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爭寵心理學】誰先喝豆漿?孩子不是在搶飲料,而是搶你心裡的位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誰先喝豆漿?那不是重點——

孩子要的,是你心裡的位置

早餐時間,一場平凡的豆漿爭奪戰,差點引爆全家情緒的連鎖反應

raw-image


平常是這樣的:

姊姊梨仔吃飯速度快,總是第一個喝到豆漿;

妹妹阿桃比較慢,常常是第二個。


但那天一切不一樣。

兩個孩子吃完早餐後先跑去玩,爸爸這時才從冰箱拿出豆漿

因為阿桃離他比較近,他就順手先叫了阿桃來喝

結果,爆炸了的不是阿桃,而是——梨仔。

「你沒有先叫我喝豆漿……我會難過啊。」


梨花帶淚地看著爸爸,語氣裡滿是委屈與不安

爸爸有點火:「你又不是沒喝到!只是你剛才不在旁邊!」

眼看兩人情緒升高,我趕緊介入,請梨仔先不要說話。


我知道,這不是在吵「誰先喝豆漿」。

是梨仔在問:「我是不是你心裡的第一個?



✦ 在孩子心中,「誰先」是愛的排序

對我們大人來說,離得近就先喝,有什麼好計較的?

但對孩子來說,那是一種潛意識裡的情感秩序感:


「你是不是比較喜歡她?」

「你為什麼沒先想到我?」 「我是不是比較不重要?」

這些話孩子說不出口,就變成了哭、賭氣、情緒反應。


而大人如果在當下用憤怒回應,只會加深孩子「我果然不是被理解的那個」的信念。



✦ 一場情緒風暴,也是一堂公平教育課

我蹲下來,對梨仔說:

「不論誰先喝,重要的是你們都喝到了

如果每次都是阿桃先,你也會覺得不公平,對吧? 就像上課時如果老師每次都只叫一個人回答問題,其他同學也會覺得被忽略呀。」

「爸爸愛你,也愛阿桃。誰先不重要,重要的是——爸爸一直把你們放在心上。」

raw-image


我還陪她一起回憶爸爸出差時買的禮物:


「Elsa是買給你的,Moana是給阿桃的,小熊軟糖是你們一起吃的

這些都是爸爸在心裡裝著你們的證明啊~」


那一刻,梨仔的情緒慢慢平復。

她開始明白,有時公平,不是我每次都排第一,而是——我們都有被在乎



✦ 爸爸也需要被理解

其實爸爸也不是不愛孩子,他只是比較習慣用邏輯處理事情:

「誰在旁邊就先給誰喝,有什麼好哭的?」

但孩子不是在搶一口豆漿,是在搶一份心裡的排序

他們用情緒,試圖表達:「你還在不在意我?」

而我們大人能不能在混亂裡看到真正的需求?

能不能在怒氣裡練習轉彎,回應那句沒說出口的:「你還愛我嗎?」



✦ 手足情感排序背後的科學觀點

這場豆漿之戰,不只是手足爭寵,也是情緒與認知發展的縮影。

從科學角度來看,有三個重要觀點:

1. 前額葉尚未成熟:孩子難以情緒自控

小孩的大腦前額葉皮質尚未完全發展,這區域負責抑制衝動與情緒調節

所以當他們感受到「不公平」,就會用哭鬧來表達,而不是理性溝通

這不是故意,是生理發展本來就還沒到位


2. 依附理論:孩子爭的是安全感

根據依附理論,孩子會敏銳觀察自己在父母心中的「順位」

當「總是她先」變成一種慣性,這時只要一次順序改變,就可能觸發不安情緒

孩子就會懷疑:「我是不是比較不被重視?」


3. 手足競爭是自然現象,需正向引導

手足間爭先、爭寵,是人類社會化過程的一部分。

適當的輪流制度、公平分配的練習,有助孩子學會等待、尊重與合作,

也是情緒智力(EQ)培養的核心練習



✦ 桃梨媽咪說

孩子需要的,不一定是每一次都排在第一;

他們需要的,是在被落下時,你還記得他。

我們不是在爭奪豆漿的順序,而是在建立孩子內心的安全排序。

家庭的愛,不是永遠把你排在第一,

而是即使你一時不是第一, 我們的手還牽著你,心沒有放開你。


📌 給爸媽的小提醒

  • 輪流制度,具體說明:下次豆漿出現時,可以事先說:「今天換誰先喝」,讓孩子有預期。
  • 用具體行動證明愛:不只是講道理,也陪孩子回憶爸媽曾經的「愛的證明」,增加安全感。
  • 情緒來了,先停再說:先接住孩子的情緒,再談邏輯,效果會大不同。

