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對照]【似苦又甜間徘徊 Ch.6】在「渴求妒忌」與「妒忌他人」之間的孤獨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誇獎某個孩子,是在引起其他孩子的妒忌嗎?

 

這篇看到最後,我想到一件事情。小時候,還有我的孩子小的時候,會聽到老師或當爸媽的人誇獎某人,或是主張小孩是需要誇獎的。有的在班上公開誇獎某人,或選他為「模範生」,說他好,要大家跟他看齊、學習,或是在孩子群中誇獎某個小孩。大人以為這麼做,其他的孩子就會跟他學習,就會「變好」了。

 

還有,當爸媽的人誇獎自己的某個孩子,說他比較好,要手足跟他學習,或是誇獎某個親戚、鄰居、朋友的孩子,肯定他的好,要自己的孩子跟他學習等等。天啊!這不就是在造成孩子間彼此的妒忌、敵意嗎?會不會羨慕?我不知道,孩子本人會不會跟他學習?更不知道,但增強自己的不好一定有的,大人的「認為」怎麼離事實那麼遠呢?理所當然,自以為是……。大人還有一個想法是:如果某個孩子很想要這麼被誇獎或獎勵的話,就會自己更努力,才能得到—這也是大人他自己的幻想,或是他自己的經驗而已。

 

我孩子小的時候,有一次我讀到一篇文章,在說,你公開誇獎A孩子,用意是很好,要鼓勵他、肯定他,希望大家跟他學習(這樣大人比較省力,哈!—我說的),但同時,那個言下之意是:「其他的孩子不夠好」有這個意思喔!是喔!好可怕,之後我謹記,誇奬也是有很大的學問的,公開誇獎更是,所以我儘量私下誇獎就好;

 

還有說到(忘了是不是同一篇文章講的),當自己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努力,克服了困難,學到了某項技能時,本身的成就和喜悅就很大了,根本不需要外在的讚美,作者舉出了他自己小時候的例子來。所以說,許多的教養方法、教育方式都是大人自己想出來的,有的大人以為小孩一定要鼓勵、讚美,才會出現好的行為,所以讚美、鼓勵的話不斷,太小看小孩本身了吧!

 

▓文中提到B男的分手,我想到和前女友的分手,有幾點我想不通她,還有我先生:

 

■「為復合做準備」

 

有一陣子在某個當時常上的網站上,有一則貼文引起我的注意,我私訊給她,聊了一陣子,談得頗愉快。其中她提到,前女友和她分手,她的自信心大受打擊,「我在為復合做準備」。

 

聊多了之後,疑點越來越多,有一天早上醒來時,腦袋突然浮起:「她就是XX」(前女友),馬上私訊給她,她不承認,我就沒再跟她通訊了。

 

許久之後,我們見過一次面聊天,她知道我的二女兒和前男友分手十年後,復合,結婚了,她以這個例子為例,一直認為我們會復合,我說:「那要看分手的原因是什麼?」她完全沒在聽,也沒問我是什麼原因?我二女兒的,我的。

 

■「我改變了」

 

我不知道她改變了什麼?她認為她有改變,其實「改變」是很不容易的,尤其常常會回到原來的樣子來,實際上根本沒有改變。需要有(專業的)人陪伴啊!

 

「一段日子以後,B男便前來告訴我,覺得自己已經「成長了!面對過內心的黑暗了!」因此,他看準了女方回復單身,認為對方應該會重新接受新的自己,便重新去求愛,只可惜女生沒有接受。此時,他的自尊又再一次跌到谷底。因為那些「康復/成長」只是一個虛妄的手段,一但目的達不成,就同時崩坍了。」

 

是啊!不是真正的「康復/成長」,只是他認為的。

 

■「我接受開放式關係」

 

當時是我提議要開放式關係,我的意思是,我們沒有不好,不用分手,可以各自再去交別的伴侶,分別滿足自己在單一伴侶身上不能滿足的部份……,她不能理解,我跟她解釋、說明了幾個月,發現她完全沒在聽,累死我了,就不再說。

 

休兵一陣子之後,她發現我沒有放棄這個想法,她的情緒蜂湧而出,只對著我發,再三跟她提議去找別人講,都沒有用,弄得我更累,感情就這麼一點一點失去。後來感覺不一樣了,我提分手,其中吵架的過程共經歷了3年。

 

分手後,我提議她還是繼續來台北,將我們計劃要做的事情做完。半年多後,我生病,跟她說不要再聯絡了,她繼續給我訊息,後來我封鎖她。

 

過了許久,她透過共同朋友說要跟我見面,跟她見了,她說她接受開放式關係,我說:「我們分手了。」沒有再做解釋,我的意思是,我對她的感情沒有了,哪來的開放式關係呢?她的腦袋在想什麼呢?而且在聊天的過程中,提到開放式關係,她是一直罵的,哪來的「接受」呢?

