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大難題:孩子說想玩線上遊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孩子想要玩線上遊戲時,父母經常陷入兩難。

孩子想要玩線上遊戲時,父母經常陷入兩難。

「同學都在玩,我沒玩過,就聽不懂他們在說什麼。」

這是我們家孩子開口談遊戲時最常說的話。對現在的孩子來說,遊戲不只是娛樂,更是一種社交語言。家長可能還沒準備好,但這個問題遲早會敲上每個家庭的門。

身為父母,聽到「線上遊戲」這四個字,第一時間會聯想到沉迷、暴力內容、課金陷阱、網路安全……這些擔憂並不是多慮,而是必須正視的現實。但禁止,真的有用嗎?

一開始,我也曾強烈想封鎖到底——直接禁止、省事又安心。但還好,老公提醒我:真正的關鍵不是阻止,而是陪伴。於是我們做了選擇——不否定、不逃避,而是主動走進孩子的世界,陪她一起找到健康遊玩的方式。

這篇文章整理了我們家一路走來的幾個具體做法,提供給同樣面臨選擇的你參考。

【方法一】爸媽陪玩,主動篩選 + 共擬規則

遊戲不該是孩子的秘密世界。我們的做法很簡單——既然在意她玩的是什麼,那就一起來玩。

在我們家,爸爸會親自試玩每一款遊戲。觀察它的內容有沒有暴力或不當元素、有沒有強迫購買或誘導點數機制。等確定這款遊戲內容合理,才會推薦給孩子玩。

這不只是篩選,更是一種陪伴。我們也和孩子約定好:她想玩的遊戲要先讓爸媽知道,讓我們一起了解。

確定遊戲OK之後,我們會一起訂規則。例如:最多同時玩幾款?每天能玩多久?有時她會一口氣想玩三四種,我們就陪她分析哪款值得投入,練習做選擇、控管時間。

我們不只是在陪玩,而是在培養數位判斷力。後來才發現,身邊不少朋友也採取相同策略——甚至孩子還會拉爸爸組隊,一起在線上練等打怪。這不但讓父母更安心,也大幅減少孩子單獨接觸陌生人的機會。

遊戲其實可以是親子之間的溝通橋樑,只要我們願意參與。

【方法二】開誠布公,聊聊「遊戲為什麼會上癮」

有段時間,我們發現孩子早起偷玩遊戲,還會說謊掩飾。那時我們非常痛心,但也明白,一味禁止或責備根本無法解決問題。

於是我們選擇另一條路:帶她看見「遊戲設計」背後的心理機制。

爸爸會問她:「你發現為什麼很多遊戲都有『每日登入獎勵』嗎?」她回答:「因為這樣我每天都會想開一下。」

這正是我們想讓她看見的——遊戲設計師怎麼吸引人、操控人、讓你不知不覺花更多時間。

這樣一來,孩子開始懂得觀察與思考遊戲背後的心理機制。當我們建議他避開那些「課金才能玩得爽」的遊戲時,他不但能接受,甚至會自己分析:「這款遊戲是不是有點陷阱?」

透過理性討論,而不是情緒拉扯,孩子不再只是「想玩就玩」的使用者,而是有選擇、有思考的玩家。讓孩子理解「被設計」這件事,是幫助他培養數位素養的第一步。

【方法三】與其禁止,不如引導:試試單機遊戲

單機遊戲不像網路遊戲需要長時間連線,也比較不容易出現網路安全問題,因此成為許多家長的折衷選擇。我們也嘗試引導孩子,把部分遊戲時間轉向單機遊戲,減少父母監督上的負擔。

我們家訂閱了 Netflix,其中其實藏了不少單機遊戲可供選擇。(Netflix 遊戲需要另外從App Store或Google Play下載,不是直接在Netflix影音平台上玩喔!但如果你已訂閱Netflix,就可以免費下載)

爸爸特別挑了幾款適合青少年、內容正向的遊戲推薦給女兒:

靈魂遠去(Spiritfarer)這款療癒系遊戲中,玩家扮演靈魂渡者,幫助靈魂完成心願。女兒在遊戲過程中,常跟我討論不同角色的故事,也體會到人生中各種可能的遺憾和離別。

卡門神偷解謎遊戲(Carmen Sandiego)結合了歷史知識、解謎和冒險元素,節奏輕快。我們家女兒之前看過卡通版卡門神偷,所以一玩就愛上了。

地平線上的蕾亞之翼(Laya’s Horizon)適合喜歡操作挑戰的孩子。遊戲中的飛翔體驗流暢自然,加上細緻的畫風和輕柔音樂,讓人玩起來非常放鬆。

單機遊戲其實不只是拿來打發時間,還能陪孩子一起成長。與其完全禁止,不如聰明引導,陪孩子找到值得投入的好作品!

