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覺得手腳青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raw-image

A. 前言

想像一下,你的雙腿是兩條忙碌的公路,血液就像車流,心臟是目的地。靜脈負責把血液從腳底送回心臟,這個任務可不簡單,它需要靜脈內的瓣膜像單向閥門一樣,確保血液只能往上流,不會倒灌。但隨著年齡增長,這些辛勤工作的瓣脈可能會開始「罷工」,導致血液回流受阻,這就是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CVI)

B. 靜脈為什麼會「秀逗」?

-如上述的資料:想像一下,靜脈裡的瓣膜就像單向閥門,負責把血液往上推回心臟。但隨著年齡增長(也就是總統是79歲老人了👴)

a. 補充一下:好發年齡

  • CVI 的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
  • 30–40 歲後開始增加,尤其在女性中更早出現。
  • 50–60 歲以上最常見,高齡族群(>70 歲)患病率更高。
  • 女性約提早 10 年出現明顯症狀,相對於男性。

老化,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日積月累下,靜脈壁會變得比較鬆弛,瓣膜也會變得不那麼緊密。還包括了:

-長時間站立或坐著

-肥胖

-懷孕

-曾有腿部受傷

-血栓病史的人

這些人,都更容易被這個惱人的問題找上門。

這些瓣膜可能因為長期磨損、或靜脈壁彈性變差而無法正常閉合。這導致血液回流受阻,在手腳腿常堆積淤靑,進而引發一系列症狀:

C. 當靜脈開始「鬧脾氣」,身體會發出什麼警訊?

#問一下總統先生有沒有以下症狀嗎

1.腳踝腫脹

特別是下午或傍晚,感覺鞋子變緊

2.腿部疼痛、痠脹感

走動或活動後更明顯,休息時可能緩解

3.腿部沉重、疲憊感

好像綁了沙包一樣,抬也抬不起來

4.腿部皮膚色素沉澱:腳踝或小腿下緣出現棕色斑點

5.靜脈曲張

腿部冒出彎彎曲曲、浮腫的藍色或紫色血管,像地圖上的河流

6.皮膚乾燥、搔癢、脫屑:嚴重時可能導致濕疹樣變化

7.腿部潰瘍

這是最嚴重的表現,通常在腳踝內側,傷口難以癒合

這些症狀是不是聽起來很熟悉?

別輕忽!這些不只是歲月留下的痕跡,更是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348673/

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348673/figure/jcm-10-03239-f001/

D.如果不理它會怎麼樣?

如果慢性靜脈功能不全不處理,情況只會越來越糟

長期血液鬱積會導致靜脈高壓,影響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和營養供應。輕則影響生活品質,重則可能引發蜂窩性組織炎、血栓,甚至形成難以癒合的潰瘍,嚴重影響行動能力。

E. 如何讓靜脈「恢復元氣」?

好消息是,慢性靜脈功能不全是可以治療和管理的!


研究指出,慢性靜脈功能不全在老年人中是很常見的問題,而且與生活品質的下降息息相關。

研究人員強調了早期診斷和適當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通過生活方式的改變和彈性襪的使用。

1.改變生活習慣

a.多動少靜: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著。如果工作需要久站,記得定時變換姿勢,或原地踏步

b.抬高雙腿:睡覺時在腳下墊個枕頭,讓腳略高於心臟,幫助血液回流

c.適度運動:散步、游泳、騎自行車都是很好的選擇,有助於小腿肌肉收縮,促進靜脈回流

d.控制體重:減輕身體負擔,減少靜脈壓力。

2.穿著醫療級彈性襪

這是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方法!彈性襪能從外部對腿部施加壓力,幫助靜脈瓣膜關閉,促進血液回流。請務必諮詢醫師,選擇適合自己的壓力等級和尺寸。

3.藥物治療

某些藥物可以幫助改善靜脈功能,減輕症狀。

但是藥物並非萬靈丹:藥物治療通常是輔助性質,不能取代生活習慣的調整(如多運動、抬腿)和穿著彈性襪的重要性。最有效的治療策略往往是多管齊下。

4.介入性治療

如果情況嚴重,上述方法效果不彰,醫師可能會建議微創手術,例如靜脈雷射或射頻消融術,來關閉病變的靜脈,讓血液流向健康的靜脈。

F. 別讓靜脈問題影響你的「行」動自由!

慢性靜脈功能不全不是絕症!

