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拿孩子作比較 不會激勵上進,只會摧毀自信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誰家的孩子多好!你看看你……」,當孩子一直被別人「比下去」,你覺得他會相信自己可以努力更好,還是很差勁?!


撰文 / 陳又瑄


「為什麼我們家的孩子總是學得比別人慢?」

「都教那麼多遍了,怎麼還是學不會?」

「隔壁家的孩子都考第一名,你怎麼都一直吊車尾?」

許多人從一出生就被迫陷入無止盡的「比較」中,父母總是習慣把自家孩子跟別家孩子做比較。從幼兒時期開始比較誰家的孩子先學會走路、誰家的孩子更會說話…。進入學齡期,比較誰家的孩子學校成績比較好;長大出社會,則比較誰家的孩子錢賺得多、有較高成就…。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好像總有比不完的事,這就是現代父母的焦慮。每天盯著孩子的表現,若別人家的孩子學會什麼,而自己的孩子還不會時,就會異常憂心,甚至失望。適當的比較或許能成為觀察孩子成長發展的一種指標,一旦比過頭,將會對孩子造成相當大的影響!



他不是不努力,只是達不到你的標準 「比較」只會摧毀自信


有些時候不是孩子不想努力,只是他不管再多麼努力,也達不到父母心中的標準或期待。


許多父母總是會拿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做比較,甚至對孩子說:「誰誰誰都考上第一志願了,你就是懶散、不夠努力…」當孩子一直被別人「比下去」時,內心就容易產生負面想法:「反正努力也沒用,不如直接放棄吧!」原本期待透過「比較」激勵孩子更努力向上、更勇於挑戰,卻反而打擊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變得更受挫、更消極。


「比較」帶來爭競 孩子會以為大人偏心


身為父母的你,如果經常把表現較差的孩子,跟表現較好的孩子做比較,例如:

「你看哥哥表現這麼好,英文朗讀比賽都拿第一名,你要加油哦!」

「你看姊姊這麼聰明,在班上都考第一名,你想想你自己!」

這些從父母口中發出的「比較性」言語,非但無法激起孩子的上進心,反而會讓孩子對身邊的手足產生爭競與嫉妒。表現較不出色的孩子會因爲被比較,而討厭身邊表現較好的孩子,造成手足關係的緊張。



此外,父母的比較心理會讓孩子覺得父母偏心,特別偏愛表現好的手足,而不愛自己,因此,便漸漸開始封閉自己的內心,不想與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或感受,也越來越不信任父母,容易造成親子關係的疏離


靠「贏」得來的自信 孩子不會有價值感


有時候,我們常會聽到孩子之間的對話:「你畫的圖好醜喔,我畫的圖比較好看!」、「你怎麼跑那麼慢,真是太遜了!」這些話聽起來像是在貶低人,但是在這些話語的背後,隱藏著孩子對自己的價值感。他認為,當自己表現比別人好的時候,在父母眼裡自己才是有價值的。如此一來,孩子可能會為了討好父母,而不擇手段來爭第一、出風頭,進而養成凡事都「不能輸」的扭曲心態。一旦孩子需要靠贏別人來獲得自信心,他便無法擁有健康穩固的自我價值感。



正確教養3心態 讓孩子走出自己的道路


為人父母該如何放下「比較」心態,幫助孩子肯定自己的獨特性,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路呢?


