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The Economist》2025 年 7 月 17 日〈Business|Kraft Heinz is not the only food giant in trouble〉一文。


image source : Canva pro
文章摘要
在早餐店或美式餐廳幾乎無所不在的 Heinz 番茄醬,以及家裡冰箱常備的 Kraft 起司片,這些熟悉的味道,就是 Kraft Heinz(卡夫亨氏)所代表的美式飲食文化日常。
Kraft 和 Heinz原來是兩家獨立公司。2015年,在巴菲特和私募基金3G Capital的牽線下,兩家公司合併為 Kraft Heinz Company,在當時被視為強強聯手,並成為了全球第五大食品商。然而如今,市值大幅下跌,甚至傳出可能進行業務拆分與重組 (break-up) ,試圖尋求轉機。
這並不是個案,而是整個食品產業皆面臨困境與轉型。根據《經濟學人》引述,標普500指數的12家食品公司 (包括Kraft Heinz、General Mils通用磨坊、Hershey好時) ,股價在過去一年平均下跌9%,銷售動能疲軟。
文章分析了造成這波變化的幾個主因 :
1.消費力下滑,購物習慣也跟著改變
近年通膨壓力持續,消費者的購買力下降,更加精打細算。另外,美國日前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取消了約130萬人的食品補助,對中低收入族群的消費力形成壓力。
2.高價策略打開市場缺口,品牌忠誠度面臨考驗
為了維持利潤,食品大廠紛紛調漲價格,卻反而讓小品牌和超市的自有品牌有機會切入市場。平價、實惠又強調成分透明的產品受到青睞。根據統計,美國前20大食品與飲料品牌的市占率,已從2018年的42%降至2023年的不到40%。
3.減重藥物的普及,改變了消費者的食慾
據估計,2023年約有4%的美國人服用減重藥物,這個數字是兩年前的兩倍。這代表人們對於高糖高脂加工食品的欲望正在降低。
4.健康意識抬頭,監管政策緊跟而來
美國衛生部長Robert F. Kennedy Jr.推動「Make America Healthy Again」運動,針對超加工食品的人工色素和化學添加物嚴格整頓。但調整配方不容易。對食品商來說,這是一條難走的鋼索 (Food manufacturers will have to walk a fine line between satisfying regulators and consumers.) ,一端是法規與健康標準,另一端是消費者熟悉的味道,很難取得平衡。
是危機,也是轉機 – 食品產業的增肌減脂時期
文章最後提到,Kraft Heinz打算將即食品業務和加工肉品部門切割出去,只保留高利潤的醬料業務。對於曾經風光一時的全球品牌來說,縮小規模未必是退步,而是一種聚焦與轉型。或許在這場「增肌減脂」的轉型過程中,食品商也需要重新定義什麼才是「被需要」的味道,什麼才是消費者心中真正值得信賴的品牌。
原文詞彙分析
標題解析
- Ketchup if you can :Ketchup 和「Catch up」(趕上) 諧音雙關,有點在暗諷 Kraft Heinz 面臨大環境的變化,已經趕不上潮流。
商業相關詞彙
- venerable 德高望重的。文章中 「When Warren Buffett, a venerable investor…」譯為「傳奇投資人華倫・巴菲特」較自然。
- private-equity firm : 私募股權公司。透過非公開市場的方式,對企業投入資金。這些資金通常來自大型投資機構、基金、或富有人士。
- break-up : refers to a company splitting into two or more separate businesses. It usually involves a major restructuring or even the dismantling of the original company. 指整家公司拆成兩個或以上的獨立公司,原公司可能不復存在或縮編,目的為重組求生。例如 : 一家集團分拆為獨立的食品、飲料和保健三家公司。
- spinning off : to separate a part of the business (a division or brand) into a new, independent company. The parent company usually exists and may keep some ownership in the new company. 指母公司將某個業務部門獨立出來成為新公司,母公司仍存在,也可能保留部分股權,目的是讓部門更有彈性或提升估值。例如 : 一家集團將旗下的即食品業務分拆出來成為新公司,而母公司仍然經營調味料部門。
- bulk up: make something bigger or more powerful. 在商業語境中是指透過整併或增加資源來擴大規模; 在健身語境中是指讓身體變得更結實。
例句1: The tech company plans to bulk up operations in Southeast Asia to capture emerging market demand. 這家科技公司計畫在東南亞擴大營運,以掌握新興市場的需求。
例句2: I’m following a strict workout plan to bulk up muscle while keeping my body fat low. 我正在執行一套嚴格的健身計畫,目標是要增肌減脂。
- jack up : to increase the price suddenly and by a large amount. 突然大幅提高(價格),比 bulk up 更強烈且負面。
例句 : The airline jacked up ticket prices right before the holidays. 航空公司在假期前大幅調整機票價格。
- tie-up : 用繩子綑綁的意思,在商業上是指合作、併購。
- insatiable : someone wants something so much that they can never be satisfied. 貪得無厭、永不滿足
- a big fat flop 慘敗
- three-fifths 五分之三。
其他常見的英文分數表達:
one-half 二分之一 → increase by half 增加了一半
one-third / a third 三分之一 → one-third less than last year 比去年少三分之一
two-thirds 三分之二 → more than two-thirds of consumers 超過三分之二的消費者
one-fourth / a quarter → dropped to a quarter of its original value 下降到原來的四分之一
- dismal : without hope; dismal situation 慘淡的局面
- flag : become weaker; sales are flagging 銷售正在下滑
- tighten your belt : to spend less money and reduce expenses because of financial difficulties or economic uncertainty. 省吃儉用、縮衣節食
- Leaner times could beckon : leaner times 是不景氣的時期、拮据的日子; beckon 快要發生、即將來臨
- greedflation 貪婪通膨: 企業藉由通膨之名,趁亂漲價,導致整體物價上漲
食品相關詞彙
- packaged-food heavyweight : packaged-food 是指包裝食品,heavywight 是重量級的意思,在這裡比喻為業界領頭羊。兩字合起來譯為「包裝食品業的領導品牌」
- ready meals 即食料理、微波料理
- packaged meats 包裝好的生肉或加工熟肉; 可譯為即食肉品,或直接講名稱 (火腿肉、午餐肉)
- colourful condiments 色彩繽紛的調味料
- sugary snacks : 含糖的零食,譯為「甜食」
- processed cheeses : 加工過的起司,指將天然起司加熱融化後,再加入乳化劑、防腐劑含鹽等,再重新塑形成的。譯為「起司片」
- ultra-processed foods 超加工食品,指添加大量人工成分、色素、香料、防腐劑等化學物。例如泡麵、洋芋片、加工肉品、罐裝飲料、微波食品等。
📚 參考資料與延伸閱讀
- 維基百科, 卡夫亨氏
- 商業週刊, 為何通膨降溫速度這麼慢?商人在背後搞鬼的「貪婪膨脹」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