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S 四步驟:你無法控制一切的發生,但你可以主動創造不同的可能。

查而思-avatar-img
發佈於職場打怪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 忙到喘不過氣,卻總覺得沒掌握感

「我不是沒做事啊,但為什麼還是這麼焦慮?」小嵐坐在下班後的便利商店裡,一邊喝著微冰的奶茶,一邊對朋友低聲說著。

這週她連續加了四天班,從開會、寫簡報、協調資源到幫同事補破網,一刻都沒閒著。可是每天下班回到家,她卻越來越疲倦、越來越空洞。

「我知道自己很努力,但那種『有在前進』的感覺,一點都沒有。」

這種感覺,不陌生吧?明明事情一堆,時間不夠用,但就是有種「不是我在選擇,而是被任務牽著跑」的失控感。

這,正是缺乏能動性的狀態。而要找回那種「我有選擇權、我有方向感」的感覺,有一個非常實用的思考架構,那就是——ARTS 四步驟

raw-image

🧭 ARTS:幫你重新站穩主控感的四個提問

能動性(Agency)不是靠更努力,而是靠更清楚地看見自己的行動與選擇

ARTS 就像一張地圖,幫助你在混亂中找回掌控節奏的節點。

  • A – Action:我現在做了什麼?
這一步的關鍵,不是檢查「有沒有做」,而是回頭問自己:「我選擇做了什麼?」

這樣的提問能幫助你明確行動內容,從混亂中找回一點穩定與踏實感,強化當下的覺察與主動性。

  • R – Result:我的行動帶來什麼結果?
不要只記錄完成了哪些任務,而是進一步反思:哪些行動真的推進了事情?哪些其實在繞圈?

這樣能幫助你不只是「做」,而是「知道做完之後產生了什麼影響」,提升行動與結果的連結感。

  • T – Target:我這週/今天的目標是什麼?
這個提問的焦點,不是檢查「交辦事項有沒有完成」,而是自我釐清:「我現在是在往哪裡走?」

這有助於你重新聚焦方向,避免陷入瞎忙與過度補位的循環,提升行動的目的性。

  • S – Strategy:我有沒有別的做法?
最後這一步,邀請你自問:「我的方法是唯一的嗎?還有其他可能會更順手的方式嗎?」

這樣能幫助你找到行動的彈性空間,建立真正的選擇權與智慧行動感,不再被習慣或慣性綁架。


🔄 真實轉變:小嵐從「一直做」到「我選擇怎麼做」

小嵐後來開始練習每天簡短記錄這四個問題,她一開始很挫折:「我根本不知道我做了什麼,我只是照著行程走而已啊。」

但她發現,有些任務雖然忙,卻和她的核心目標無關。有些事,她可以請同事支援;有些簡報,根本不需要改到第七版。她也開始試著換策略,比如在早上處理最困難的任務、提前一小時做預演、或先問對方需求再報告。

這些轉變不大,但累積下來的結果是:她重新拿回了「選擇怎麼做」的空間,也重建了「我有在前進」的感受。


✅ 結語:別再讓努力被瞎忙掩蓋了

很多人以為「能動性」是個大詞,或是主管、創業者才需要的能力。

但其實,只要你想從「只是完成」變成「做得有意義」, 想從「一直在反應」變成「主動創造空間」, 你就需要 ARTS。


🔑 ARTS 四問,不是增加你負擔,而是幫你撥開雜訊,看見清晰。

當你開始問自己:

  • 我今天做了什麼?
  • 有什麼效果?
  • 我的目標是什麼?
  • 還能怎麼做不同?

