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學知識跟不上AI帶來的變化,還該花四年讀大學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現在專業職業所遇到的現實是,AI直接取代某些職位、重塑專業技能的邊界。在這樣的條件下,「念對科系就能找到好工作」的邏輯早就不成立了。

如果學校教的東西,可能在畢業當下已經是過時的知識了,那我們為什麼還要花四年時間待在大學?

我在大學讀的是服裝設計,但多數人知道未來不會做設計

當年我讀服裝設計時,班上就已經有不少同學知道,服裝設計不會變成「未來的職業」。有些人只是單純覺得服裝設計蠻酷的,有些人只是被分發進來,也有人對於自己的興趣仍在探索階段。

大一就有教授坦白,她大學60位同學中,現在還在服裝產業的人,大概只剩5位。

當時也有不少來自業界的直白對話,有一次,上市公司的創辦人來演講,看了我們學校的設備後,笑了一下說:「你們這裡的機型比我們公司要退役的型號還老,如果你們想練習的話,我們可以送一台過來。」

這句話其實不只是開玩笑,揭櫫一個殘酷現實:學校教的東西,早就和產業脫節了。如果大學只是職業訓練,那這個訓練根本跟不上時代。

agnès b

agnès b


大學不是職訓所,但它可以是訓練「結構思考」的場域

即便我看見學校與產業之間的落差,我也不會說「大學沒有價值」。如果你期待在大學學會市場最需要的技能,那你很容易失望;但如果你把大學當成一個鍛鍊「如何學習、如何組織知識、如何表達觀點」的地方,那它仍然非常值得。

這樣的訓練不只是專業知識,而是讓你學會「怎麼成為一個能夠主動學習與思辨的人」。這對任何未來形式的工作來說,都會成為你的底氣。

不管你是高中生或大學生,主動探索,比等答案更重要:

  • 實踐導向的科系與職涯探索,主動利用線上資源(MOOCs、講座、Podcast)線下機會(校園開放日、營隊、實習)深度探索有興趣的學科與產業。積極與學長姐、業界人士交流,透過親身參與專案或活動,釐清自身熱情與期待,縮小想像與現實的落差。
  • 培養底層能力:未來職場變化再快,有幾項通用能力一定不會過時,像是批判思考、解決問題、快速學習

    。參加討論社群或寫文章,練習整理觀點
    。自主挑一個主題做小研究或專案
    。聽 podcast、看深度訪談,用多元方式吸收資訊
    主動去試、去問、去做,比死記知識來得重要。當你越了解自己想走的方向,越能在變動中找出屬於你的路。

AI會加速改變工作,也正在改變「學習」這件事本身

AI不是洪水猛獸,但它真的改變了很多「人類專業」的定義。
它能幫助我們寫行銷文案、設計圖像、製作商業簡報、分析數據……如果我們只會「照著流程做事」,就很容易被工具取代。但如果我們會提問、整合、選擇、詮釋、連結人與人之間的意義,那我們就能駕馭這些工具。

在AI時代下,「怎麼學習」才是關鍵:

  • 與AI協作,不只是讓它取代:像我會用AI協助初步設計視覺草圖、產出文案提案,再根據品牌策略調整語氣與情緒細節。這樣我反而能把時間花在創意與判斷上。
  • 養成「學會學習」的能力:市場上的工具不斷變,但底層能力像是「資訊整理」「問題分析」「跨領域理解」是通用的。你學得越快、越有彈性,就越有價值。
  • 人文素養會成為你的差異化能力:AI還沒辦法理解幽微的情感與社會語境,也無法用倫理角度處理複雜問題。這正是閱讀文學、討論社會議題、理解歷史與心理學的價值所在。


單一專業太過封閉,反而成為風險;整合思維會成為未來職場的核心競爭力

以我自己為例,我的專業橫跨「設計」、「開發」、「行銷」,我在用 AI 的時候,不是只拿來畫圖或寫文案,而是會想:這工具怎麼幫助我做出整體更有影響力的產品。

因為如果設計只是好看,卻沒講清楚這個產品的特色,就很容易變成「漂漂亮亮但沒人買」;如果產品本身沒考慮市場的需求,就算做得再好,也可能被其他更懂市場的競爭對手搶走機會;行銷也是,如果只是拼命做活動、打廣告,卻不了解產品本質,那麼大家看過就算了,記不住品牌、更不會信任你。

我發現,把這些面向連起來一起思考,比只會一塊更有力。從整體出發,不只是「做出來」,而是讓它「真的有用、有人買、有人記得」。

如果你仍在學習,還可以這樣做:

  • 修輔系/跨系選課:很多人不知道其實大學允許你自由修不同學院的課,別只待在自己的系所裡。
  • 參加跨領域專案或比賽:像是校內創新競賽、黑客松,會讓你知道別的專業怎麼解決問題。
  • 找實習或線上課程來打開視野:實習可以學職場文化,線上學習平台(像是Coursera、FutureLearn、台灣大學MOOCs)則可以補足技術與趨勢知識。


