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閱讀筆記|打造第二大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 提亞戈.佛特|譯者: 陳文和

作者: 提亞戈.佛特|譯者: 陳文和

有沒有曾經打開瀏覽器,一邊查資料、一邊滑手機、還有一邊腦袋不停冒出靈感……結果,五分鐘後你已經不知道自己原本要做什麼。

這就是現代人的大腦日常,資訊滿到快炸開,卻始終抓不住重點

我曾經也這樣,每次靈光一閃,都會隨手寫在便利貼上、記事本裡、手機備忘錄。但沒多久就忘記丟哪了。直到我讀了《打造第二大腦》這本書,才開始理解:原來我們可以幫大腦蓋一個「資料倉庫」,讓靈感、筆記、專案不再散落各地,而能被好好收納、整理,甚至再利用。

這本書不只是教你怎麼做筆記,更是一套幫助你整理思緒、促進創造、提高效率的行動指南。讓我分享幾個我印象最深、實際也正在實踐的重點。


第二大腦是什麼?

簡單來說,第二大腦就是:數位筆記+個人知識管理(PKM)= 你大腦的延伸
它的核心不只是收集資訊,而是把資訊「轉化」成自己的東西,變成一個能持續產出的創意系統

這麼做有四個好處:

  1. 釋放大腦負擔:不需要死記,只要記得「寫在哪裡」
  2. 串連靈感:分開的想法,放在同個空間後,會突然看見關聯
  3. 持續更新:知識不是一次性寫完,而是可以一直疊加與修正
  4. 內化知識:當你用自己的話重寫、組織,它就慢慢變成你的了

4 步驟打造你的第二大腦(CODE 方法)

作者提出一個關鍵架構叫 CODE,每一個字母對應一個步驟

作者提出一個關鍵架構叫 CODE,每一個字母對應一個步驟

C:Capture 獲取靈感與資訊

不是看到什麼就存什麼,而是存「對你有共鳴」的

問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這對我有啟發嗎?
派得上用場嗎?
跟我有關嗎?

這讓我改變了以前無腦截圖、把連結加到「我的最愛」的習慣。現在我會設定一個「靈感收集箱」,像是 Notion Inbox,只要想到什麼就快速丟進去,例如:「可以寫一篇用星巴克比喻第二大腦的 IG 貼文」。然後每週五花 15 分鐘整理,把這些靈感移到對應的專案或主題資料夾裡。

O:Organize 組織

資訊進來之後,要放對位置,作者提出一套系統叫 PARA

  • Projects:你正在做的事
  • Areas:你長期要維持的領域(如健康、財務)
  • Resources:你感興趣或可能有用的知識
  • Archives:暫時不用但不想丟的資料

我以前的筆記分類都沒有特別定義,到處亂放根本找不到東西。而 PARA 是以「專案」為核心整理資訊,例如建立一個「部落格創作」的專案頁,裡面放我所有寫作靈感、引用資料、讀書筆記,資訊變得好找又能被重複應用。

D:Distill 萃取重點

學會「留下真正重要的」,不是筆記愈多愈好,作者建議採用「漸進式摘要」

  • 第一層:原文記錄(原句、書摘)
  • 第二層:簡化摘要(自己翻譯成一兩句)
  • 第三層:個人理解+應用情境(自己會怎麼用這個觀念)

「原子習慣」這本書,裡面提到建立新習慣的方式之一是「讓它變得非常簡單,低門檻,幾乎不可能失敗」。
我用漸進式摘要把這段變成我的行動策略:

  • 第一層(原文)
    建立一個好習慣的最好方式,是讓它變得非常容易開始:「不去健身房 1 小時,而是先在家做 2 分鐘伏地挺身」
  • 第二層(摘要)
    把運動習慣從 60 分鐘 → 縮減為每天 2 分鐘的開始動作
  • 第三層(個人應用)
    我設一個早上起床後馬上做 10 下深蹲的提醒,連衣服都不用換

E:Express 表達成果

這部分最讓我驚訝—我以為「成果」就是寫出一篇文章或簡報,結果作者告訴我們:連中間產物也很重要!

什麼是中間產物? 像是:
1. 半完成的草稿
2. 沒被採納的點子
3. 拿來練習的演講稿
這些資料如果善加整理,可以為未來的專案節省大量時間,甚至成為靈感來源

我現在寫文章時,都會把每一篇的「構想列島」先寫下來,也就是想用的標題、金句、例子等素材,先自由擺上筆記頁,等靈感夠了再組裝起來。寫到一半就停下時,也會用「海明威橋」方法,在最後一句留個註記:「明天寫完這段案例」。這樣隔天就知道怎麼接著寫,不用從空白頁開始。

構想列島:把你腦中零碎、分散的想法,先全部丟進筆記裡,不管順序、不求結構,就像一堆點子島嶼。
海明威橋:每天寫作時,不會把靈感用光,而是故意留一點沒寫完,給明天一個可以接上的地方。<源自作家海明威的習慣>

創作,是擴散與聚合的反覆交錯

CODE 四步驟,也剛好對應創作的兩個關鍵循環:

  • 擴散(Divergence):獲取靈感、自由發想
  • 聚合(Convergence):整理邏輯、轉化輸出

很多人(包括我以前)都卡在:「靈感很多,卻收不回來」。這本書讓我理解,創作不是線性流程,而是像呼吸一樣:一進一出,一擴一收。你要讓想法流動,而不是試圖「一次做完」。


可以怎麼開始?

