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十二):不解決壓力源,不可能勉強大腦專注

前圖紙-avatar-img
發佈於公民社會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誰偷走了你的專注力?》閱讀筆記(十二):不解決壓力源,不可能勉強大腦專注〉2025-07-06

 

  在先前的文章裡面,我們討論到環境汙染、食物問題等對我們的健康與注意力造成傷害的因素。指出我們應該要更主動地去對抗那些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汙染源和風險因子。但除了這些空氣中、食物中的潛在危險外,另一種對健康造成威脅、影響人們注意力的因素是無所不在的「壓力」,以及造成那些壓力的現代社會。

  

嚴重壓力與注意力不集中的關係

   為了理解壓力對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影響,海利拜訪了時任加州衛生局長的納丁.伯克.哈里斯(Nadine Burke Harris)。納丁的母親患有精神疾病,狀況時好時壞。對兒時的納丁來說,回家是一件令人緊張的事情,因為她無法知道,今天回到家後要面對的「是快樂的媽媽還是可怕的媽媽」。

 

  這樣的經歷讓納丁在面對注意力不足的兒少個案時,有一些其他專業者不見得擁有的視角。她與診所團隊採取了一種被稱為「童年逆境經驗調查」(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Survey)的研究方法,評估兒少經歷的虐待或忽視,是否與他們當前遭遇的心理疾病、成癮或其他健康問題相關。

 

  她們的研究發現,經歷過4種以上童年創傷(譬如家暴、性侵或其他不當對待)的孩童,確診注意力或行為問題的比例,是未經歷創傷兒童的32.6倍。其他地方的統計資料也呼應納丁團隊的結論:經歷過創傷的孩子,顯著地比其他孩子更難集中注意力。

 

  專門研究這項問題的兒童精神科醫師喬恩.尤雷迪(Jon Jureidini)指出,之所以這些孩子沒辦法保持專心,並不是他們的大腦出了問題。而是因為,當一個人處於危險的環境時,「只專注於一件事」對生存而言並不是個明智的策略,他們的所處狀況要求大腦把注意力均勻分散,隨時警戒可能發生的危險。

 

  不只是受暴的孩童,身處於治安糟糕或嚴重貧困社區的孩子也面臨著相似的狀況。換句話說,他們的注意力不集中,並不是一種生理上的缺陷,而是反映了他們承受的巨大壓力與恐懼。如果在這種狀況下只施與藥物治療,不只是治標不治本,更是無視問題,繼續陷他們於暴力與更大傷害的風險之中。

  

現代社會普遍的經濟壓力

   也許你會想說:「好吧,我能理解那些在不健康環境成長的孩童遭遇的困境,但台灣的治安還算不錯,多數人也沒有經歷嚴重的童年創傷,這似乎不是一個普遍問題?」

 

  的確,我們的處境比納丁研究的舊金山灣景鎮(Bayview)好得多,至少不會每晚需要擔心隨機的暴力與槍響。但現代社會在每個人身上加諸的經濟壓力,同樣不容小覷。

 

  芝加哥大學計算與行為科學專業的教授山迪爾.穆萊納森(Sendhil Mullainathan)以印度蔗農為對象,進行了「經濟壓力與思維能力之關係」的測驗。研究團隊分別在蔗農收割前與收割後進行了智力測驗。

 

  他們的結果顯示,當收割完成,當年的財務狀況得到保障時,受測蔗農的平均智商比收割前(還不確定當年是否能夠得到足夠收入)高了13分。處於經濟壓力之下的蔗農沒有辦法維持最好的專注力,他們對周遭的一切可能威脅感到擔憂,就像納丁接觸到的那些孩童一樣。

 

  而且,這些壓力不會僅在你無法確定是否吃得到下一頓飯的時候才出現。在社群媒體的渲染之下,現代人的目光會一直被那些最光鮮亮麗的形象吸引,相信自己必須不斷工作,才能保持一種「上得了檯面」的生活。

 

  又或者在傳統家庭觀的要求之下,許多人為了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終日為房貸忙得焦頭爛額。無論這種欲望與願景是否合理,無法消弭的經濟壓力,正時刻地影響、消耗著人們的專注力。

  

狂奔與過勞的工作文化

   隨著沉重經濟壓力而來的,是同樣不容小覷的工作壓力。為了要賺到那些讓自己可以活得安心的財富,人們把生活的更多時間用來工作。超高的工時、各種令人喘不過氣的死線、以及在通訊軟體影響下幾乎隨時要On call的不健康工作環境,都讓每個人處於更糟糕的壓力狀態底下。

 

  這種壓力不只存在於貧窮或擔心收入的人口,那些在華爾街裡面穿著西裝賺大錢的交易者,同樣處於極高的壓力中,在亢奮的環境裡面聚精會神、用極高的速度工作。明明每個人都在這種環境下操勞得疲累不堪,但主流社會卻似乎視之為理所當然,甚至用「企圖心」、「上進心」之類的概念包裝、鼓勵人們這麼做。

 

  但很多時候,無論人們是否真的在這些工作中賺到令自己滿意的收入,隨著時間的過去,我們難免感到疑惑,這些消耗真的值得嗎?在這一路的狂奔中,我們都錯過了什麼?