你會發現——

你不是在被事情推著走,而是在引導自己走向想成為的樣子。


🌱 你無法控制每一件事的發生,但你可以創造新的回應方式。

ARTS,不只是行動架構,更是找回自我主控感的指南針。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刻意微挑戰
115會員
427內容數
生活與工作就像一場冒險,而「刻意微挑戰」就是你的指南針。 「刻意微挑戰」=刻意練習+微習慣+自主挑戰 透過一點點的小改變、累積大成就
刻意微挑戰的其他內容
2025/07/16
明明流程清楚、工具到位,團隊卻常卡住?關鍵可能不是知識,而是「彼此沒說的話」與「看不到的行為」。想讓團隊真正進步,先打造心理安全,讓隱藏與盲點有機會被看見。
Thumbnail
2025/07/16
明明流程清楚、工具到位,團隊卻常卡住?關鍵可能不是知識,而是「彼此沒說的話」與「看不到的行為」。想讓團隊真正進步,先打造心理安全,讓隱藏與盲點有機會被看見。
Thumbnail
2025/07/10
沉默不是溫柔,是讓人繼續錯下去的冷漠。不說錯在哪,對方永遠不知道怎麼改;不說標準,再努力也可能白費。想建立信任感,先學會好好說真話。
Thumbnail
2025/07/10
沉默不是溫柔,是讓人繼續錯下去的冷漠。不說錯在哪,對方永遠不知道怎麼改;不說標準,再努力也可能白費。想建立信任感,先學會好好說真話。
Thumbnail
2025/07/09
你以為沉默是保護,其實說真話才是真正的在乎。善意的負反饋,不是批評,而是讓人看見盲點、重拾信任與成長可能。敢說出那句「你值得更好」的人,才是真正想陪你變好的人。
Thumbnail
2025/07/09
你以為沉默是保護,其實說真話才是真正的在乎。善意的負反饋,不是批評,而是讓人看見盲點、重拾信任與成長可能。敢說出那句「你值得更好」的人,才是真正想陪你變好的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為了打破慣性 開始用左手畫畫 也想著每天還能做一些什麼不同的選擇呢
Thumbnail
為了打破慣性 開始用左手畫畫 也想著每天還能做一些什麼不同的選擇呢
Thumbnail
透過刻意練習逐漸擅長一件事,接受正反饋並愛上它,追求人生的意義。不斷努力,讓人生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透過刻意練習逐漸擅長一件事,接受正反饋並愛上它,追求人生的意義。不斷努力,讓人生更豐富多彩。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這幾天忙,一直沒空上來寫點什麼。 來到這個平台開始寫文章時,我就告訴自己,要在這裡學習寫作習慣、檢視自己的習慣,因為環境之故,也只有有上班的日子能夠上來寫文,而工作若是忙起來,又不受控制,所以要提醒自己勿忘初心,儘可能依照原本的規劃,有上班的日子就儘量上來練習寫文及記錄自己的自我檢視。 這幾天裡
Thumbnail
職涯必須保持學習,不過現實上卻是很多工作下班就累癱了,可能好好吃飯睡覺都有難度,更別說難得的周末空檔很需要一些能夠自我放鬆的行為,例如追追劇打電動這些,比較正面的就是得去健身運動,或是得好好陪伴家人等,今天就比較想從個人經驗來分享,一些不同的學習方式跟心得。 #首先還是要有學習的認知
Thumbnail
職涯必須保持學習,不過現實上卻是很多工作下班就累癱了,可能好好吃飯睡覺都有難度,更別說難得的周末空檔很需要一些能夠自我放鬆的行為,例如追追劇打電動這些,比較正面的就是得去健身運動,或是得好好陪伴家人等,今天就比較想從個人經驗來分享,一些不同的學習方式跟心得。 #首先還是要有學習的認知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如何將計畫付諸實行,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以及作者自己的克服方式。希望在生活中能有所啟發,找到自己的目標與策略,以及打破拖延症,培養行動力。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很多決心聚焦於「狀態、境界、模樣」,不是「做」。優秀的演員知道,想要表現一個腳色的行為與感覺,秘訣在於聚焦這個腳色「做」什麼,若你聚焦於做戲中腳色所做的事,這腳色就會自然呈現。表演是做,不是變成。 新年是靈魂不安分的時候,經歷吃更多、喝更多、花更多錢,放縱之後我們急於改造自己,積極尋求能夠快速
Thumbnail
很多決心聚焦於「狀態、境界、模樣」,不是「做」。優秀的演員知道,想要表現一個腳色的行為與感覺,秘訣在於聚焦這個腳色「做」什麼,若你聚焦於做戲中腳色所做的事,這腳色就會自然呈現。表演是做,不是變成。 新年是靈魂不安分的時候,經歷吃更多、喝更多、花更多錢,放縱之後我們急於改造自己,積極尋求能夠快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