你不需要一次建好一整套系統,只要從你正在做的某件事開始就好:

  1. 選一個目前在進行的專案(例如「準備簡報」、「求職資料整理」)
  2. 建立一個 PARA 架構的資料夾,先簡單分成 Projects、Resources 和 Archives
  3. 設一個「靈感收集箱」(Notion Inbox),每週花時間整理一次
  4. 開始用漸進式摘要寫讀書筆記,從你最近看的一本書或一部影片開始
  5. 嘗試留下中間產物,像是草稿、段落草圖、想法構圖,未來都會用得上

這些步驟不會一蹴可幾,但每做一點,你的大腦就輕鬆一點,靈感就流動一點


建立第二大腦,其實是在練習更了解自己

第二大腦不是讓你成為筆記機器人,而是讓你有能力把資訊變成知識,把知識變成行動。這不是做筆記,而是做選擇。選擇什麼對你重要,選擇什麼可以留下、精煉、發揮。而當你能夠不再被雜訊困住,而是開始從自己的筆記裡找回方向,那就是第二大腦發揮力量的時候。

我相信,打造第二大腦的過程,其實是在打造一個更清晰、更自在、更有創造力的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雅米-avatar-img
12 小時前
實在太多要記,要吸收的,全因為想努力學習,及成長。 我善用記事本app,只要看到什麼,亦或者可以轉換在延伸的一切,就先存檔消化整理。
Peter Lu-avatar-img
發文者
4 小時前
雅米 這個時代資訊量太龐大,能夠透過記事本記錄、整理、消化,真的很棒!也是一種把學習落實在生活裡的實踐方式~
Claydee-avatar-img
1 天前
每次有人分享這本書,就會想重拾⋯⋯之前斷頭在CODE,這次又多知道了PARA,或許有動力繼續讀下去😂
Peter Lu-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Claydee 要持續實踐真的蠻有難度的! 不過在不同階段重拾可能會有不同的收穫😂
Chloe-avatar-img
2 天前
我喜歡第六章的「累進式摘要」,覺得跟長青筆記有點相似,同一篇筆記有機會一直修改,紀錄更多經驗和體悟。
Peter Lu-avatar-img
發文者
1 天前
Chloe 我也很喜歡「累進式摘要」,它讓筆記變得更像一個可以陪我們成長的容器,而不是一次性的紀錄!
avatar-img
欸! 是彼得的資料庫
65會員
48內容數
歡迎來到彼得的沙龍,在這裡,我將與你分享書籍精華的智慧、人際溝通的技巧、理財增值的秘訣,以及情緒管理的策略。不僅幫助你打好財務基礎,還能引領你在人生的每個環節中游刃有餘。如果你渴望成長,並追求更充實的生活,這裡就是你值得關注的空間。立即加入,與我一起探索成長的無限可能!
2025/06/19
這篇文章探討了「多重潛能者」這個概念,並從《沒定性是種優勢》一書中,引導讀者重新看待自己看似「沒定性」的特質。文章中提出了多重潛能者的五種超能力:整合力、快速學習、適應力、大局思考、聯想與溝通,以及四種職涯模式:集體擁抱模式、斜槓模式、愛因斯坦模式、浴火鳳凰模式,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
Thumbnail
2025/06/19
這篇文章探討了「多重潛能者」這個概念,並從《沒定性是種優勢》一書中,引導讀者重新看待自己看似「沒定性」的特質。文章中提出了多重潛能者的五種超能力:整合力、快速學習、適應力、大局思考、聯想與溝通,以及四種職涯模式:集體擁抱模式、斜槓模式、愛因斯坦模式、浴火鳳凰模式,幫助讀者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發展方向。
Thumbnail
2025/05/20
《人性的弱點》關於有效溝通的技巧,教你如何避免溝通時的衝突,讓對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想法。文中提出了「讓對方從一開始就說『是』」、「找出共同點」、「別急著指出對方的錯」、「給人由衷的讚美」等四大原則,並輔以生活化案例說明,幫助讀者應用在職場、人際關係等不同場合。
Thumbnail
2025/05/20
《人性的弱點》關於有效溝通的技巧,教你如何避免溝通時的衝突,讓對方更容易接受你的想法。文中提出了「讓對方從一開始就說『是』」、「找出共同點」、「別急著指出對方的錯」、「給人由衷的讚美」等四大原則,並輔以生活化案例說明,幫助讀者應用在職場、人際關係等不同場合。
Thumbnail
2025/05/02
這本書,透過真實故事,幫助讀者覺察並處理情緒。文內提供三種方法:一、每天花三分鐘感受身體,記錄感受;二、焦慮時練習自我安撫,並記錄觸發情緒的事件及聯想;三、安排Me Time,把照顧自己當成正事。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接納情緒,並非強迫表達,而是透過理解與照顧自己,讓生命更完整自在。
Thumbnail
2025/05/02
