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時間》「雷射」篇(三):別當手機的隨身保鏢,先想好才拿出來用〉2025-07-07
上一篇我們談到:打造不分心的手機,第一步是刪掉讓你分心的APP。但在當前的職場與社交環境中,或許有些通訊軟體和社群軟體我們沒有辦法全部刪除,又或者有些娛樂你真的不想完全割捨。沒關係,對抗手機分心的問題,我們還有其他方法!
刪APP之外的其他妙招:登出帳號、關閉通知、清空主畫面
在討論「刪掉APP」以外的方法前,我想提醒一件事,如Facebook這樣的APP,即便我們刪掉了,大多也還能從網頁登入,或者你可以在電腦上使用。所以真的不必擔心刪除它之後我們會無法與其他人互相聯絡。但如果你真的刪不下手(或著刪掉之後馬上又重新下載回來),那接下來的其他方法或許能夠幫助到你。
首先是登出帳號,並讓APP不要自動記住密碼。只要這麼做了,每一次你想要使用這個軟體時,為了要回想和輸入帳號密碼,你會面臨額外的時間成本和麻煩。光是這些麻煩就足以讓你三思而放棄,並把心思放回你想要專心的事物上。如果想一想後你認為自己真的必須使用,重新輸入密碼至少比重新下載APP來得快。
另一招更加重要且值得所有人嘗試的是「關閉通知」。現在的軟體幾乎全都有通知,如果你下載之後同意它們發送通知,它們就會一整天嘰嘰喳喳吵個不停。更甚者,由於你已經習慣了「會有通知」,你會經常性地檢視手機上有沒有新通知,這個行為會把你的思緒切得更碎、隨時處在分心邊緣。
為避免這個問題,請你調整預設值,優先把全部軟體的通知都關掉,只打開你認為對你特別有用的。不要讓所有APP旁邊不時出現令人煩躁的紅點,不要讓它們整天「嗷嗷待哺」,就算是你會想接收到的通知,也讓它們靜靜地停在通知介面就好,等你下次使用手機時,一次看見、一次處理即可。
第三招是「清空主畫面」,我的做法是把打開手機的第一頁完全留空。這不只可以讓你要使用APP之前必須「減速一下」(就像汽車經過地上的減速丘),更重要的是,你不會那麼容易看到那些令你分心的APP,它們就不會輕易地留在你的視覺與行為慣性之中,讓你糊里糊塗地點進去。你滑到第二頁或第三頁,是因為你要找特定的某個APP,找到、用完、放下手機,無須留連在你本來沒有想去的APP。
為此,我建議你選一張特別好看或重要的桌面圖,可以是風景畫、喜歡的偶像或最重視的家人。如果第一頁沒有擺任何APP,你就可以完整地看到不被遮擋的這張圖。那會讓你心情愉快,稍稍減低一點容易使你依賴手機的煩躁。
別當手機的隨身保鏢
除了上述的這些手機內的設定之外,你還可以做一些「手機外的設定」。譬如說,別把手機帶來帶去。如果你不是住在套房或學校宿舍,而是住在不只一個房間的地方,你可以只在特定的某幾間房間使用手機--譬如客廳。
也許你家的電視也擺在那裡,你可以把它想成「資訊室」或「娛樂室」,只在那裡使用手機、甚至只在那裡才打開筆電的wifi功能。當你要到書房專心工作、或者回臥室睡覺時,把手機留在客廳的固定位置。這麼一來,物理限制會幫助你躲開手機的魔力。
我知道,你可能會擔心看時間的問題,因為我也早就習慣用手機看時間了。但作為一個如此努力避免自己分心的人,你值得為自己的房間布置一個時鐘或鬧鐘。當你出門的時候,你也可以重新戴起手錶,我的意思是,沒有這麼多數位功能的那種。這麼一來,你就不必總是戴著手機出門了,如果為了看時間而讓時間不見,那就本末倒置了。
如果對你來說不帶手機出門太極端,或者你真的有必須隨時與人聯絡的需求,我們還有關於手機的最後一招:把它放在出門的包包裡。除了充電和正在使用的時間以外,你可以把手機都放在出門的包包裡,而不是放在桌上或口袋這些你能輕易看到與拿到的地方。相信我,你不必把手機丟進末日火山,光是不要讓它出現在你的視線中,你的使用時數就會少上非常多。
先想清楚才拿出來用
前面的這幾種方法,都是在避免我們「明明不想用手機,卻一直拿起來滑」,目的在破除分心使用手機的壞習慣。但我還是想再次強調,手機雖然充滿誘惑,但它依然是現代社會裡非常強大的個人工具。
在iPhone的「螢幕使用時間」介面裡,我們能找到「拿起後首次使用」的欄位,那裡會展示你每一次拿起手機後,第一個打開的APP是什麼。根據這個紀錄,我們可以檢視自己每天都是因為什麼而拿起手機。
如果你拿起手機後總是先看社群網站、先打手遊,那可能代表手機對你而言還是很強的誘惑,你可能需要做更多事情讓手機不再打擾你;但如果你首次拿起手機都是為了使用如地圖、相機等便捷工具,代表你總是能夠在想清楚自己要做什麼時,才拿出手機使用它,那麼這部手機對你而言或許已經不是需要對抗的分心機器,而是真正為你所用的生活幫手。
接下來,我們要把視野從這台小小的機器上擴展出去,去思考這個時代的網路與大量資訊,如何使得我們分心,我們又能如何改變自己的習慣與預設值,讓自己能最大程度地專注於自己想要完成的事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