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越怕窮,就越難變有錢?因為你已落入「思考陷阱」!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從小對金錢的恐懼


從小看到父母總是為錢煩惱,這讓我對金錢有著根深蒂固的恐懼。最害怕的就是「沒錢」,害怕有一天會為了幾塊錢斤斤計較,為了生活開銷而發愁。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學念書時期開始,我就非常節儉,省吃儉用,如果一餐要吃超過200元,都會再三考慮。


踏入社會後,最常做的事就是跑到銀行刷本子,反覆檢查自己的存款數字。一旦數字沒有按照預期的速度增長,或者甚至有小幅下降,他就會感到焦慮不安。我心理最常冒出的話語就是:「絕對不能變窮,一定要存夠錢,這樣才會有安全感。」


然而,諷刺的是,儘管多麼努力地「避免沒錢」,卻發現常常陷入一種「缺錢」的困境。


■恐懼讓我做出錯誤的決定


有一次,一個具有挑戰的案子,需要承擔更大的責任,也會有一筆不錯的收入。


雖然我很渴望賺更多錢,但我卻開始害怕:「如果接了這支案子,我的工作量會變大,壓力會更大,萬一我沒做好或者半途而廢,那我將會成為笑話。」


這種對「失去」和「不確定性」的恐懼讓又猶豫不前。擔心自己無法勝任、會出錯,最終會「賠了夫人又折兵」。


最終,我還是推掉了那次的機會。看著別人把握機會接下這案子,心裡卻很不是滋味,感到又錯失了賺更多錢的機會,這讓我更加害怕「沒錢」。


甚至,一開始接觸股票投資時,因為市場出現利空因素,導致投資出現小幅虧損。恐懼再次被點燃:「天啊,我的錢又要縮水了!我會不會把辛苦賺來的錢賠光?」


腦海裡浮現的都是最糟糕的畫面,像是股市崩盤,自己變得一無所有,在極度恐慌下,選擇賣出股票。結果幾周後馬上就反彈,回過頭來看,賣出的時間正是市場低點。在恐慌時賣出的行為,讓資產真的縮水了。


原本出發點是想避免損失,卻因為恐懼而做出了錯誤的決策,導致了實際的損失。


我的例子,或許就是許多人對金錢恐懼的縮影。越是害怕「沒錢」,越是害怕「損失」,就會做出保守、甚至錯誤的決策,最終讓自己陷入類似的困境。


這種恐懼就像一個自我驗證的預言,在潛移默化中引導著我們的行為,最終造成「怕什麼來什麼」。


■從心理學研究切入


當我以為只有我才會有這種害怕特質時,一次在閱讀文章時,才知道這行為是有心理學依據來解釋。


1. 自我應驗預言


是指一個人對某一情境的預期,會直接或間接地導致這個預期最終實現。換句話說,當你深信某件事情會發生,你的信念會影響你的行為,最終讓這個信念成為現實。


在196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Robert Rosenthal)和賈可布森(Lenore Jacobson)進行了一項著名的實驗。


他們在小學中進行了一項「測驗」,並隨機告訴老師,班上有一些學生具有「資優潛力」,這些學生實際上是隨機選取的,甚至他們智商不見得比其他學生還高,能力與其他學生不分上下。


一年後,這些被標籤為「資優潛力」的學生,他們的智商測驗成績和學業表現果然顯著提高。


我的例子就是典型的自我應驗預言,因為我深信「我會變窮」或「我會損失」,這份恐懼讓我過度保守,不敢承擔必要的風險,甚至在關鍵時刻做出錯誤的判斷。害怕接了案子後會出錯,所以選擇放棄,結果錯失了賺更多錢的機會。


害怕市場下跌,所以恐慌性賣出,結果真的造成了資產損失。我的恐懼信念,引導了我的行為,最終讓「預期」成為了「現實」。


2. 選擇性注意&確認偏誤


選擇性注意:


當我們處於特定心理狀態或對某些事物有強烈關注時,我們的大腦會自動過濾掉不相關的資訊,而特別留意和記憶與我們關注點相關的資訊。


確認偏誤:


人們傾向於尋找、解釋和記憶那些能夠支持自己既有信念或假設的資訊,而忽略或跳過那些與自己信念相反的資訊。


當害怕「沒錢」時,就會對所有與「花錢」、「損失」相關的資訊特別敏感。會更容易注意到物價上漲的新聞、股市下跌的報導,或者自己的帳戶裡數字的微小波動。而那些關於經濟增長、投資機會或者我其實省下不少錢的事實,可能就會被大腦自動忽略。


這種選擇性注意和確認偏誤會放大我們的恐懼,因為我看到的、聽到的、記住的都是支持「我會變窮」的聲音,進而強化「怕什麼來什麼」的感覺。


即使發生了正面的事情,也會傾向於用負面的角度去解讀,以符合他內心的恐懼。例如,即使存款略有增加,他也會想「這點錢不夠」、「萬一以後有什麼意外呢?」


■如何解決「思維陷阱」?


要打破「怕什麼來什麼」的惡性循環,需要在思維模式和習慣上進行調整。我整理出幾個關鍵的解決方法:


1. 感受並接納恐懼


當害怕的情緒出來時,可以試著承認它、接受它,而不是壓抑它。接納恐懼是一種開始,因為只有正視情緒,才能開始處理它。問問自己:我到底在害怕什麼?最壞的結果是什麼?這個最壞的結果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大?幫自己釐清事情的嚴重性。


2. 轉換思考點


當有負面想法時,調整一下思考角度,試著用正面的陳述來反駁它。


將「我怕會變窮」轉變為「我會努力讓自己經濟穩定」;「我可能會賠錢」轉變為「我會學習如何聰明地投資,降低風險」。


接著,想像你成功實現財務目標的畫面,而不是失敗的場景。視覺化可以幫助你的大腦建立新的神經通路,讓你更容易朝著這個方向努力。


3. 開始行動


如果你害怕沒錢,那就先簡單制定一個儲蓄和預算計畫。例如一個月試著先存下三千元,而不是漫無目的地焦慮。如果害怕投資失利,那就花時間學習投資知識,分散風險。


凡事先從小事情開始,慢慢累積成功的經驗。每一次達成小目標,都會增強自己的信心,證明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財務狀況。


4. 尋找可仿效、學習對象


要根除負面思維,學習是最根本的方法,可藉由學習成功者的智慧,幫助根除原生家庭帶來的思考模式,重新更新大腦。


試想身邊的朋友,那些對生活充滿熱情、對金錢有健康態度的人交流,從他們身上學習,也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思維模式。或者透過閱讀,學習更多知識,健全思維模式。


■結論


我們的世界都是由我們想像出來的,這跟信念有關。所以你愈怕貧窮,反倒會被思想侏儒綁架。


回想起以前,真的很多事都是以節儉為出發點:


學習,只想看免費的教學,因為不想花錢。但是這樣地學習方法卻是較沒系統性,比較零散。


飲食,只要能吃飽就行,能省則省。便宜的食物,大部分都是高澱粉、高油脂、營養成份較低,長期下來會導致健康變差,生病反倒需要花更多錢治療。


投資,總想著最保險的標的就行。這樣地標的通常都是報酬率不高,甚至無法抵消通膨,反倒讓實質購買力快速降低。


為了要反轉這些負面思維,所以我開始有意識地做這些事:


學習上,願意多花點時間及金錢投資自己,因為這些投資有機會創造更多財富。
飲食上,選擇價位雖高,但具有營養價值的食物,維持健康。
投資上,做好資金分配,分別選擇穩定配息、成長、可彈性調度的現金,避免市場利空時,會因為恐慌而作出錯誤的決定。


以上是我目前正努力做的,不曉得讀者你呢?是否仍舊站在原地,害怕變窮而不改變?

