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起
從事資訊軟體產業,擔任 UI/UX 也需要coding,至今8年多資歷。
讓我體認到這六件事情的重要性,是在2019年的健檢報告,肝指數整體飆高,醫生說再不改善可能會肝纖維化,才開始調整生活習慣...。
6件重要的事情

運動
依照醫生所說的333執行:
每週3次
每次30分鐘
心率維持130
一開始非常難持久,也是有一搭沒一搭,於是就想到,從書中找答案看看,在書店熱銷排行遇見了《原子習慣》。

閱讀
《原子習慣》的核心觀念:
提示
切分任務最小單位
成為某一種人
這三個觀念,讓我培養了新習慣,2019~2025年得到的成果:
- 戒了10年的煙癮;
- 健檢8個紅字,維持到只剩下BMI 超標0.2。
- 養成每週跑步習慣,起初只能跑1km,其他是快走,至今能連續跑5~10km。
- 睡前看書,從每天一面,到現在已經看了34本書。

寫作
看完的書會想要記住觀點,找到機會實踐看看,是否如同書中所說,所以就做了重點筆記。漸漸發現透過閱讀,和家人、朋友、同事、廠商有更多話題!
涉略廣了、
好奇心多了、
容易拋出問題、
更能增加與人的互動。
有時候會很熱心分享自己筆記,但重點筆記,只有自己看得懂,其他人只會看到破碎的文意,要說大家都懂的話《大人的11堂寫作課》,讓我反思如何建構出:
有條理、
容易懂、
有自己觀點、
容易內化並且受用。
寫作不只是產出一篇文章,而是一項「溝通技能」。

每天 Line 上的溝通、Mail 的來往、一直到文章的撰寫...為的就是能讓接收的人,精準得到你要傳達的訊息!
睡眠
《為什麼要睡覺?》可以很清楚的跟你分析,為什麼很多靈感是透過睡眠產生。
睡眠和運動、閱讀、寫作實際上是環環相扣的:
閱讀【輸入內容】增加你的知識元素。
寫作【輸出內容】建構你的知識系統。
跑步【排出廢物】有氧清除你腦中廢棄、提高身體含氧量、增加腦內啡。
睡覺【組織內容】大腦重新組織你腦中的內容。
睡眠不只是健康的基石,更是創意的泉源

至於好的睡眠品質如何養成?睡前要注意的事情:
- 堅守不看藍光,我都改用電子書閱讀器。
- 昏暗或是最好無光源。
- 降低核心體溫。
- 睡前一小時避免飲食、攝取過多水分。
投資
一開始是投入美股,過去以為投資只是追逐金錢,當真正置身於市場時,了解總體經濟、市場趨勢、未來發展。
在市場為了了解股票,會去了解相關產業鏈、競品、護城河、財報...等等多面向,後來追逐了一陣子,漸漸的資訊恐慌,深怕漏了消息,為了讓自己睡安穩,回歸到價值投資,持續閱讀...。
當中也經歷新冠疫情、美國QE、聯準會升息...一直到現在,從一開始很發散的買,到現在逐漸收斂和深思佈局,現在不會頻繁進出,也只掌控5支以下標的,但還是會廣泛吸收市場消息,逐漸驗證書上所寫的一切,讓投資不再複雜,《致富心態》讓我不再浮躁,讓我有自己的節奏和系統。
接近正能量的人
這些人有幾個特點:
- 共事起來輕鬆、沒壓力 。
- 說話有底氣,你會願意聽。
- 你說話時,他傾聽且回饋 。
- 同時分析好處和壞處 。
- 不會吃掉你的社交能量 。
- 跟著你一起學習和成長 。
- 不會單幹、逞英雄 。
- 謙虛 。
- 心性穩定,不大喜、大悲 。
- 看過世界,善良還在。
在他們身上,我看到的是「不斷超越,昨天的自己」!還有如何去傾聽和溝通。
他們傾聽和回饋的特點:
- 十分認專注。
- 快速了解你的痛苦核心。
- 給予經驗回饋。
- 無法回饋的,會提供有經驗的人給予協助。
- 訴說的人會感受到溫暖、被在乎、信賴感。
或許他們歷練非常豐富,更能同理你,面對問題能做到「情感」和「事項」客觀分離,更理性分析,而不被情緒牽著走讓一切更加惡化。

建議可以給自己一杯咖啡的時間,與這些人聊聊,能讓你想通很多事情,甚至看到自己價值,也能突破當前的難關。
這是我30幾年的體會,或許每個人的觀點和認知有所不同,也期待能收到不同回饋,讓未來的成長路上,有你、也有我,一起讓自身變得更好,世界或許也會有所不同,與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