【方法四】讓現實生活比遊戲還精彩

最終,真正能讓孩子走出「只想打電動」的狀態,不是封鎖、不是恐嚇,而是讓他擁有——比遊戲更值得投入的生活。

某年暑假,我們發現孩子沉迷遊戲的狀況加劇,直到她參加了一個混齡營隊。營隊中她與學長姐一起合作完成挑戰,分享音樂、討論偶像、建立深厚連結。

活動結束後,她主動說:「那些遊戲好像沒那麼好玩了。」

現在,女兒的興趣越來越多元了——

受到英文老師的鼓勵,開始投入寫小說,一寫就是好幾個小時。

愛上了看棒球,有時還主動邀請我們一起去球場看現場比賽。

因為現實生活變得更豐富、更有趣,她自然就把遊戲排到生活的次要位置上。

真正能讓孩子從沉迷中走出來的,不是責罵,也不是強硬禁止,而是幫助他們,擁有值得投入、值得熱愛的生活。

面對孩子想玩遊戲、愛玩遊戲,從來就不是簡單的一題,但回過頭去看,我很高興我選擇了面對、了解和陪伴,幫助她找到一條健康的路。

我們的做法未必適合每個家庭,但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圖片為AI生成,稿子有用AI校對)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ira媽觀察室
2會員
6內容數
我是 Mira媽,一個愛觀察、總愛追問「為什麼」的媽媽。 在陪孩子一起長大的過程中,我發現: 一起學著提問、一起找答案,是當媽媽最喜悅的時光。 如果你也正在陪孩子長大,歡迎進來坐坐。 也許你會發現——我們都不是孤單的觀察者。
Mira媽觀察室的其他內容
2025/06/29
陪孩子學英文,該怎麼挑選合適的外師?這篇文章分享我們家實際走過的4個步驟,從試上觀察到長期合作經驗,幫助你避開常見誤區,找到真正能陪伴孩子成長的老師。
Thumbnail
2025/06/29
陪孩子學英文,該怎麼挑選合適的外師?這篇文章分享我們家實際走過的4個步驟,從試上觀察到長期合作經驗,幫助你避開常見誤區,找到真正能陪伴孩子成長的老師。
Thumbnail
2025/06/25
從《馴龍高手》中,我們和孩子一起學會:真正的強大,並不需要完美的外表或性格。即使與眾不同、甚至帶著缺陷,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這篇觀影心得,分享我為什麼願意一再帶孩子重看這部作品,並在角色之間,看見理解、同理與團隊合作的種子。
Thumbnail
2025/06/25
從《馴龍高手》中,我們和孩子一起學會:真正的強大,並不需要完美的外表或性格。即使與眾不同、甚至帶著缺陷,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力量。這篇觀影心得,分享我為什麼願意一再帶孩子重看這部作品,並在角色之間,看見理解、同理與團隊合作的種子。
Thumbnail
2025/06/23
不用昂貴教材,也能讓孩子愛上英文!這篇文章分享我們家如何從生活中自然累積英文聽力,挑選沒有成癮性的英文兒歌(如 Super Simple Songs)、運用中英繪本搭配建立語感,以及在圖書館與書店找出孩子喜歡的故事,讓英文啟蒙成為親子之間的快樂時光。適合爸媽參考的實用英文啟蒙經驗與資源推薦。
Thumbnail
2025/06/23
不用昂貴教材,也能讓孩子愛上英文!這篇文章分享我們家如何從生活中自然累積英文聽力,挑選沒有成癮性的英文兒歌(如 Super Simple Songs)、運用中英繪本搭配建立語感,以及在圖書館與書店找出孩子喜歡的故事,讓英文啟蒙成為親子之間的快樂時光。適合爸媽參考的實用英文啟蒙經驗與資源推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從遊戲中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家長在孩子玩耍時該如何面對。根據研究,給予孩子十七秒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判斷和思考,這也代表家長對孩子的信心。放手是做父母最重要的一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從遊戲中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家長在孩子玩耍時該如何面對。根據研究,給予孩子十七秒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判斷和思考,這也代表家長對孩子的信心。放手是做父母最重要的一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許多家長總是急欲「解決」孩子的問題,卻鮮少想過是否可以轉換思考角度,或是對孩子的行為有多一些好奇與理解。 捫心自問,其實很多時候並不真的是為了孩子著想,而是想要透過矯正孩子的行為來掩飾自己內心的不安,比如別的孩子可以做到,為什麼我的孩子就不行?抑或是孩子一定要在某個時刻做什麼事情才能讓自己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從心理層面來看,青少年透過玩電玩遊戲或許可以提升看不見的能量,未來有機會轉換成金錢的能量。電玩不再是父母眼中的負面影響,對於科技產品保有開放態度,或許能夠開創出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從心理層面來看,青少年透過玩電玩遊戲或許可以提升看不見的能量,未來有機會轉換成金錢的能量。電玩不再是父母眼中的負面影響,對於科技產品保有開放態度,或許能夠開創出不同的可能性。
Thumbnail
臺灣展翅協會製播的【青春怎麼辦】Podcast邀請賴聖洋心理師分享如何理解孩子在網路社群下的需求、興趣和挑戰,並以玩練生法則引導家長改變家庭動力、氣氛,提供解決青少年關於遊戲世界和網路成癮等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臺灣展翅協會製播的【青春怎麼辦】Podcast邀請賴聖洋心理師分享如何理解孩子在網路社群下的需求、興趣和挑戰,並以玩練生法則引導家長改變家庭動力、氣氛,提供解決青少年關於遊戲世界和網路成癮等問題的建議。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老師,你說要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但是他喜歡的我就是不喜歡呀!」 有不少的家長向我提出過這樣的困擾,我理解如果硬要家長去陪孩子,那種不得不的無奈感受,反而對親子關係是有害的。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網路世界,存在很多陷阱,價值觀很容易被影片影響,小孩在無法獨自判斷對錯前,請大人留意小孩觀看的內容,並一起討論影片內容。刀槍、暴力內容,常埋藏在兒童頻道中,不得不慎重。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網路世界,存在很多陷阱,價值觀很容易被影片影響,小孩在無法獨自判斷對錯前,請大人留意小孩觀看的內容,並一起討論影片內容。刀槍、暴力內容,常埋藏在兒童頻道中,不得不慎重。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Thumbnail
親愛的家長們,你是否有這樣的困擾? 孩子總是只想玩,不想學習。 孩子總是怕失敗,不敢嘗試新事物。 孩子總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沒有自信。 如果您有這些困擾,那麼[內在成就感]一定是你的下一步。 這一集節目, 子玲老師訪談[內在成就]作者愛瑞克, 來和大家一起探索如何養成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