 

  在接下來的篇章裡面,我們會反思這種讓人充滿壓力的社會經濟模式。並透過一些具體的經驗,提供一些可能的方式,嘗試讓這台影響了全球無數人的失速列車稍微慢下來。



延伸閱讀:
〈環境與食品中的汙染物,在破壞現代人的大腦健康〉
〈我們活在一個睡眠不足的時代〉
〈即時回應的時代:彷彿永遠在線,卻從未真正在場〉
〈改變制度與誘因,讓科技公司從用戶體驗出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前圖紙的沙龍
108會員
927內容數
一個寫作實踐,關於我看到和思考中的事情。
前圖紙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05
  其中最有效的第一個方法就是:刪掉那些會使你分心的APP。包括Facebook、IG、YouTube、TikTok、各種遊戲或娛樂產品,只要它能夠不間斷地供應你娛樂內容,就值得你先刪掉它。本書的作者甚至建議你刪掉email和網路瀏覽器,畢竟只要還能上網和收發網路訊息,你就還有非常多機會分心。
Thumbnail
2025/07/05
  其中最有效的第一個方法就是:刪掉那些會使你分心的APP。包括Facebook、IG、YouTube、TikTok、各種遊戲或娛樂產品,只要它能夠不間斷地供應你娛樂內容,就值得你先刪掉它。本書的作者甚至建議你刪掉email和網路瀏覽器,畢竟只要還能上網和收發網路訊息,你就還有非常多機會分心。
Thumbnail
2025/07/03
  譬如說,你可以在每次用完社群網站之後把帳號登出,並且不要讓它自動記住密碼。這麼一來,你下一次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時,或許就會因為懶得打密碼而把它馬上放回桌上。如果你想做得更絕一點,就是刪掉app,真的想要在手機上使用就用瀏覽器開,它值得這麼麻煩!
Thumbnail
2025/07/03
  譬如說,你可以在每次用完社群網站之後把帳號登出,並且不要讓它自動記住密碼。這麼一來,你下一次習慣性地拿起手機時,或許就會因為懶得打密碼而把它馬上放回桌上。如果你想做得更絕一點,就是刪掉app,真的想要在手機上使用就用瀏覽器開,它值得這麼麻煩!
Thumbnail
2025/06/28
  「晨型人」、「夜型人」這種說法,和MBTI或其他分類一樣,它並非從此定義「你就是這樣的人」,而是提供一種較簡便的切入角度,讓自己知道現階段的自己適合或擅長什麼。這些標籤與生活的環境、文化、所處的人生階段都息息相關。我們需要依自己當下的狀態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規劃,並隨時準備好在不順的時候做出調整。
Thumbnail
2025/06/28
  「晨型人」、「夜型人」這種說法,和MBTI或其他分類一樣,它並非從此定義「你就是這樣的人」,而是提供一種較簡便的切入角度,讓自己知道現階段的自己適合或擅長什麼。這些標籤與生活的環境、文化、所處的人生階段都息息相關。我們需要依自己當下的狀態對自己的生活進行規劃,並隨時準備好在不順的時候做出調整。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永遠不要忘記『當你的意識關注在哪裡,你體驗的就在哪裡。』
Thumbnail
永遠不要忘記『當你的意識關注在哪裡,你體驗的就在哪裡。』
Thumbnail
學習困難不僅只是認真不認真的問題,理解能力不足、難以專注、學習障礙、學習策略不好、缺乏動機、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需要對症才能下藥。
Thumbnail
學習困難不僅只是認真不認真的問題,理解能力不足、難以專注、學習障礙、學習策略不好、缺乏動機、情緒壓力等等都有可能,需要對症才能下藥。
Thumbnail
認識到底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Thumbnail
認識到底什麼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Thumbnail
行為是各項因素綜合交流下的最終結果 他們缺乏心理工具,導致學習困難、情緒調節困難、不懂社交…累積到最後便在「暴怒攻擊VS壓抑憂鬱」兩極端之間遊走。 並非是智能障礙或邊緣智力的孩子就會是這樣,因為還有家人關係、穩定經濟、友善環境、固定規律及找到有生存意義的生活方式,能撐起一個人。
Thumbnail
行為是各項因素綜合交流下的最終結果 他們缺乏心理工具,導致學習困難、情緒調節困難、不懂社交…累積到最後便在「暴怒攻擊VS壓抑憂鬱」兩極端之間遊走。 並非是智能障礙或邊緣智力的孩子就會是這樣,因為還有家人關係、穩定經濟、友善環境、固定規律及找到有生存意義的生活方式,能撐起一個人。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孩童的成長路徑中,他們經歷的辛苦與無奈是許多人難以體會的;擾動混亂的生活節奏非他們所願,卻很難被旁人諒解。讓家長感到挑戰和艱辛的,是如何理解ADHD孩童行為背後的原因、如何協助孩子適應,同時還能照顧自己的情緒。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會在每週五定期發布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Thumbnail
有注意力的問題未必等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如果可以了解影響孩子注意力的不同面向,才能知道怎麼幫忙孩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