別一直讓自己活在恐懼中

別一直讓自己活在恐懼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懸緝的沙龍
211會員
325內容數
🎬廣告影片拍攝累積15年經驗 💻文章被商周、今週刊、聯合新聞網…轉載 🧠分享投資理財 I 財商思維 I 自我成長 ✉️mlmlboy0204@gmail.com 個人部落格:https://www.hcthinking.com/ YouTube : https://reurl.cc/KdoYRR
懸緝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8
當你每天努力工作、拚命存錢,卻始終覺得錢總是不夠用,你是否曾懷疑:難道努力真的沒用嗎?我想跟你分享一個故事,乾旱村莊裡的兩位農夫──老王和小李。他們都想灌溉農田、換取豐收,但方法卻天差地遠。 老王選擇一桶一桶地挑水,每天忙得團團轉;而小李,則默默花時間挖水渠,一開始沒人看好他,但最後卻坐
Thumbnail
2025/06/28
當你每天努力工作、拚命存錢,卻始終覺得錢總是不夠用,你是否曾懷疑:難道努力真的沒用嗎?我想跟你分享一個故事,乾旱村莊裡的兩位農夫──老王和小李。他們都想灌溉農田、換取豐收,但方法卻天差地遠。 老王選擇一桶一桶地挑水,每天忙得團團轉;而小李,則默默花時間挖水渠,一開始沒人看好他,但最後卻坐
Thumbnail
2025/06/26
由於電子產品的普及,許多小孩因為長期使用3C,使得造成近視的機率愈來愈高。分享一下最近獲得關於眼睛的知識,若家裡有小孩的家長也可以了解一下。近視是一種慢性病,一旦病情發展到一個拐點,症狀會急轉直下難以恢復。對於慢性病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拐點發生前進行干預,而干預最重要…
Thumbnail
2025/06/26
由於電子產品的普及,許多小孩因為長期使用3C,使得造成近視的機率愈來愈高。分享一下最近獲得關於眼睛的知識,若家裡有小孩的家長也可以了解一下。近視是一種慢性病,一旦病情發展到一個拐點,症狀會急轉直下難以恢復。對於慢性病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拐點發生前進行干預,而干預最重要…
Thumbnail
2025/06/18
■旅遊嚮導翻身成為富翁 在美國,有一位原本只是泛舟的嚮導,但在一次充滿危難的泛舟過程,因為他救了他的客戶,而客戶為了報答他,於是傳授他「價值投資」的方法,改變了他下半場人生。 現在他則是美國知名的講者與執掌上億美元投資組合的投資人,更是「紐約時報」的暢銷作家。 這本書「投資守則第1條」
Thumbnail
2025/06/18
■旅遊嚮導翻身成為富翁 在美國,有一位原本只是泛舟的嚮導,但在一次充滿危難的泛舟過程,因為他救了他的客戶,而客戶為了報答他,於是傳授他「價值投資」的方法,改變了他下半場人生。 現在他則是美國知名的講者與執掌上億美元投資組合的投資人,更是「紐約時報」的暢銷作家。 這本書「投資守則第1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似是而非的理財觀念 從小對金錢觀念薄弱,長輩僅告訴我們要把多餘的錢存在撲滿裡,等滿了之後,再存到郵局裡頭。大人也跟我們說,不要跟別人借錢,不要欠別人錢,不然會有地下錢莊、討債公司找上門。但是,這些都是窮人的思維。 自以為是的理財自信 對我而言,在理財的學習道路上,原生家庭並沒有給與相關的助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本書介紹了金錢心理學,讓人瞭解消費行為背後的非理性因素,以及如何避免落入金錢迷思。其中涵蓋了10種金錢迷思,如金錢相對性、心理帳戶、花錢之痛、定錨效應、損失趨避傾向等。對於每種迷思,提供瞭解方,例如增加知識和資訊、警惕免費忠告、增加自制力等。閱讀反思了理財方面的挑戰和投資心態的改變。
