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聲明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金星」),續那些跟我一起長大的朋友,為什麼現在差這麼多?,建議合併閱讀。
本期讀者投稿
思齊你好,我是你的付費讀者,叫我K就好。看了你上期寫同學會的文章,心裡很有感觸,想跟你分享我的故事。
昨天深夜,我把一個認識15年的朋友刪了。
不是封鎖,是刪除。連讓他看到「無法傳送訊息」的機會都不給。
他傳了什麼?一張截圖。內容是我們共同朋友剛買的特斯拉,後面跟了一句:「有錢人的世界真好。」
我盯著那句話看了三分鐘,然後做了決定。
不是因為他酸。是因為我35歲這年,終於明白一件事:有些人的存在,就是在消耗你的人生。
我月薪12萬,在竹科當小主管。這個收入不算頂尖,但也過得去。重點是,我這5年的收入成長,跟我刻意「換朋友」有很大關係。
如果你願意聽,我想分享這個過程...
K的信很長,看完後我決定把這個主題寫成這期的內容。因為她提到的現象,可能是很多人財富無法突破的真正原因。不是能力不夠,不是運氣不好,是被錯誤的朋友綁住了。
朋友的財富密碼:科學數據告訴你的殘酷真相
在深入談三種要遠離的朋友之前,我想先分享一個震撼的研究發現。
MIT和哈佛的研究團隊分析了2000萬LinkedIn用戶的數據發現:找到好工作的關鍵,不是你的密友,是那些「弱連結」—也就是點頭之交的朋友。
這個研究證實了社會學家Mark Granovetter在1973年提出的「弱連結理論」:
- 與你有10個共同朋友的人脈,對你找工作的幫助最大
- 超過10個共同朋友後,幫助反而下降
- 最親密的朋友,對你職涯發展的幫助最小
為什麼?因為你的密友跟你的社交圈重疊度太高,他們知道的機會,你大概也知道。
但更驚人的發現在後面。
Nature期刊的研究顯示,一個人的社交網絡位置,可以預測他的財富水平。
研究分析了拉丁美洲100萬人的手機通訊和銀行交易紀錄,發現:
- 最富有的1%,在社交網絡中的「影響力指數」比最窮的10%高出7個量級
- 富人傾向形成「富人俱樂部」,彼此緊密連結
- 你的財富水平,跟你最常聯絡的5個人高度相關
換句話說,你的朋友圈層,就是你的財富天花板。這不是雞湯,是統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