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執、心硬、耳孔毋聽(使徒行傳7:1~53)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今天的經文相當長,甚至可以用「夭壽長」來形容。司提反在面對大祭司的質詢時,以一段以色列民族史作為回應,從舊約亞伯拉罕一路講到新約的耶穌,回顧了上帝與以色列人的歷史互動。我們讀完這段經文總共花了不少時間,或許大家都已經忘記了司提反到底說了些什麼。因此,我們再簡單回顧一下他所提到的重要內容。


司提反從上帝揀選亞伯拉罕開始,說到以撒、雅各、約瑟,約瑟因為哥哥的嫉妒被賣到埃及,最終卻成為埃及的宰相,使整個家族都移居埃及。隨著時代變遷,以色列人在埃及淪為奴隸四百年,之後上帝揀選摩西帶領他們出埃及,歷經曠野四十年的旅程,直到約書亞帶領他們進入迦南地,建立了以色列國。


以色列建國後最著名的君王有二:敬拜上帝的大衛王,以及他的兒子所羅門王。所羅門建造聖殿,成為以色列敬拜上帝的中心,但後來卻因著娶了許多外邦女子,導致偏離上帝,國家分裂為南國猶大與北國以色列,最終國家覆滅,聖殿被毀。直至波斯帝國時期,以色列人才返回家鄉重建聖殿。


司提反為何要詳述這段歷史呢?這與上一章(徒6:13~14)自由人會堂會員對他的兩項指控有關:

一、他反對聖殿,主張耶穌要拆毀聖殿。

二、他反對摩西律法,主張改變律法的傳統。


司提反以歷史辯證這兩項指控。他首先指出,上帝無所不在,不必拘限於人手所造的聖殿。從亞伯拉罕到摩西,他們都在沒有聖殿的情況下敬拜上帝。即使後來建了聖殿,上帝也不曾受限於聖殿中。


他引用以賽亞先知的話:「天是我的寶座;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能為我建造哪一種殿宇呢?何處是我安息的地方呢?這一切不都是我親自創造的嗎?」(徒7:49-50)因此,他表明上帝並不居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之內。


其次,他強調自己並非反對摩西律法,反而是以色列人歷史上一直抗拒遵守摩西律法的精神。從抗拒摩西的領導、拜金牛,到迫害眾先知,都是他們祖先的作為。最後,甚至連預言中的公義僕人(耶穌)也遭他們殺害。


因此,司提反嚴厲地指出:「你們這些頑固的人哪,你們心胸閉塞,充耳不聞上帝的信息!你們和你們的祖先一樣,總是跟聖靈作對!」(徒7:51)


這也引發我們今日的反思:為什麼人會固執己見,不願接受不同的觀念或價值?


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曾說:「重要的是開放辯論,而不是終止辯論。」[1]然而,要有開放的心並不容易,因為我們容易「固執、心硬、耳朵不聽上帝的話」。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指出,人天生就固執,很少承認自己的錯誤或接受對方的論點。[2]但諷刺的是,叔本華自己也相當固執,曾因鄰居吵鬧打擾寫作而推倒對方,導致法院判罰,他卻終生不認錯,並在婦人過世後在日記上寫下「她終於得到了正義」。


奧地利哲學家柯依瑟爾則說:「在人生裡,最令人痛苦不堪的不是放手,而是絕不放手的執著。」[3]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這種執著,甚至長達數十年。


這種固執通常根源於我們成長環境、教育背景以及長期的經驗,導致我們難以放下既有觀念。我自己也曾經因家庭傳統的影響而形成許多固執的想法,直到透過學習與反思,才逐漸擺脫這些束縛。


人類的觀念是流動的,會隨著年齡、經驗、人際關係而改變。因此,如何放下固執與封閉的心呢?基督教的信仰提供了重要的途徑:


首先,教會提供一個開放與包容的團體環境。神學家莫特曼提醒我們:「基督徒團契基本上乃是一個開放的團契,而不是只由信仰的同志所組成的團契。」[4]而且「如果基督教要適應這個對話(指宣教對話)的過程,這個開放和改變的過程,就必須去除一連串對於其他宗教的偏見。」[5]因此,透過參與教會的團契生活,我們有機會接觸不同背景的人,學習聆聽與尊重不同的觀點,逐步放下心中的偏見與執念。


其次,教會鼓勵我們操練謙卑的態度。哲學家休謨鼓勵我們:「保持謙遜的態度,對自己的觀察與判斷有所保留。不要一味地堅持己見,也不要偏頗地看待立場不同的人。」[6]社會心理學家戴瑞則警告:「一旦過於相信自己是對的,我們就會停止聆聽。一旦自視甚高,就會失去同理他人、看見他人觀點的能力,進而產生自戀性偏誤。」[7]因此,謙卑能使我們降低自我傲慢,願意承認自己的限制,進而更容易聽見上帝和他人的聲音。透過謙卑的實踐,我們不再固執己見,而能以開放的心態面對各種不同意見。


最後,教會推動我們實踐具體的關懷行動。達賴喇嘛說:「人有太多我執,就會封閉自己的心,難以與別人溝通。當我們關懷起其他人類的處境,心才會打開,與他人交流也會變得輕鬆愉快。」[8]因此,當我們學會真誠關懷他人,就會逐漸將注意力從自我轉移到他人身上,打開心胸,從而超越個人的執著。


