時比較喘且相當躁動。 而母親的健康狀態經過兩週的療程已無大礙,僅剩些許咳嗽以及體力尚未恢復外,其餘一切良好。但也因為逐步恢復後卻盼不到父親轉往普通病房可前往探望,便開始各個擊破
Thumbnail
20240324 入住加護病房的第二個週日,因為主治醫師沒有上班,因此數值上沒有更新。而父親退燒後一直陷入沈睡,唯獨醒來時比較喘且相當躁動。 而母親的健康狀態經過兩週的療程已無大礙,僅剩些許咳嗽以及體力尚未恢復外,其餘一切良好。但也因為逐步恢復後卻盼不到父親轉往普通病房可前往探望,便開始各個擊破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與母親的對話,談到了家庭成員的情況和自己的感受。作者強調了對於父母的陪伴和照顧,並訴說了自己無法放手的困惑。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回憶在母親生病時的心情及手足之間的親情和支持。這種親情的溫暖在面對生活中的困難時顯得尤為珍貴。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Thumbnail
因為二次的重病後,爸爸這次真的需要長期由他人照顧了,舉凡生活中的大小事自理的能力已經被疾病剝奪。起初開始照顧爸爸的時候,很難想像這種連自己決定要幹嘛的自由都沒有的感受是什麼? 因為自己把全部的力氣和感受,放在照顧者的位置,因此對於「病人」「被照顧者」「無行為能力者」他們仰賴他人的照顧而會有的心情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