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情提要: https://vocus.cc/article/676a9c95fd897800019e3539
小C,在經歷了外商的工作環境洗禮後,透過聯繫又找上了我們。抱著好奇又驚喜的心情展開了一連串的面試流程。
老大! 跟你講得一模一樣!這真的是扯到比扯鈴更扯! 這是我走進面談會議事後小C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 XD 外商+品牌廠的環境氛圍其實就是老闆說了算+自掃門前雪。一切的標準都是老闆說得算,你只負責想辦法。有任何困難或狀況造成的瞎忙,公司都已經用新台幣撫平你的心靈了! 團隊合作、工作成就感、組織安全感在這個地方都是口號! 才經過了三個多月,小C就已經到達了忍受的極限了。很開心,小C第一時間又找上我們,表達期望回來的意願。也很幸運,小C與其他離開的同仁一樣,在離開之前有把交接事務做得很漂亮,而且沒有趁機大吐苦水或是批評公司,因此回來的這條路也相對難度低了一些。
也很感謝兩位老闆們花了一個多小時的靈魂拷問完我後,同意放行。也趁這個機會紀錄一下從老闆們身上學到的提醒:
- 當初離開的原因是否消失了?
- 同仁嚮往外商光環,也代表了主管的領導魅力不足。是否已經有改善了? 夠好了? 留得住了?
- 述職後的安排(頂級人才如何安排? 目前的環境合適嗎?)
- 優秀同仁回來後的職涯規劃為何? 未來3~5年要帶他成長到哪個階段? 主管有能力嗎? 我的團隊有環境嗎?
- 是否有檢視中心內的優秀人才,有沒有跟小C一樣的狀況? 主管該如何安排與改變?
每個問題都很刁鑽,我也沒有完整及正確的答案。謝謝老闆們的提醒,我也把這些記錄下來當作自己持續思考與改善的方向。
最近忙到昏天黑地但好不容易賺到颱風假趕緊上來紀錄一下近況的Loab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