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8小時的秘密武器:時間區塊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你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

「我整天都在忙,卻好像什麼都沒完成?」
「一直被訊息打斷,專注力超短……」
「To-do List 永遠寫不完,到底該怎麼辦?」

這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被「時間碎片」吃掉了。

如果你想找回專注力與完成感,今天要介紹的,是許多高效人士默默在用的技巧:

👉 時間區塊管理法(Time Blocking)


🧠 什麼是時間區塊法?

時間區塊管理法的核心概念是:

把一天切割成數個「任務專用時段」,每段只處理一件事,並排除干擾。

而不是邊開會邊回訊息、邊吃飯邊看文件、邊寫報告邊刷 IG。

這種「多工處理」會讓大腦疲乏、效率下降、品質變差。

而時間區塊法的目的是:

用專注力,取代勉強的長時間工作


📊 為什麼這麼有效?

✅ 1. 減少切換成本

每一次任務切換,大腦都需要重新聚焦,這會消耗你的意志力與時間。

✅ 2. 幫助進入「心流狀態」

固定時段處理一件事,更容易進入專注且有產出的節奏。

✅ 3. 讓時間變得「有界限」

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反而不容易拖延,做完也能放心休息。


🗂️ 怎麼開始實行時間區塊法?

📌 Step 1|預留區塊,而非擠進行程

不是「我有空再做」,而是「我先劃好這段時間就是要做這件事」。

📌 Step 2|每區塊只做一件事

例如:

  • 09:00–10:30:寫企劃案
  • 10:30–11:00:回信處理
  • 14:00–15:30:內容創作(如寫文章)
  • 16:00–17:00:會議 or 深度閱讀

📌 Step 3|保留緩衝與彈性時段

不是排滿每一分鐘,而是給自己「過場」與「應變」的空間。


💡 時間區塊 ≠ 拘束,而是讓你自由

很多人一開始會抗拒這種方式,覺得好像把自己關進牢籠。

但實際上,它反而讓你:

  • 做事不慌張
  • 安心休息
  • 不再被打斷牽著走

你會發現:當事情有安排,你就更有掌控感。


🧭 適合什麼人使用?

  • 自由工作者/創作者:可掌控自己時間,但常常一不小心就整天滑掉
  • 創業者/多任務者:每天面對雜事,但需要專注輸出
  • 想提升專注力/效率的上班族或學生

🔁 加碼建議:搭配這些技巧效果更強!

  • ⏲️ 番茄鐘工作法(25分鐘專注+5分鐘休息)
  • 📵 專注時手機飛航、靜音、App封鎖
  • 📓 使用紙本行程本 or Google Calendar 劃區塊

💬 別再靠「時間管理」過一天,而是靠「注意力管理」

我們都只有24小時,關鍵不是時間多,而是「你怎麼用它」。

時間區塊法,讓你掌握一天的主導權,

每天結束時不再只是疲憊,而是真的完成了一些事的踏實感。


📣 你也試過時間區塊法嗎?或你有自己的專注小技巧?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時間管理經驗,

也許一句話,就能讓別人也找回節奏!