只要我們及早警覺,積極面對,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找回雙腿的輕盈與活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7會員
57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7/17
灌腸的迷因:許多人相信灌腸能排毒、減肥甚至保護卵巢,但這些說法缺乏科學證據。本文探討灌腸的醫療用途,例如緩解便祕、腸道清潔和特定疾病的藥物灌腸,並澄清灌腸無法排毒、治百病等迷思,以及過度灌腸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7/17
灌腸的迷因:許多人相信灌腸能排毒、減肥甚至保護卵巢,但這些說法缺乏科學證據。本文探討灌腸的醫療用途,例如緩解便祕、腸道清潔和特定疾病的藥物灌腸,並澄清灌腸無法排毒、治百病等迷思,以及過度灌腸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7/16
當夏季熱浪一波波襲來,我們總是習慣擦防曬、喝冰飲,努力避免中暑,卻往往忽略了一個最脆弱、最重要的器官——大腦。 你知道嗎?高溫不只是讓你汗流浹背、頭暈目眩,甚至可能對你的認知、情緒,甚至長期腦健康造成影響!
Thumbnail
2025/07/16
當夏季熱浪一波波襲來,我們總是習慣擦防曬、喝冰飲,努力避免中暑,卻往往忽略了一個最脆弱、最重要的器官——大腦。 你知道嗎?高溫不只是讓你汗流浹背、頭暈目眩,甚至可能對你的認知、情緒,甚至長期腦健康造成影響!
Thumbnail
2025/07/15
炎炎夏日,午後雷陣雨、總是來得又快又急,又悶熱、又濕、又冷、一會兒又再異常的高溫,這些都暗藏著健康危機! 你以為躲進室內就沒事了嗎? 錯!高溫、高濕加上突如其來的雷電,其實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有意想不到的影響。 今天,我整理一下,記者詢問關於這「高溫雷陣雨」、又濕又悶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2025/07/15
炎炎夏日,午後雷陣雨、總是來得又快又急,又悶熱、又濕、又冷、一會兒又再異常的高溫,這些都暗藏著健康危機! 你以為躲進室內就沒事了嗎? 錯!高溫、高濕加上突如其來的雷電,其實對我們的身體和心理都有意想不到的影響。 今天,我整理一下,記者詢問關於這「高溫雷陣雨」、又濕又悶的神秘面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最近「博愛座」話題常引起爭議,不管坐或不坐,專家指出年長者應該積極鍛鍊腿部肌力,減少上下樓梯或車子因晃動所造成跌倒的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博愛座 」這個話題經常引起大家的爭議。
Thumbnail
最近「博愛座」話題常引起爭議,不管坐或不坐,專家指出年長者應該積極鍛鍊腿部肌力,減少上下樓梯或車子因晃動所造成跌倒的風險。 在日常生活中,「博愛座 」這個話題經常引起大家的爭議。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5/15 看著網路上的資訊,覺得應該要在腳能接受的範圍內做點運動,於是動動腳指是每天必要的 至於腳踝幫浦運動,只敢小小動一下 畢竟有時候勾起來,有感覺到裡面板子微刺感 好可怕呀😵‍💫所以不太敢太激烈🫣 畢竟欲速則不達。。。 也因為膝蓋有深傷口,所以我也不好做空中騎腳踏車的運動 等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目前狀態已能持助行器走動,走的並不遠,因爲左手骨裂沒好全,負重仍會痛,得量力而為,別為了練走而加劇手肘傷害。坐在輪椅上推行移動也不如想像快速,自己推還蠻吃重的,看護阿姨幫忙推的話就能移動到較遠地方,到醫院門口外吹吹風,到地下便利店美食街逛逛。 這幾天的早班護理師總在56點交班時,ㄧ邊搖醒睡夢中的我
Thumbnail
帶著自己到處看世界的不是飛機,不是車子,而是自己的「腳」,飛機車子只是工具,它可以讓我們更快到達很遠的目的地,但真正可以帶我們走馬看花的是「腳」,每天不謂辛勞的帶我們去任何角落,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除了足跡以外,更多的蘿蔔腿、靜脈曲張,所以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腳,照顧好自己的腳,它才可以帶著我們去任何我們
Thumbnail
帶著自己到處看世界的不是飛機,不是車子,而是自己的「腳」,飛機車子只是工具,它可以讓我們更快到達很遠的目的地,但真正可以帶我們走馬看花的是「腳」,每天不謂辛勞的帶我們去任何角落,凡走過必留下痕跡,除了足跡以外,更多的蘿蔔腿、靜脈曲張,所以一定要善待自己的腳,照顧好自己的腳,它才可以帶著我們去任何我們
Thumbnail
Covid-19 疫情前,老媽的腳就因年老退化行走不便,不然就是擔心出門在外如廁不便,屢屢婉拒與我們一同出遊,這幾年來若非就醫,最多就是在社區中庭散步,維持基本的肌耐力。只是隨著年紀越大,加上生理上的病痛,走沒有幾步路就氣喘吁吁疲累猶生。看著老態龍鍾將近八旬的她,心裡不禁期盼「時間能走慢一點嗎」!
Thumbnail
Covid-19 疫情前,老媽的腳就因年老退化行走不便,不然就是擔心出門在外如廁不便,屢屢婉拒與我們一同出遊,這幾年來若非就醫,最多就是在社區中庭散步,維持基本的肌耐力。只是隨著年紀越大,加上生理上的病痛,走沒有幾步路就氣喘吁吁疲累猶生。看著老態龍鍾將近八旬的她,心裡不禁期盼「時間能走慢一點嗎」!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Thumbnail
如果有人說光是從椅子上站起來就能抗老並預防憂鬱症,你會感到心動嗎?過去我們對於老化的想法總是狹隘地局限在年齡數字,但《慢老》的作者黃惠如告訴我們其實腿力是主要的觀察重點,而我也發現確實在生了小孩之後體會到腿部肌肉迅速流失,無論是伸展或是爬樓梯都感到比過去吃力許多,更諷刺的是在閱讀這本書的前兩天還
Thumbnail
間歇性跛行,最常見是動脈粥狀硬化所造成, 周邊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有抽菸、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超過70歲族群等,這些危險因子易造成動脈血管粥狀硬化,與腦血管、心臟血管疾病的成因相似。周邊動脈疾病的盛行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需用超音波、測量上下肢血壓比(ankle-brachial inde
Thumbnail
間歇性跛行,最常見是動脈粥狀硬化所造成, 周邊動脈疾病的危險因子有抽菸、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超過70歲族群等,這些危險因子易造成動脈血管粥狀硬化,與腦血管、心臟血管疾病的成因相似。周邊動脈疾病的盛行率隨著年齡的增加而增加,需用超音波、測量上下肢血壓比(ankle-brachial inde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