 

那個居中聯絡的共同朋友也是,很高興跟我說:「她接受開放式關係了。」後來有多件的白目事件,我氣得封鎖她。

 

■「要分手的話,為什麼要談?」

 

在她吵來吵去的過程中,她常常提到分手,因為最後也有分手的可能,我提議我們要談一談,她認為分手就分手,為什麼要談?要在一起的話,才需要談,她以前的分手說分就分。我心裏想,這次不一樣,但沒說,說了她也聽不懂。

 

尤其在分手後,還繼續來往的那段時間,我希望將一些事情談一談,也希望能協助她好好過她自己的生活,她好像沒意識到我們分手了,因為沒有親密行為之外,其他的改變不多。

 

然後真正不聯絡到現在幾年了,每隔一陣子就要找我碰面,沒意識到「我們分手了」,而且我說過的「連朋友都當不成」這句話,顯然她沒理解。

 

■還有,我先生的試探

 

因為孫女的出生,我和先生對大女兒家提供的幫助,讓我們的關係比較沒那麼隔絕了,加上我回台北陪孫女時,晚上住新店的家,可能他「以為」情形不一樣了,除了去年邀我一起去日本搭火車之外,前些天直接用手碰我,對我試探。看起來,他完全不知道我為什麼決定要分居,不再回來,就是回來住了,也不表示要跟他復合。所以之後完全不要再請孩子們關心他了,或跟他一起出現在孩子聚會的場合(本來就是各自和孩子們聚餐、聚會,只有這2年有少數幾次同時出現),或跟他有什麼互動,他只有全無和全有,沒有中間的彼此互相關心和協助。

 

▓這一段很重要

 

「 「繞道而走」這個技術上的必須考量,我有寫在我的碩士班論文的結論之中,然而,在我第一次無意間「發現」它的時候,卻是在論文研究之前!發生在跟B男後期的一次談話中。我原本只是想要陳述一種臨床常見的狀況,便跟他說:「很多時候跟家人關係的問題沒有處理,那個東西會一直重複,也許不是這個女友,我先不管你會不會跟她重燃舊愛,但也會在下一個女友身上重現。」但這句話深深地觸動到他,我很少看過男生會哭得這麼厲害,而這很值得。
他在激動的淚水中慢慢陳述起他跟母親的故事,那裡有太多太多的傷口,是這些傷口讓他在工作中壓力過大,因為要求不能犯錯而不斷自我挫敗,又遇上不解因由的女友,自己又無力同時處理工作和關係,才讓一切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孤獨況味。──我以繞道的方式,作了對的治療。
也許B男不會看到這個故事,但我是很慶幸他已經從那段傷痛中走出來。如果要藉由他的故事來跟讀者說點甚麼,我會說:愛自己,原諒自己,其中一個重點是在自身的優點中找到寬慰,不是理想的自己,而是在現在又實在的自己身上。這個優點是用來作為某種自我認同的基要點。」

 

多年前,當我將日子過得慘不忍睹,遍體鱗傷,生了各種病,發現自己還活著,沒有病倒時,還不知道為什麼會那樣?然後知道要「愛自己」、「肯定自己」。

 

經過了很多年,做了一點點。退休後,可以做多一點,但我覺得還在原地打轉。6年前開刀後,體力一直沒恢復,逼不得已將自己停下來,到礁溪休養,才做得比較多,一直在感覺自己的感覺,活在當下,體驗自己的感覺,不批判,不給對錯……,我知道是「在自身的優點中找到寬慰,不是理想的自己,而是在現在又實在的自己身上。

 

那個「理想的自己」是大黑洞,大魔王啊!

 

