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片語的起源及用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犯錯是人,原諒是神)這個成語源自亞歷山大·波普(Alexander Pope)於1711年創作的詩作《論批評》(An Essay on Criticism)。原著完整的對句為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波普表達的理念是犯錯乃人之常情(making mistakes is natural to human nature),但寬恕這些錯誤的能力則體現更高尚、如神般的美德(while the ability to forgive those mistakes reflects a higher, godlike virtue)。

 

這個成語(idiom)承襲古典和基督教傳統,強調人性的不完美(human fallibility)和神聖的慈悲(divine mercy),但波普優雅的措辭使其成為關於寬恕美德的流行表達而流傳至今。

 

圖片生成:Copilot AI

圖片生成:Copilot AI


以下是此片語在不同情境造句:

 

①   親子教育(Parenting):

When your teenager makes a mistake, remember that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harsh punishment won't teach them as much as understanding and guidance will. (當你的青少年孩子犯錯時,請記住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寬恕乃神聖之舉——嚴厲的懲罰不如理解和引導更能教導他們。)

 

② 自我反省(Self-reflection):

I've been too hard on myself for past mistakes, but I need to remember that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including forgiving myself. (我對過去的錯誤太苛責自己了,但我需要記住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寬恕乃神聖之舉——包括寬恕自己。)

 

③    衝突調解(Conflict resolution):

Both sides made errors in judgment during the negotiation, but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Perhaps we can start fresh with better communication. (雙方在談判過程中都有判斷失誤,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寬恕乃神聖之舉。也許我們可以通過更好的溝通重新開始。)

 

④    職場環境(Professional settings):

The team missed the deadline due to poor planning, but to err is human, to forgive divine. Let's focus on what we can learn from this experience moving forward. (團隊因為規劃不當而錯過了截止日期,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寬恕乃神聖之舉。讓我們專注於從這次經驗中可以學到什麼。)

 

此成語最適合用於承認錯誤的同時,提倡慈悲和寬恕,而非嚴厲的批判或懲罰。此諺語提醒我們:犯錯本是人性的一部分,而寬恕他人則是一種超越性的美德——唯有當我們超越本能、選擇原諒,能讓自己心性修煉到更高的境界。

 

圖像創作:Copilot AI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enny Hsu的沙龍
267會員
321內容數
Jenny Hs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6
閱讀Fierce Attachments: A Memoir《深情依附:回憶錄》,讓我學會以更清晰也更寬容的眼光看待我的母親——也看待我自己。這本書幫助我理解,那些給予我們生命的人,有時也正是我們獨立之路上最大的挑戰者。 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瑪麗・安
Thumbnail
2025/07/16
閱讀Fierce Attachments: A Memoir《深情依附:回憶錄》,讓我學會以更清晰也更寬容的眼光看待我的母親——也看待我自己。這本書幫助我理解,那些給予我們生命的人,有時也正是我們獨立之路上最大的挑戰者。 英國心理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提出、瑪麗・安
Thumbnail
2025/07/14
在這個被表象塑造的世界裡,皮諾丘寓言故事提醒我們:「鼻子知道的,比眼睛看見的還多。」木偶皮諾丘的旅程,不僅是為了成為真正的人,更是為了配得上「真正」這個詞。
Thumbnail
2025/07/14
在這個被表象塑造的世界裡,皮諾丘寓言故事提醒我們:「鼻子知道的,比眼睛看見的還多。」木偶皮諾丘的旅程,不僅是為了成為真正的人,更是為了配得上「真正」這個詞。
Thumbnail
2025/07/14
如果你現在工作或生活覺得迷失方向,或想培養強大心理韌性面對艱鉅的挑戰,也許看好萊塢Star Wars《星際大戰》電影,或閱讀暢銷作家艾瑞克(Eric)的《內在原力》及《原力效應》,可以幫助你找到讓自己越挫越勇或重新啟動的「原力」。
Thumbnail
2025/07/14
如果你現在工作或生活覺得迷失方向,或想培養強大心理韌性面對艱鉅的挑戰,也許看好萊塢Star Wars《星際大戰》電影,或閱讀暢銷作家艾瑞克(Eric)的《內在原力》及《原力效應》,可以幫助你找到讓自己越挫越勇或重新啟動的「原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面對錯誤的心理反應與成長經歷,尤其是如何擺脫對錯誤的恐懼,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藉由個人經歷,說明認識與承認錯誤的過程,讓我們更能欣賞錯誤的意義與成長機會。本文鼓勵讀者重新定義錯誤,並以正面的心態迎接未來挑戰。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我可能錯了》第三十四章 (摘錄)
Thumbnail
人生的旅程中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但每個人在面對錯誤時卻有不一樣的態度。有些人犯錯後選擇逃避;而有些人則會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失。《聖經》中的大衛是一個合神心意的人,但即便是這樣的人還是會犯錯。雖然他一開始不敢面對錯誤,但後來卻虛心認罪並誠心悔改,這樣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Thumbnail
人生的旅程中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但每個人在面對錯誤時卻有不一樣的態度。有些人犯錯後選擇逃避;而有些人則會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失。《聖經》中的大衛是一個合神心意的人,但即便是這樣的人還是會犯錯。雖然他一開始不敢面對錯誤,但後來卻虛心認罪並誠心悔改,這樣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難免會產生誤會或摩擦。當我們犯錯時,誠摯的道歉是化解衝突、修復關係的重要一步。然而,道歉並非易事,許多人往往因為害怕、尷尬或面子問題,而錯失了道歉的機會。俗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真正的君子,勇於承認錯誤,並真誠地向對方道歉。而小人則會逃避責任,甚至推卸他人。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難免會產生誤會或摩擦。當我們犯錯時,誠摯的道歉是化解衝突、修復關係的重要一步。然而,道歉並非易事,許多人往往因為害怕、尷尬或面子問題,而錯失了道歉的機會。俗話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真正的君子,勇於承認錯誤,並真誠地向對方道歉。而小人則會逃避責任,甚至推卸他人。
Thumbnail
示範: 『對不起。我知道「哪裡」做錯了,讓你有「不舒服」的感受。我下次會「怎麼」改善。真的對不起。』
Thumbnail
示範: 『對不起。我知道「哪裡」做錯了,讓你有「不舒服」的感受。我下次會「怎麼」改善。真的對不起。』
Thumbnail
「反省」和「後悔」都是描述對過去行為或決定的不滿意。但它們之間存在一些微妙的區別。 「反省」強調對過去行為的思考和自我評價,目的是從中學習並改進。它帶有一種積極的意味,表明人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不足,並有意識地努力改進自己。 而「後悔」則更強調對某個具體決定或行為造成的不滿和遺憾。它可能缺乏「反
Thumbnail
「反省」和「後悔」都是描述對過去行為或決定的不滿意。但它們之間存在一些微妙的區別。 「反省」強調對過去行為的思考和自我評價,目的是從中學習並改進。它帶有一種積極的意味,表明人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或不足,並有意識地努力改進自己。 而「後悔」則更強調對某個具體決定或行為造成的不滿和遺憾。它可能缺乏「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