如果你覺得這篇實用,也歡迎收藏、拍手或分享~

一起把注意力,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好康資訊
3會員
193內容數
歡迎來到好康情報沙龍!這是省錢愛好者的聚集地,專注分享最新優惠、折扣與好康資訊!從美食、購物到旅遊,我們蒐羅全網超值情報。沙龍不只提供資訊,還能讓你分享獨家好康、交流省錢秘訣,與朋友一起挖掘高CP值生活。快加入我們,解鎖更多優惠,聰明消費,樂享人生!
好康資訊的其他內容
2025/07/12
如果我告訴你: 每天閱讀 10 頁書,一年後可以看完 20 本書。 每週運動 3 次,一年後可能讓你身心都重開機。 每天進步 1%,一年後你會比現在強 37 倍。 你會覺得這是激勵口號,還是科學事實? 這其實就是改變人生的關鍵力量—— 複利效應(Compound Effect)。
Thumbnail
2025/07/12
如果我告訴你: 每天閱讀 10 頁書,一年後可以看完 20 本書。 每週運動 3 次,一年後可能讓你身心都重開機。 每天進步 1%,一年後你會比現在強 37 倍。 你會覺得這是激勵口號,還是科學事實? 這其實就是改變人生的關鍵力量—— 複利效應(Compound Effect)。
Thumbnail
2025/07/11
在這個什麼都「要快」的時代,我們常常覺得: 「進度落後了!」 「我是不是太慢了?」 「再不加速,我就被淘汰了……」 但越是著急,結果卻越可能失控。這時,不妨停下來,回想一句古老卻深刻的諺語: 欲速則不達 —— 太急於求成,反而無法真正達成目標。 這句話,不只是對急性子的提醒,更是一種關於生活
Thumbnail
2025/07/11
在這個什麼都「要快」的時代,我們常常覺得: 「進度落後了!」 「我是不是太慢了?」 「再不加速,我就被淘汰了……」 但越是著急,結果卻越可能失控。這時,不妨停下來,回想一句古老卻深刻的諺語: 欲速則不達 —— 太急於求成,反而無法真正達成目標。 這句話,不只是對急性子的提醒,更是一種關於生活
Thumbnail
2025/07/10
每天早上起床,你可能要做出這些選擇: 今天穿什麼衣服? 早餐吃什麼?要外帶還是自己煮? 要先回 email,還是先處理報告? 午餐要跟誰約?還是自己吃? 要不要回那封訊息?還是先放著? 到了下午,你卻突然覺得: 「我怎麼什麼都不想做了?」 「好像很累,但又說不上哪裡累…」 這種說不出
Thumbnail
2025/07/10
每天早上起床,你可能要做出這些選擇: 今天穿什麼衣服? 早餐吃什麼?要外帶還是自己煮? 要先回 email,還是先處理報告? 午餐要跟誰約?還是自己吃? 要不要回那封訊息?還是先放著? 到了下午,你卻突然覺得: 「我怎麼什麼都不想做了?」 「好像很累,但又說不上哪裡累…」 這種說不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生產力工具來提升時間管理技能,說明如何透過數據分析來了解自己的生產力黃金時段。透過 Rescuetime,你可以追蹤並分類你的日常行為,找出心流時刻,提升工作效率。文章建議找出最佳工作時間、減少分心行為,並適時休息來維持生產力,避免過度疲勞導致效率下降。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如何利用生產力工具來提升時間管理技能,說明如何透過數據分析來了解自己的生產力黃金時段。透過 Rescuetime,你可以追蹤並分類你的日常行為,找出心流時刻,提升工作效率。文章建議找出最佳工作時間、減少分心行為,並適時休息來維持生產力,避免過度疲勞導致效率下降。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事情做不完?別擔心,你不是孤軍奮戰!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學習壓力大,如何提升效率、讓大腦火力全開成為一門顯學。今天特別整理了 21 個提升效率的實用技巧,從日常習慣養成、時間管理到學習方法,全方位幫你解鎖大腦高效密碼,讓你工作學習都開外掛! (先加入書籤點讚追蹤以免錯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事情做不完?別擔心,你不是孤軍奮戰!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學習壓力大,如何提升效率、讓大腦火力全開成為一門顯學。今天特別整理了 21 個提升效率的實用技巧,從日常習慣養成、時間管理到學習方法,全方位幫你解鎖大腦高效密碼,讓你工作學習都開外掛! (先加入書籤點讚追蹤以免錯
Thumbnail
你是不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教你成為工作與生活的雙贏高手!記得安排休閒時間,避免健檢報告紅字一堆。保持健康習慣,告別胃食道逆流。尋找導師,不懂就問,別當潛水王。快來看看這些實用的時間管理秘訣,讓你人生開掛!
Thumbnail
你是不是總覺得時間不夠用?教你成為工作與生活的雙贏高手!記得安排休閒時間,避免健檢報告紅字一堆。保持健康習慣,告別胃食道逆流。尋找導師,不懂就問,別當潛水王。快來看看這些實用的時間管理秘訣,讓你人生開掛!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Thumbnail
我們花錢時都非常謹慎,但我們卻時常在浪費時間。明明生活中有很多事要忙,我們有帳單要付,家裡要整理,孩子要照顧,當然還有工作要在期限內完成。太多事情想要面面俱到,反而讓我們沒有把有意義的時間留給自己,也沒有多少時間來培養與他人的有意義的關係。 事實上,當我們說我們 “時間不夠” 時,我們真正的意思是
Thumbnail
第三步驟 : 提升單位時間內的專注力 昨天已經有談到時間的稀缺性,今天談談怎麼讓這個稀缺性的價值保持新鮮的訣竅。首先, 還是回到保持注意力這件事情。如果你在手機App Store上搜尋維持專注相關軟體,我相信你時間管理應該看到非常多五花八門的應用。
Thumbnail
第三步驟 : 提升單位時間內的專注力 昨天已經有談到時間的稀缺性,今天談談怎麼讓這個稀缺性的價值保持新鮮的訣竅。首先, 還是回到保持注意力這件事情。如果你在手機App Store上搜尋維持專注相關軟體,我相信你時間管理應該看到非常多五花八門的應用。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拖延並非個性或能力的缺陷,而是一種情緒調節的策略。 了解原因並使用本文的三個策略,即可有效地管理時間並完成目標。
Thumbnail
如果你是精靈請你忽略這一篇吧XD。人類的壽命有限但是慾望無窮,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時間想辦法做最多的事情,但無奈常常總是時間不夠用讓人覺得很困擾。這篇文章介紹了筆者向來使用的時間管理技巧,期待能夠給讀者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脫離被死線追趕,重新掌握回自己的時間。
Thumbnail
如果你是精靈請你忽略這一篇吧XD。人類的壽命有限但是慾望無窮,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時間想辦法做最多的事情,但無奈常常總是時間不夠用讓人覺得很困擾。這篇文章介紹了筆者向來使用的時間管理技巧,期待能夠給讀者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脫離被死線追趕,重新掌握回自己的時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