想讓孩子懂得尊重與等待,先讓他在愛裡安心落座。


就算不是第一,他也知道——他永遠在你心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學 × 育兒 × 共讀筆記庫
65會員
69內容數
桃梨媽咪|科學腦 × 媽媽心 🍐🍑 育兒要溫柔,也要有證據。 親子科學 × 雙語共讀 × 情緒教養 每週更新哦✍️
2025/08/26
兩歲的阿桃,在泳池邊氣呼呼喊出「我不喜歡!」這一刻,不只是可愛,而是情緒教育的成果! 從勇敢表達、打水宣洩,到誤打桌子爆哭,孩子在日常中練習界線與感受 我沒責備,只陪她一起學會:情緒可以說、行為有界線 這篇記錄,一起來看看怎麼把日常變成最自然的教養課!
Thumbnail
2025/08/26
兩歲的阿桃,在泳池邊氣呼呼喊出「我不喜歡!」這一刻,不只是可愛,而是情緒教育的成果! 從勇敢表達、打水宣洩,到誤打桌子爆哭,孩子在日常中練習界線與感受 我沒責備,只陪她一起學會:情緒可以說、行為有界線 這篇記錄,一起來看看怎麼把日常變成最自然的教養課!
Thumbnail
2025/08/18
——不是說「你好棒」,而是教他們自己變棒|桃梨媽咪的實證育兒現場 「你好棒!」真的能幫孩子成長嗎?其實,過度讚美容易養成只想取悅大人的孩子。想讓孩子從努力中找到成就感、培養內在動機嗎?桃梨媽咪教你把讚美換成鼓勵,簡單 3 招,讓孩子更獨立、勇於挑戰自己!
Thumbnail
2025/08/18
——不是說「你好棒」,而是教他們自己變棒|桃梨媽咪的實證育兒現場 「你好棒!」真的能幫孩子成長嗎?其實,過度讚美容易養成只想取悅大人的孩子。想讓孩子從努力中找到成就感、培養內在動機嗎?桃梨媽咪教你把讚美換成鼓勵,簡單 3 招,讓孩子更獨立、勇於挑戰自己!
Thumbnail
2025/08/12
孩子三四歲語氣粗暴、像屁孩?其實這是語言能力「晚熟」的必經階段!從只會背誦禮貌詞,到懂得換語氣、看場合,需要到七歲才開始真正掌握說話的分寸。別急著責怪孩子,而是了解他們的大腦與情緒發展,給予耐心引導,才能幫助他們學會真正的禮貌。點進來,看懂孩子語言發展背後的秘密,讓親子溝通更順暢,教養更輕鬆!
Thumbnail
2025/08/12
孩子三四歲語氣粗暴、像屁孩?其實這是語言能力「晚熟」的必經階段!從只會背誦禮貌詞,到懂得換語氣、看場合,需要到七歲才開始真正掌握說話的分寸。別急著責怪孩子,而是了解他們的大腦與情緒發展,給予耐心引導,才能幫助他們學會真正的禮貌。點進來,看懂孩子語言發展背後的秘密,讓親子溝通更順暢,教養更輕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孩子邊吃晚餐邊說: 🧒🏻「媽媽我頭腦在想邊玩遊戲耶!」 🧒🏻「頭腦在這嗎?」指著頭 🌱「對喔~」 她指著頭🧒🏻:「我都用頭腦想事情。」 我指著胸口🌱:「妳怎麼知道妳是用頭腦想事情,而不是用心想事情呢?妳有時候會說我心裡想什麼事~我心裡想...」   🧒🏻「我比較喜歡
Thumbnail
孩子邊吃晚餐邊說: 🧒🏻「媽媽我頭腦在想邊玩遊戲耶!」 🧒🏻「頭腦在這嗎?」指著頭 🌱「對喔~」 她指著頭🧒🏻:「我都用頭腦想事情。」 我指著胸口🌱:「妳怎麼知道妳是用頭腦想事情,而不是用心想事情呢?妳有時候會說我心裡想什麼事~我心裡想...」   🧒🏻「我比較喜歡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媽媽和孩子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有趣的互動,並思考到關心他人時使用恰當的詞句的重要性。文章通過講述一個小故事來表達對互動和溝通的思考。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媽媽和孩子之間發生了一個小有趣的互動,並思考到關心他人時使用恰當的詞句的重要性。文章通過講述一個小故事來表達對互動和溝通的思考。
Thumbnail
遇到相關的「爛人爛事」,最好是即時停損、趕快離開。
Thumbnail
遇到相關的「爛人爛事」,最好是即時停損、趕快離開。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孩子心裡想的事情,會說出口的部分連1%都不到」 父母跟老師要隨時觀察孩子, 才能在第一時間察覺孩子的異狀。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當孩子有情緒產生時,首要做的事情必須先處理孩子的情緒,才去處理事情。辨識孩子的情緒和引發情緒的刺激源,提供解決的建議,並使用正面的語言表達。
Thumbnail
當親子雙方內在的空間都變得很小很小, 還有這樣一件需要用力的任務擺在眼前。 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了敘事治療裡, 提到的「改寫」概念。 看起來像是問題的事件, 當我們跳脫了慣性,拿回了主權, 可以用什麼方法, 跟這個事件, 建立另一個我與孩子會比較喜歡的關係呢?
Thumbnail
當親子雙方內在的空間都變得很小很小, 還有這樣一件需要用力的任務擺在眼前。 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了敘事治療裡, 提到的「改寫」概念。 看起來像是問題的事件, 當我們跳脫了慣性,拿回了主權, 可以用什麼方法, 跟這個事件, 建立另一個我與孩子會比較喜歡的關係呢?
Thumbnail
妳是否覺得小孩有情緒的時候,都要慎重處理呢?我不覺得。
Thumbnail
妳是否覺得小孩有情緒的時候,都要慎重處理呢?我不覺得。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前情提要請看上一篇,這篇我繼續來細數我的童年生活,希望這樣探索和挖掘的方式能對你療癒自己的內在小孩有所啟發: 🔵 情緒侍者(潛意識、情緒、感情) 我媽是個大剌剌、情緒化、強勢的人,所以很難和她說心事。國中交了第一任男友,在剛開始交往的寒假,因為見不到面,我就每天寫一封信給他,想等到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Thumbnail
在此分享平時常對兒說的話及分享育兒經驗。當自己有能量時,我相信陪伴孩子學習時,會更有自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