付費限定文章


avatar-img
89會員
665內容數
一直寫,一直寫,除了記錄生活、發表意見和想法、產出創作之外,還可以療癒自己。 我的email: slowee55@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紀餘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看完之後,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很少傾慕人家,異性或同性都一樣,有的話,時間只有一點點,也不深刻,那表示我對自己比較滿意,或不滿意的程度較少嗎?哈哈!   喔!又想到一件事,既然少有傾慕人家的情形,愛情的經驗也很少,這2者有關嗎?   以前看過這句話:「權勢是最好(或「很好」)的春藥。」這應該
▓這篇一開始講到佛教、宗教,我忍不住要先講一下   我看到的宗教寫的、說的好像是在貶抑愛情、情慾,告訴人們那些不重要,要轉而向比較高級的、高階的、有意義的,屬於靈性或靈魂的追求。   如果失戀人碰到她可以接受的師父,或精神上的帶領人的話,就在他的帶領下,不再追求愛情,轉而做別的修鍊了。這我非
▓「廢墟自我」   「我們可以說,走進愛情,也是作為逃離自己的方式之一。人們從廢墟自我的荒土,逃向完善自我的樂土("Wreckego"→"Completego")。」   這系列中提到的「廢墟自我」真有意思,我要來好好想想。   ▓突然不愛了   「了解到愛與恨總是在意識與潛意識中交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我想不出我曾經「妒忌」他人。小時候可能曾經「羨慕」別人的某種情形,也是一下子而己。長大後,連羨慕都沒有了,是我不記得、沒意識到,或是真的沒有?我也不知道。   我有被人家妒忌過嗎?應該有,只是我不知道,尤其小時候在鄉下,我總是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績離我一段距離,老師常常請我當班長,我有話就說,有意
“ 修復人們對其自我理想的認知 只可惜,純粹理解痛苦和給予愛的支持,並不能帶來療效,只有一再的安慰──許多治療師誤解或小看了Kohut這位「自體心理學始祖」,正在於把他的學說簡化做「給同理心」的操作──因為我們不是去理解意識的痛,而是那個潛意識的痛,這個痛,是由擘開於自我與「理想的情人-理想的自
看完之後,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我很少傾慕人家,異性或同性都一樣,有的話,時間只有一點點,也不深刻,那表示我對自己比較滿意,或不滿意的程度較少嗎?哈哈!   喔!又想到一件事,既然少有傾慕人家的情形,愛情的經驗也很少,這2者有關嗎?   以前看過這句話:「權勢是最好(或「很好」)的春藥。」這應該
▓這篇一開始講到佛教、宗教,我忍不住要先講一下   我看到的宗教寫的、說的好像是在貶抑愛情、情慾,告訴人們那些不重要,要轉而向比較高級的、高階的、有意義的,屬於靈性或靈魂的追求。   如果失戀人碰到她可以接受的師父,或精神上的帶領人的話,就在他的帶領下,不再追求愛情,轉而做別的修鍊了。這我非
▓「廢墟自我」   「我們可以說,走進愛情,也是作為逃離自己的方式之一。人們從廢墟自我的荒土,逃向完善自我的樂土("Wreckego"→"Completego")。」   這系列中提到的「廢墟自我」真有意思,我要來好好想想。   ▓突然不愛了   「了解到愛與恨總是在意識與潛意識中交
我同意,「逃離」是沒錯,不過不一定是厭惡自己,可以逃避許多本來自己該做的事情。有了愛情,等於同時有一個伴侶,對方可以幫自己完成,或是對方做到了,等於自己也完成了;也可以2個人一起做,不至於只有自己一個人時的孤單。   而且注意力放在對方身上,可以不用注意自己的種種,如:對自己喜歡或不喜歡,滿意或
我想不出我曾經「妒忌」他人。小時候可能曾經「羨慕」別人的某種情形,也是一下子而己。長大後,連羨慕都沒有了,是我不記得、沒意識到,或是真的沒有?我也不知道。   我有被人家妒忌過嗎?應該有,只是我不知道,尤其小時候在鄉下,我總是第一名,第二名的成績離我一段距離,老師常常請我當班長,我有話就說,有意
“ 修復人們對其自我理想的認知 只可惜,純粹理解痛苦和給予愛的支持,並不能帶來療效,只有一再的安慰──許多治療師誤解或小看了Kohut這位「自體心理學始祖」,正在於把他的學說簡化做「給同理心」的操作──因為我們不是去理解意識的痛,而是那個潛意識的痛,這個痛,是由擘開於自我與「理想的情人-理想的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有著這樣的嚮往🫡 滿足些許條件後 就拎著菁英班的小鬼出發了 給你們多一次的比賽機會 也給我小小的成就感🌟
Thumbnail
在社交媒體中,看到認識的親友有所成就時,卻會產生嫉妒之心,而對陌生人卻能慷慨祝福。作者從自身意識擴展出一系列的思考,探討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轉變負面情緒。
Thumbnail