綜合以上三點,參與教會生活並非讓我們更固執,而是透過開放的空間、謙卑的學習、關懷的行動,幫助我們理解並真正接受上帝的信息。盼望,我們都能成為開放、多元、謙卑且願意關懷他人的基督徒。


[1] 《資本與意識形態(下)》,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徐麗松、陳郁雯、陳秀萍、黃明玲譯,出版社:衛城出版,2022,p571。

[2] 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廖芳婕譯,出版社:遠流,2022,博客來電子書。

[3] 《改變自己的藝術:22則讓生命轉彎的哲學練習題》,哈洛德.柯依瑟爾(Harald Koisser),莊雅棉譯,出版社:商周出版,2019,博客來電子書。

[4] 《聖靈大能中的教會:論彌賽亞式教會論》,莫爾特曼(Jürgen Moltmann),曾念粵、杜海龍譯,出版:道風書社,2019,p235。

[5] Ibid.p192。

[6] 《這一次,我們不在逃避煩惱:哲學家與心理師帶你開箱163到人生難題》,朱利安.巴吉尼(Julian Baggini)、安東尼雅.麥卡洛(Antonia Macaro),盧思綸譯,出版社:時報出版,2022,博客來電子書。

[7] 《謙遜:讓自己從自戀世界的陷阱中解放》,戴瑞.凡.湯格蘭(Daryl Van Tongeren, PhD),朱浩一譯,出版社:大田,2023,博客來電子書。

[8]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達賴喇嘛,丹增嘉措(His Holiness the 14th Dalai Lama, Tenzin Gyatso)、戴斯蒙‧屠圖(Desmond Mpilo Tutu)、道格拉斯.亞伯拉姆(Douglas Abrams),韓絜光譯,出版社:天下雜誌,2022,博客來電子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馬哥的部落格
12會員
79內容數
人稱「後山的後山」,我小馬哥在台東新港長老教會牧會。平時講話直白不囉嗦,細心溫柔愛聆聽,歡迎你來關注我!
小馬哥的部落格的其他內容
2025/07/11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神不但容忍禱告中的埋怨,聖經也提供埋怨的話。畢德生算出2/3的詩篇都是哀歌。聖經並沒有急著要完滿的結局。」 (《禱告》,楊腓力(Philip Yancey),徐成德、黃梓恩、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08,p400)
Thumbnail
2025/07/11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神不但容忍禱告中的埋怨,聖經也提供埋怨的話。畢德生算出2/3的詩篇都是哀歌。聖經並沒有急著要完滿的結局。」 (《禱告》,楊腓力(Philip Yancey),徐成德、黃梓恩、應仁祥譯,台北:校園,2008,p400)
Thumbnail
2025/07/04
曾思瀚教授:「身為現代基督徒,我們可以見到有些事工看似很成功,事實上卻偏離了主的心意。重視成就過於願意做小事的心是大錯!」 (《被誤解的呼召:重解舊約的8個呼召故事》,曾思瀚,曾景恒譯,台北:校園,2023,p93)
Thumbnail
2025/07/04
曾思瀚教授:「身為現代基督徒,我們可以見到有些事工看似很成功,事實上卻偏離了主的心意。重視成就過於願意做小事的心是大錯!」 (《被誤解的呼召:重解舊約的8個呼召故事》,曾思瀚,曾景恒譯,台北:校園,2023,p93)
Thumbnail
2025/06/25
我們應該覺得很慶幸,不是活在初代教會,不然教會應該屍橫遍野,告別禮拜比主日禮拜次數還多。
Thumbnail
2025/06/25
我們應該覺得很慶幸,不是活在初代教會,不然教會應該屍橫遍野,告別禮拜比主日禮拜次數還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約西亞王在得到聖殿中所找出耶和華的律法書後,向他的大臣要求去詢問上帝的先知他該怎樣應對。文章中也分享了作者成長背景以及對律法和福音的想法。最後,以禱告結束,表達了對神智慧的渴求。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我們願意思考自己目前正在跟隨的對象,值得我們的忠誠嗎?
Thumbnail
我們願意思考自己目前正在跟隨的對象,值得我們的忠誠嗎?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我們的服事的確不求名垂千古,因為一切都是上帝的,祂甚至根本不缺我們的服事。但我們是否真的擺上了值得紀念的心態和敬畏,在全能的上帝面前?還是其實我們所擺上的,的確不足以用更多的篇幅記載?
Thumbnail
我們的服事的確不求名垂千古,因為一切都是上帝的,祂甚至根本不缺我們的服事。但我們是否真的擺上了值得紀念的心態和敬畏,在全能的上帝面前?還是其實我們所擺上的,的確不足以用更多的篇幅記載?
Thumbnail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背,也沒有退後。(以賽亞書 五十:4-5)
Thumbnail
主耶和華賜我受教者的舌頭,使我知道怎樣用言語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聽,像受教者一樣。主耶和華開通我的耳朵,我並沒有違背,也沒有退後。(以賽亞書 五十:4-5)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