所以,大學還有價值嗎?有,只是你得會用

大學到底還有沒有用?有的,只是關鍵在於你怎麼用它。

如果你只是把大學當成「拿文憑」的地方,畢業後很可能會發現:光靠一張學歷,真的不夠了。 但如果你把大學當成一個可以練習思考、表達、連結不同領域、探索自己的場域,那它就會成為你未來持續成長的基地。

重點是:老師無法給你答案,而是要主動去找、去試、去問。

那怎麼開始呢?這些方法可以幫助你一步步更清楚未來的方向:

  • 多做多試,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不一定要等到畢業才開始實習或做專案,從興趣出發的 side project、短期活動、志工經驗,都是探索可能性的方式。做過才知道,這世界其實比你想像的還大。
  • 多聽不同人的故事:問學長姐、找導師聊聊、或是主動加一些業界社群。別人走過的路,能給你新的視角,也可能點醒你忽略的盲點。
  • 培養「撐住變化」的能力:未來一定會變,就算一開始沒方向也沒關係。關鍵是能不能一直學新東西、願不願意接受挑戰。像是利用線上課、YouTube、Podcast 都是很好的開始。
  • 讓自己持續看見成長:寫反思日記、錄語音、用 Notion 記下每個學到的東西。這些紀錄會慢慢變成你看清楚自己的地圖,知道自己走了多遠、還能去哪裡。


我的日常更新都會在Threads👇,歡迎來這邊追蹤我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alon de l'Ordinary Space
5會員
57內容數
我是個技能樹亂長的園丁, 種過「服裝設計」、「商品開發」、「品牌行銷」,正偷偷養一棵「心理諮商」。 這裡沒有完美的果實,只有剛好熟的感覺: 小觀察、小幹話、小脈絡,有時也會出現點點微光。 這裡不像皇家花園,像角落甚麼有長的小花圃。 歡迎來到我的發園,一起當個有點迷茫但不無聊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研究所在做什麼? 設計系有需要唸研究所嗎? 唸完研究所可以做什麼? 很難畢業嗎? 已經大三、大四快畢業的你是不是也有相同的疑問? 雖然說我也沒辦法給你肯定的答案,但分享這一年的研究所經歷, 也許可以讓你思考一下自己是否有需要繼續攻讀!!
Thumbnail
35年後再與大學生一起上課。
Thumbnail
35年後再與大學生一起上課。
Thumbnail
如果您認為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充當「職業訓練所」,那麼這篇文章不適合您,請直接離開。 . 我一直認為大學不應僅僅是「職業訓練所」,它應該是培養素養、拓展眼界、訓練思考的地方。然而,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仍然希望大學能夠提供一生職業的保障。所以,當我說我是社會學系和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更喜歡「人類學
Thumbnail
如果您認為大學的主要目的是充當「職業訓練所」,那麼這篇文章不適合您,請直接離開。 . 我一直認為大學不應僅僅是「職業訓練所」,它應該是培養素養、拓展眼界、訓練思考的地方。然而,大部分家長和孩子仍然希望大學能夠提供一生職業的保障。所以,當我說我是社會學系和社會學研究所畢業,更喜歡「人類學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大學設計系學生進入職場的優勢與能力,並提出了在大學四年應該要培養的能力。作者分享了自己的分析,認為大學設計系學生應該要把握機會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成為一位maker。文章內容鼓勵學生勇於實踐自己的想法,並給予了具體的建議和示例。這篇文章對於設計系學生來說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工業裁縫機真好用,希望現世大學可以成功申請服裝系的輔修,至校創立產品設計系從沒學長姊成功拿到該服裝系輔修的畢業證書,我他媽想辦法都要拿到!整理桌面上額外問老師的版型製作紙,學的尺寸算法在現世用不用的到?抱著今天空課縫好流蘇的三件儀隊服,當初跟學校爭取勉強能看的款式真累。
Thumbnail
  工業裁縫機真好用,希望現世大學可以成功申請服裝系的輔修,至校創立產品設計系從沒學長姊成功拿到該服裝系輔修的畢業證書,我他媽想辦法都要拿到!整理桌面上額外問老師的版型製作紙,學的尺寸算法在現世用不用的到?抱著今天空課縫好流蘇的三件儀隊服,當初跟學校爭取勉強能看的款式真累。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畢業自哪個學校,與此人之後的成就沒有關聯。過去我們以為要進入大公司、大平臺,才能更好的發揮個人價值,在科技的不斷進步與自媒體的潮流湧動下,有了更多樣化的自我實現的方式。時代風向改變,學歷不代表「成功的萬靈丹」。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談論大學選擇科系的話題,認為沒有人能夠鐵口直斷,未來什麼科系就一定最吃香,因為世界變化是非常快的,你以為現在最紅最夯的科系,可能30年後就退流行了,那該如何選擇科系呢?首先是看孩子本身的興趣,其次是通用的比專業的還有彈性,也呼籲家長與時俱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