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體會學習的快樂
「讓孩子建立精進的目標,讓孩子獲得學習的快樂」。所以在運動、藝術、服務等等各方面營造屬於孩子的展能舞台,也看到孩子認真而努力的為目標而有所堅持付出努力。但是學習的快樂並不全然是建構在結果的成功,有時經歷挫折、失望、沮喪等反而是一個重要的學習契機。
很多教養的專家都看重家長與教師對於學生的鼓勵。因為鼓勵的方式,會影響學生看待學習的態度。學者指出如果是以「你很聰明」歸納孩子的成功,反而讓孩子更擔心失敗。如果可以針對孩子努力、勇氣、選擇等進行鼓勵,比如說:「你願意付出時間練習,並且給自己選擇困難挑戰,我覺得真的很了不起。」讓孩子知道只要願意繼續,還有下一次,只要願意努力,還有更好的表現。培養孩子「自然」及「邏輯」後果的理解,進而形塑成長型的思維,不只能擁抱挑戰還能從挫折中學習,如余懷瑾老師所言「不怕輸,就怕放棄。」
對於孩子的期待如此,我們也期許自己能一起體會學習的快樂。曾有一段廣告語:我是當爸爸以後,才學做爸爸的。一語中的將我們為人父母的困境說出。的確,孩子每天成長,每天不一樣,我們也必須每天重新認識我們的孩子,隨時調整自己的步伐及節奏。面對許多自己與孩子的問題,不是期待一個一勞永逸的萬靈丹,或者立即見效的特效藥。畢竟無論是哪一個學派或教養專家的建議,就是一張地圖,或者一個導航,但,路是自己走,溫度是自己感受,最重要的是孩子的手是和我們牽在一起,讓我們也懷著學習的勇氣與孩子一同體會學習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