Thumbnail
今天休假,出門以前看了一篇我追蹤已久的創作者的文章,主要是《你與金錢關係?探索金錢的冰山下,來自於原生家庭的舊有信念》,但說也奇怪,我突然覺得。
Thumbnail
今天休假,出門以前看了一篇我追蹤已久的創作者的文章,主要是《你與金錢關係?探索金錢的冰山下,來自於原生家庭的舊有信念》,但說也奇怪,我突然覺得。
Thumbnail
說到金錢,你的第一個感受是什麼呢?是心情雀躍呢,還是情緒低落呢? 即便,現在的你正在為了錢苦惱,在這段你感覺難以負荷,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情緒裡,也有無比重要的意義和禮物要傳遞給你。 那就是:「你該改變跟金錢的關係了!」 你把金錢當好朋友看待,還是把它視作是維持生活最低所
Thumbnail
說到金錢,你的第一個感受是什麼呢?是心情雀躍呢,還是情緒低落呢? 即便,現在的你正在為了錢苦惱,在這段你感覺難以負荷,被生活壓力,壓得喘不過氣的情緒裡,也有無比重要的意義和禮物要傳遞給你。 那就是:「你該改變跟金錢的關係了!」 你把金錢當好朋友看待,還是把它視作是維持生活最低所
Thumbnail
【金錢焦慮心得與重點】聽了主婦的新節目,心得是養小孩金錢焦慮比較大~ AI幫忙整理重點: #理解金錢焦慮表現、來源與性質 1. 金錢焦慮的常見表現: - 錢不夠,賺的錢不夠多。 - 房價高昂,通膨嚴重。 - 財務目標或責任(如養小孩、承擔父母負擔)使人感到焦慮。 2. 焦慮來源:
Thumbnail
【金錢焦慮心得與重點】聽了主婦的新節目,心得是養小孩金錢焦慮比較大~ AI幫忙整理重點: #理解金錢焦慮表現、來源與性質 1. 金錢焦慮的常見表現: - 錢不夠,賺的錢不夠多。 - 房價高昂,通膨嚴重。 - 財務目標或責任(如養小孩、承擔父母負擔)使人感到焦慮。 2. 焦慮來源:
Thumbnail
自從接案之後,金錢與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曖昧。生活的不穩定性帶給我金錢上的焦慮和恐懼,這樣低頻的生活讓我感到內心的孤寂及匱乏感越來越強烈。然而,這段對金錢的撞牆期也成為挖掘內心的機會。透過調整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我逐漸找到了安全感,並重新建立了對金錢和生活的自在。
Thumbnail
自從接案之後,金錢與我的關係變得越來越曖昧。生活的不穩定性帶給我金錢上的焦慮和恐懼,這樣低頻的生活讓我感到內心的孤寂及匱乏感越來越強烈。然而,這段對金錢的撞牆期也成為挖掘內心的機會。透過調整自己的態度和行為,我逐漸找到了安全感,並重新建立了對金錢和生活的自在。
Thumbnail
思考致富聖經:「當財富降臨時,其豐富與迅速,讓人不禁懷疑,在困厄的那幾年中,它們究竟藏在哪裡?」 人類的主要弱點之一,就是太熟悉「不可能」這三個字,當我們開始以思考來逐漸累積財富時,將發現「財富其實始於一種心境」。 是的,人生所需要的一切,富足、成功,早已掌握在我們手中。無論貧窮與財富,
Thumbnail
思考致富聖經:「當財富降臨時,其豐富與迅速,讓人不禁懷疑,在困厄的那幾年中,它們究竟藏在哪裡?」 人類的主要弱點之一,就是太熟悉「不可能」這三個字,當我們開始以思考來逐漸累積財富時,將發現「財富其實始於一種心境」。 是的,人生所需要的一切,富足、成功,早已掌握在我們手中。無論貧窮與財富,
Thumbnail
「匱乏」有時是一種心理上的幻覺。人們常常假定資源不足、時間不夠,所以拼了命累積,死命地追著金錢跑。對於妨礙囤積的任何動作,就會被視為是浪費、沒效率。
Thumbnail
「匱乏」有時是一種心理上的幻覺。人們常常假定資源不足、時間不夠,所以拼了命累積,死命地追著金錢跑。對於妨礙囤積的任何動作,就會被視為是浪費、沒效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