這本書,透過真實故事,幫助讀者覺察並處理情緒。文內提供三種方法:一、每天花三分鐘感受身體,記錄感受;二、焦慮時練習自我安撫,並記錄觸發情緒的事件及聯想;三、安排Me Time,把照顧自己當成正事。這本書的核心概念是接納情緒,並非強迫表達,而是透過理解與照顧自己,讓生命更完整自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許多人面對著記憶衰退與低效的困擾。本文探討瞭如何透過建立第二大腦來有效管理和選擇資訊,提升生產力。這裡分享了建立第二大腦的四個步驟,幫助讀者在生活與工作中更快速地找到有用資訊。透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更深入瞭解自己的興趣和目標,真正過上豐盛而精彩的生活。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看到任何的新事物時,心裡所升起的感觸或想法,其實會藏在心底或腦海裡,平常時因為用不到,所以就被放到大腦的抽屜,而且藏得很深。但如果在寫文章,需要它的時候,那個抽屜就會打開,想法就會浮出……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曾經自己好像看過這資訊,可是卻想不起來記錄在哪邊或是用什麼形式記錄下來,導致每次遇到相同的問題都必須重新花心力再找一次或再整理一次筆記。剛好看到《打造第二大腦》簡介,可能是對現在的我有幫助的一本書,期待看完這本書可以讓我使用自己的資料庫更加上手。
Thumbnail
人類腦子的暫存量是有限的,若是將想法、感悟、重要的事情記下來,那就能幫腦袋減少壓力,使人心情放鬆,也在筆記的同時,更能幫助我們釐清更多事情啦! 分享此本書 楚楚妹紙個人覺得超級有用的大腦筆記法! 一.用筆記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考習慣 作者強調,點子不是靠腦中思考,而是在筆記上思考出來的東西,把
Thumbnail
人類腦子的暫存量是有限的,若是將想法、感悟、重要的事情記下來,那就能幫腦袋減少壓力,使人心情放鬆,也在筆記的同時,更能幫助我們釐清更多事情啦! 分享此本書 楚楚妹紙個人覺得超級有用的大腦筆記法! 一.用筆記培養解決問題的思考習慣 作者強調,點子不是靠腦中思考,而是在筆記上思考出來的東西,把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順利。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Thumbnail
我們的大腦擅長的是思考與創造,而不是記憶,因此我們用第二大腦來儲存資訊,並且用系統化的方式整理這些資訊,有了第二大腦,就可以讓我們工作與創造的過程更加順利。作者提出CODE四個步驟來建立數位大腦,分別是獲取(Capture)、組織(Organize)、萃取(Distill)、表達(Express)。
Thumbnail
資訊輸入輸出就像攝影,每個人接受資訊,吸收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如今資訊爆炸,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的時代,要學習將吸收的資訊轉化有用的產出,如此對我們的人生將更有幫助。資訊吸收還要整理才有用,整理心智,就可以進入心流。 本次推薦兩個線上工具:Notion電子筆記、 Xmindmap
Thumbnail
資訊輸入輸出就像攝影,每個人接受資訊,吸收理解程度都有所不同。如今資訊爆炸,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的時代,要學習將吸收的資訊轉化有用的產出,如此對我們的人生將更有幫助。資訊吸收還要整理才有用,整理心智,就可以進入心流。 本次推薦兩個線上工具:Notion電子筆記、 Xmindmap
Thumbnail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我們的大腦和身心得到放鬆及休息,將會是重要的課題。 本書提供了一些方法及觀念,幫助投資心智,用來對抗壓力,化危機為轉機,協助我們創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在現代科技快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我們的大腦和身心得到放鬆及休息,將會是重要的課題。 本書提供了一些方法及觀念,幫助投資心智,用來對抗壓力,化危機為轉機,協助我們創造美好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1.憑藉第二大腦,我們可以記錄所有的想法、過去發生的事情以及未來的計畫,還有任何我們看到的有用的資料,也就是記錄過去、現在和未來;作者依據實際應用的角度,將需要紀錄的區塊分成4大類 (1) 各個領域的知識 (2) 需要完成的專案 (3) 日記,即個人日常生活和活動的記錄 (4) 備忘訊息
Thumbnail
★大腦有自我改造的巨大威力,練習什麼,就增強什麼。
Thumbnail
★大腦有自我改造的巨大威力,練習什麼,就增強什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