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樣子不只一種:陪孩子認識多元家庭與自己的模樣|| 諮師心理師郭蕙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家庭的形式可以多元,唯有愛是不變||

繪本「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差異讓世界更美好、有趣

raw-image

課程之後,有一位媽媽前來找我問問題。媽媽提到,她是未婚有一個孩子,如果未來孩子問到關於「爸爸」的問題時,要如何與孩子分享「家裡沒有爸爸」呢?

過去也曾遇過好幾位媽媽前來找我討論,關於自己未婚,孩子開始問起「爸爸」問題時,該怎麼跟孩子分享呢?

現在家庭組成方式是多元的,我都鼓勵媽媽們,想想看現在的家庭是由誰跟誰組成的?家庭的定義,不再只是一種,而是有各種不同的樣貌。

也可以帶著孩子來認識其他多元的家庭組成,讓孩子了解,這就跟每個人都不一樣,世界上有各式各樣的人事物一樣,家庭的組成也是。

差異是正常的現象

面對孩子問起家裡為什麼沒有爸爸時?

當孩子開始注意到別人家裡有爸爸,而自己家沒有時,媽媽可以用溫柔而真誠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理解:

「每個家都長得不一樣,有些家有爸爸媽媽,有些家有阿公阿嬤,也有像我們一樣,只有媽媽和寶貝,每一個家都是完整充滿愛的喔~」

「家不是看有幾個人,而是看有多少愛。我和你,就是一個很棒的家~」

「有些孩子有爸爸每天陪著,有些孩子的爸爸住得比較遠,有些孩子沒有爸爸在身邊。每一種家庭的故事都不一樣,就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一樣~」

「雖然我們家沒有爸爸,但你有媽媽的很多愛,也有很多關心你、喜歡你的人在身邊喔。」

「我選擇成為你的媽媽,是我這輩子最開心、最棒、最有力量的事。你是媽媽的寶貝,我們陪伴彼此一起冒險,一起長大。」

「每個孩子的出生都有不同的故事。你的故事是媽媽一個人決定勇敢地迎接你來到這個世界。雖然我們的生活裡沒有爸爸,但你並不是少了什麼,而是多了我跟你,我們這份特別的親密和愛。」

孩子的人生中沒有「爸爸」這個角色,對於孩子的發展是否會有什麼影響呢?

就如同我上面分享的,每一個家庭得組成都可以不一樣,這個不一樣只是一種現象,對於孩子的成長,只要他是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有穩定的大人陪伴著,對孩子的身心發展,其實並不會有什麼影響。

至於孩子怎麼認識男性角色,即使家裡沒有「爸爸」,孩子仍然可以從生活中的其他男性身上,感受到男性特質的樣貌,進而建立健康而多元的性別認同與理解。

我們可以這樣引導孩子:

溫柔地與孩子分享,「雖然我們家沒有爸爸,但世界上有好多好棒的男生。像是你的叔叔、阿公、老師、隔壁的修車伯伯,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樣子,像是一顆顆星星,都可以幫我們看見世界上男性的多種樣子。」

 「你可以自己決定,想要成為什麼樣的男孩樣子,也可以慢慢長出屬於自己的樣子,不一定要像誰。」

也可以日常互動中,擴展孩子眼中的男性形象,自然塑造多元男性特質的認同,像是用語言開啟探索:「你覺得某某叔叔是什麼樣的人?」「你喜歡那位男老師的哪一個特質?」「男生一定要怎麼樣嗎?還是每個人都可以不一樣?」

對孩子內在男性特質的肯定,是所有性別都重要的。每個孩子都有「內在男性能量」,例如勇敢、行動、保護、堅定、探險…等特質,如同 榮格心理學中的「Animus」,這些特質都可以透過故事、遊戲、生活經驗中慢挖掘和培養,父親角色不是絕對需要的唯一帶領。

現代女性也不再只是一種樣貌,跳脫刻板印象,女性兼具柔軟和堅強、保護和冒險、柔情與勇敢...我們的特性不再只是強調內在單一性別的刻板樣子。反之,爸爸也可以細心、細膩、溫柔,充滿感性啊~

所以,在日常中孩子的眼裡,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只要是你想要成為的樣子,不需要條件,都可以!

《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

這篇文章的主題,我也想分享一本繪本-《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The Great Big Book of Families)由瑪麗·霍夫曼(Mary Hoffman)撰寫,羅絲·阿斯奎思(Ros Asquith)繪圖,維京國際出版。

「家庭大書」繪本,是一本充滿包容、溫暖與尊重多元的家庭繪本。

家庭大書為每個擁有獨特故事的家庭與孩子說話,像是一雙打開溫暖的手,溫柔地接住每一種家庭的樣子。

不論是兩個爸爸、兩個媽媽的家、只有祖父母的家、寄養家庭、雙親共養或單親家庭,這本書都以平等與尊重的眼光看待,彷彿在對著孩子說:「你不需要像別人,你的家就是最棒的樣子。」「你不需要跟別人一樣,不一樣是讓世界更美的方式之一」。

書中用圖像和簡潔語句,帶孩子走過生活的各個場景,例如,有的家庭喜歡吵熱鬧,有的安靜又溫柔、有的孩子住大房子,有的和家人擠在一起、有的家每天都吃一樣的飯菜,有的家什麼都嘗試一點點。每一頁都是給孩子,給一個家庭的擁抱。

差異性,絕對不是我們歧視的理由,每一種樣貌不是對比,而是如彩虹般的並列。沒有哪一種比較好,只有更多的樣子,共同組成一幅更完整的世界。

這本書裡,每一句話都像是在對孩子溫柔耳語,為孩子拓寬內心的涵容,不只是涵容自己,更是包容差異,我們看到的不同不是奇怪,是另一種美。每一個人的家都沒有缺少什麼,而是多了更多篇讓人想繼續聽下去的故事。