一、成長沒有標準 「不同」不代表「不行」


也許,你預期自己的孩子2歲前就該戒尿布了,如今孩子已經3歲多了,卻仍需要包著尿布。這時,你會有點焦慮、失望,不過可以提醒自己:「只要孩子健康成長、發展健全,不用事事依照標準而行。只要給孩子多一點時間,相信孩子也可以做得到!」


進入學齡階段,許多父母常會拿孩子的「學業成績」來做比較。當孩子考試沒考好時,不要這樣跟孩子說:「某某同學都可以考得很好,為什麼你就是不行?」與其責備,不如幫助孩子找出考不好的原因。例如:發現孩子的數學總是考不好,經過陪伴與了解之後,發現孩子不是「數字計算」有問題,而是「閱讀能力」有困難,原來答錯的原因是因為「看不懂題目」。


每一個孩子認知發展皆不同,透過「比較」無法解決問題,而是要了解孩子的「不同」,並且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式。如此一來,才能幫助孩子有效學習,改善成績。



二、每個孩子獨特 請當孩子最好的伯樂


當朋友分享他的孩子畫畫比賽連連得獎時,你可能會很羨慕,心想:「為什麼自家孩子沒有同樣的藝術天分?」或許,你常會這麼想:「為什麼老二總是不能像老大那樣乖巧聽話、成績名列前茅?」

若是為了達到自己心中的期望,而逼孩子投入不擅長的領域,還拿他與該領域的佼佼者比較,那麼一個原本可以開心成長、翱翔天際的孩子,如同被硬生生折斷羽翼,毫無展翅的可能。


長期處在比較環境中的孩子,可能會因承受太多的挫折感,而產生負面的自我形象,甚至會仇視其他的孩子。其實,看似處處平庸的孩子,也有他獨特的天賦和才能,只看父母是否用心去發掘。


孩子年紀小,不清楚自己有什麼天賦,父母要做的就是:「發掘並接納孩子獨有特質,找到合適他的舞台,讓孩子有一展長才的機會。」從這個過程中,使孩子學會肯定自己,進而欣賞他人,發展健全的自我。



三、培養孩子學會「自我肯定」 從小小進步中建立自信


每個孩子都有其自身的成長節奏,與其拿他與別人比較,不如讓孩子與「過去的自己」比較。要培養孩子學習自我肯定,需要的是「正面的肯定與鼓勵」,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正在不斷地進步,激發其進取的動力。


例如:孩子正在學用筷子吃飯。一開始練習可能會常掉筷子,當孩子越來越熟練並持續進步時,可以對孩子說:「你做得越來越好了,真棒!」或者,孩子正在學鋼琴,可以依照孩子的學習進度,設定階段性目標,在某個期限內晉級下一個段位。當眼前的達成目標之後,可以鼓勵孩子為自己設定下一個目標。當達成的目標越來越多,就有了正向回饋與成就感,孩子也就有勇氣挑戰更艱鉅的任務,並且學習樂在其中。對孩子來說,這比跟「其他孩子比較」的高壓下,所做的被動努力,效果要好得多。


教養不需要「比較」 只需要「因材施教」


父母就如同園丁一樣,園子裡的每一種植物生長習性都不同,不用強求它們要在同一時間開花,而是去發現每種花盛開的規律,以愛心、耐心和信心澆灌,靜待花開。當不同種類的花在不同時節綻放時,將帶給你各種不同的驚喜!