關於「羨慕」與「忌妒」,無論是大人與小孩,我覺得這都是人生中必學的課題,也是父母應分享給子女的知識、經驗。而為什麼談他,主要也是因為他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Thumbnail
面對育兒路上的挑戰,你是否也曾無意中陷入「比較式讚美」的困境?當讚美變成與他人的比較,不僅可能削弱孩子的自尊,更可能埋下心理健康的隱患。 但別擔心,轉變觀念,從孩子的「過去與現在」出發,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讓孩子在自我肯定中茁壯成長! 一起來解鎖育兒中的正向力量吧!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成
Thumbnail
怎麼辦?有時候人好像會發現自己對一些人有種說不清的不順眼;原初在上一秒只是路人的,下一秒便在內心狠批成了仇人。可以說,這背後是中了比較競爭的局,心生了羨慕嫉妒恨嗎?如果是的話,那麼我們在比的究竟是什麼?是誰的妝最自然?誰最會享受生活?誰的文字最深刻?誰最得小動物親近?還是誰最有孩童長輩緣?
Thumbnail
嫉妒, 是聚焦在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 是看待自我價值不及別人,所產生破壞性的心態; 面對嫉妒,即是面對偏執的小我, 只是去知道它,看見它,坦誠面對自己的狀況, 然後持續提升自我意識,持續淨化與轉化,持續成長與擴展, 持續專注自身,拿回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關於「嫉妒」這種情緒,其實不僅存在於大人身上,從幼兒園的孩子身上就已不難察覺,比如父母稱讚別的孩子很棒、看到同學被老師稱讚等,都會油然升起一股怒氣而困擾自己。 其實會有「嫉妒」的情緒產生是很正常的,我們不只是要教導孩子辨識情緒,還要引導孩子把這樣的情緒轉化為讓自己進步的動力,才不至於影響人際關
Thumbnail
最近國泰世華CUBE App推出的「美股定期定額」功能,讓使用者可以方便地進行跨境理財(但讀者仍需根據自身需求審慎考量),除了享有美股定期定額的新功能,也同時享有台股定期定額的功能,可以一站滿足我們理財的需求! 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線上開台股證券戶+複委託戶,流程最快僅需要5分鐘。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父母應該鼓勵孩子的努力,而非過度讚美孩子的聰明。過度讚美只會發生在上下關係中,而不是平等的關係。家長應該成為孩子的夥伴,幫助他們面對自己的人生課題,並肯定他們的價值。
Thumbnail
有著這樣的嚮往🫡 滿足些許條件後 就拎著菁英班的小鬼出發了 給你們多一次的比賽機會 也給我小小的成就感🌟
Thumbnail
在社交媒體中,看到認識的親友有所成就時,卻會產生嫉妒之心,而對陌生人卻能慷慨祝福。作者從自身意識擴展出一系列的思考,探討這種心理現象背後的原因以及如何轉變負面情緒。
Thumbnail
關於「羨慕」與「忌妒」,無論是大人與小孩,我覺得這都是人生中必學的課題,也是父母應分享給子女的知識、經驗。而為什麼談他,主要也是因為他對我的人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Thumbnail
面對育兒路上的挑戰,你是否也曾無意中陷入「比較式讚美」的困境?當讚美變成與他人的比較,不僅可能削弱孩子的自尊,更可能埋下心理健康的隱患。 但別擔心,轉變觀念,從孩子的「過去與現在」出發,用正確的方式鼓勵,讓孩子在自我肯定中茁壯成長! 一起來解鎖育兒中的正向力量吧!閱讀全文,讓我們一起學習如何用成
Thumbnail
怎麼辦?有時候人好像會發現自己對一些人有種說不清的不順眼;原初在上一秒只是路人的,下一秒便在內心狠批成了仇人。可以說,這背後是中了比較競爭的局,心生了羨慕嫉妒恨嗎?如果是的話,那麼我們在比的究竟是什麼?是誰的妝最自然?誰最會享受生活?誰的文字最深刻?誰最得小動物親近?還是誰最有孩童長輩緣?
Thumbnail
嫉妒, 是聚焦在別人有,而自己沒有的, 是看待自我價值不及別人,所產生破壞性的心態; 面對嫉妒,即是面對偏執的小我, 只是去知道它,看見它,坦誠面對自己的狀況, 然後持續提升自我意識,持續淨化與轉化,持續成長與擴展, 持續專注自身,拿回自己的力量。
Thumbnail
人本來就喜歡挑剔自己、折磨自己,搞得自己很緊張。這些預設的想法讓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搞得很惡劣。
Thumbnail
關於「嫉妒」這種情緒,其實不僅存在於大人身上,從幼兒園的孩子身上就已不難察覺,比如父母稱讚別的孩子很棒、看到同學被老師稱讚等,都會油然升起一股怒氣而困擾自己。 其實會有「嫉妒」的情緒產生是很正常的,我們不只是要教導孩子辨識情緒,還要引導孩子把這樣的情緒轉化為讓自己進步的動力,才不至於影響人際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