世界上多麼神奇,有好多不同的樣子,讓我們一起欣賞、一起學習。

這本繪本也是我常對未婚媽媽、同志家庭、單親照顧者分享的繪本,繪本為我們帶來了鼓舞。

同樣是單親家庭的我和女兒,在女兒稍大之後,也曾經問我,為什麼爸爸沒有跟我們一起住?我就是用這本繪本,與孩子聊「完整的家在充滿愛與歡樂」,「不一樣,是讓世界美好的設定」「最重要的事是我們陪伴彼此」「你有好多人愛著你,在你身邊的人都是家人」。

這本書自然地展現多元,不需要強調某一類型家庭的「合理性」,它讓所有家庭並肩站在一起,就如同路過公路的每一個人,都是風景的一部分。

讓我們一起學習,不是告訴、規定和框架孩子,什麼是正常的家庭,而是和孩子一起認識愛的樣子可以有很多種。

多元不是特例也不是少數,而是常態。

 本篇文章重點概念有三個:

📍未婚媽媽如何與孩子談家裡沒有爸爸? 多元家庭的概念與認識、減少因差異而產生的歧視

📍如何陪伴孩子在沒有父親角色下發展男性認同,每一種性別都可以兼具多元特質,性別刻板印象請留在上一個世紀

📍介紹繪本「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認識多元家庭與樣貌,為孩子心中注入愛與安全感,差異讓世界更美好、更有趣。

#諮師心理師郭蕙寧 #繪本各種各樣的家家庭大書 #差異讓世界更美好更有趣

#單親家庭未婚媽媽 #多元家庭 #多元的性別認同 #跨越性別刻板印象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eelingKuo的沙龍
0會員
9內容數
FeelingKu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27
||做一個溫柔有力量的人|陪孩子一起學習反霸凌與同理心||有機會受邀到國小為二年級的孩子們,分享反霸凌與同理心的學習。透過繪本《學校有一種大狐狸》,帶領孩子們一起進入「當遇到霸凌時的世界中」。
Thumbnail
2025/06/27
||做一個溫柔有力量的人|陪孩子一起學習反霸凌與同理心||有機會受邀到國小為二年級的孩子們,分享反霸凌與同理心的學習。透過繪本《學校有一種大狐狸》,帶領孩子們一起進入「當遇到霸凌時的世界中」。
Thumbnail
2025/06/14
給保母的嬰幼兒性教育培訓 在暖心與真誠的性教育中,陪伴孩子認識自己的生命之始 性教育從0歲就開始了。 例如,我們幫寶寶換尿布,會找隱密的空間,如哺乳室、廁所,當孩子想要跟其他小孩互動,我們會引導先揮手打招呼,而不是去觸摸他人的身體,當孩子想要做什麼,我們會陪伴孩子思考是否會影響到他人等
Thumbnail
2025/06/14
給保母的嬰幼兒性教育培訓 在暖心與真誠的性教育中,陪伴孩子認識自己的生命之始 性教育從0歲就開始了。 例如,我們幫寶寶換尿布,會找隱密的空間,如哺乳室、廁所,當孩子想要跟其他小孩互動,我們會引導先揮手打招呼,而不是去觸摸他人的身體,當孩子想要做什麼,我們會陪伴孩子思考是否會影響到他人等
Thumbnail
2025/06/12
||親子溝通魔法術-成為孩子的最佳神隊友||#親子溝通 #親子教養 #談溝通之前先講關係  與 #純青基金會 合作,分享親子溝通的講座,每一次的親職課程,對我來說,也是再次學習與複習,並覺察內省,上課對我來說,也是在跟大家一起練習提升自己的神隊友級數呢~我自己都很受用~
2025/06/12
||親子溝通魔法術-成為孩子的最佳神隊友||#親子溝通 #親子教養 #談溝通之前先講關係  與 #純青基金會 合作,分享親子溝通的講座,每一次的親職課程,對我來說,也是再次學習與複習,並覺察內省,上課對我來說,也是在跟大家一起練習提升自己的神隊友級數呢~我自己都很受用~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我們明明生活在一個多采多姿,目不暇給的世界。 但為什麼,多采多姿的生活⋯⋯都在別人那裡?
Thumbnail
我們明明生活在一個多采多姿,目不暇給的世界。 但為什麼,多采多姿的生活⋯⋯都在別人那裡?
Thumbnail
愛 是一個抽象概念 即便家人因為我的出生感到快樂 他們並不懂如何去愛
Thumbnail
愛 是一個抽象概念 即便家人因為我的出生感到快樂 他們並不懂如何去愛
Thumbnail
尤其「愛」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它包括情感支持、理解、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尤其「愛」是建立健康親子關係的基石,它包括情感支持、理解、尊重和關懷…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幸運的人用童年治癒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療癒童年。" 依附關係,分為四種「安全依附」「焦慮依附 」「逃避依附」「混亂依附」,記得「自我覺察」,與自我對話,和自己和解;論自我分化-父母何時與孩子分房睡,避免女孩長大產生依賴性,男孩產生戀母情結,訓練孩子自我分化,培養獨立自主性。
Thumbnail
本書籍著重探討家庭是如何影響個人成長與心理狀態的,並提供助人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思考與見解。書中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關於如何從問題中獲得力量以及建立自信的過程。
Thumbnail
本書籍著重探討家庭是如何影響個人成長與心理狀態的,並提供助人者對於心理治療的思考與見解。書中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驗,關於如何從問題中獲得力量以及建立自信的過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