教養子女沒有所謂的「標準」,只需「因材施教」,不需要「比較」!當父母願意給予孩子適切的鼓勵及適時的引導,孩子就能如園子的花一樣,綻放屬於自己的璀璨人生!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拾愛日常
13會員
127內容數
愛無處不在,再平凡的日常,只要重拾愛人與被愛的能力,就能找回舒服的人際關係,時時相愛!
拾愛日常的其他內容
2025/07/17
說起管教,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都有不同個性和需要,摩擦在所難免。然而,管教要有效,得先擁有充足的愛,不只減少傷害,也因著愛能好好地道歉與和好!
Thumbnail
2025/07/17
說起管教,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每個人都有不同個性和需要,摩擦在所難免。然而,管教要有效,得先擁有充足的愛,不只減少傷害,也因著愛能好好地道歉與和好!
Thumbnail
2025/07/17
聽話的孩子總是帶起來特別輕省,然而,當家長要求孩子凡事順服聽話,會使孩子缺乏判斷力,未來容易朝兩極化發展,不是更叛逆就是更被動。
Thumbnail
2025/07/17
聽話的孩子總是帶起來特別輕省,然而,當家長要求孩子凡事順服聽話,會使孩子缺乏判斷力,未來容易朝兩極化發展,不是更叛逆就是更被動。
Thumbnail
2025/07/17
我曾讀過一首詩《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時區》,文中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也沒有領先;在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
Thumbnail
2025/07/17
我曾讀過一首詩《每個人都有專屬於自己的時區》,文中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放輕鬆,你沒有落後,也沒有領先;在自己的時區裡,一切都會準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誇獎某個孩子,是在引起其他孩子的妒忌嗎?   這篇看到最後,我想到一件事情。小時候,還有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會聽到老師或當爸媽的人誇獎某人,或是主張小孩是需要誇獎的。有的在班上公開誇獎某人,或選他為「模範生」,說他好,要大家跟他看齊、學習,或是在孩子群中誇獎某個小孩。大人以為這麼做,其他的孩子就
Thumbnail
▓誇獎某個孩子,是在引起其他孩子的妒忌嗎?   這篇看到最後,我想到一件事情。小時候,還有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會聽到老師或當爸媽的人誇獎某人,或是主張小孩是需要誇獎的。有的在班上公開誇獎某人,或選他為「模範生」,說他好,要大家跟他看齊、學習,或是在孩子群中誇獎某個小孩。大人以為這麼做,其他的孩子就
Thumbnail
這篇文章強調了父母形象對孩子自信建立的重要性,並提出了不應因為有了孩子而放棄自己形象的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強調了父母形象對孩子自信建立的重要性,並提出了不應因為有了孩子而放棄自己形象的觀點。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有些家長強烈要求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路,每天向孩子灌輸自己當年如何認真讀書取得好成績繼而出人頭地,然後要求孩子照方抓藥,努力讀書。面對成績不如預期的孩子,他們完全無法理解,自問當年環境更惡劣也做得到,為什麼讓孩子享用最好的資源,成績卻無法提升?他們認定孩子不夠努力,完全無視孩子的本質和興趣,堅持將自己的
Thumbnail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陷阱。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常常會陷入的「順口比較語」如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並提出解決辦法。內容主要著重在對孩子的肯定、引導和激勵,並強調父母應該擁有健康的比較態度。
Thumbnail
在孩子教養過程中,非常容易陷入拿孩子和其他孩子做比較的陷阱。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常常會陷入的「順口比較語」如何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並提出解決辦法。內容主要著重在對孩子的肯定、引導和激勵,並強調父母應該擁有健康的比較態度。
Thumbnail
我:「不要再和那些會批評你、指責你、攻擊你的人相處了!」 學生:「這樣的話,我就不能和我爸、我媽、我的兄弟姐妹相處了耶!」
Thumbnail
我:「不要再和那些會批評你、指責你、攻擊你的人相處了!」 學生:「這樣的話,我就不能和我爸、我媽、我的兄弟姐妹相處了耶!」
Thumbnail
說到這一篇 #娘娘的寶貝閱讀心得筆記,我想很多媽媽/爸爸一定都心有戚戚焉.... 明明一樣買書、看書、陪讀,音檔都有跟著放,一步步跟著大家一樣做,但是,我的孩子就是比較慢、比較不愛唸書,比較安靜不下來?
Thumbnail
說到這一篇 #娘娘的寶貝閱讀心得筆記,我想很多媽媽/爸爸一定都心有戚戚焉.... 明明一樣買書、看書、陪讀,音檔都有跟著放,一步步跟著大家一樣做,但是,我的孩子就是比較慢、比較不愛唸書,比較安靜不下來?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Thumbnail
在教養孩子的挑戰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或許面對他人評論時會有困惑,但只要我們確信自己的教養對孩子有正向影響,日後不會後悔,之於自己與孩子就是最好的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