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邊界的教室》:德國教育的觀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書名:《沒有邊界的教室》

作者:沈佳慧Monica Shen 

出版年月:2011.02

推薦度:★★★★★ 5/ 5






雖然我對小孩這種生物向來不太了解,但讀《沒有邊界的教室》時,卻不斷回頭思考自己一路的求學歷程——

如果當年有不同的教育方式,現在的我,會不會也不一樣?

本書作者沈佳慧,因先生工作的關係,全家旅居德國德勒斯登,期間孩子從幼稚園到小學,她觀察並陪伴孩子度過整個過渡階段,也將德國教育制度的點滴忠實紀錄下來。

德國的教育結構與臺灣有許多不同:孩子六歲入小學,小學僅四年,四年級後依成績決定升入哪一類型的中學——技職或學術導向。而這個選擇,也大致決定了孩子未來的職涯方向。

讀這本書時,我腦中常浮現吳明益那段話: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普通人吧?就算考上A中,裡面百分之九十九也還是普通人。學校為什麼不教我們怎麼做個普通人?為什麼總要我們成為有用、做大事、不平凡的人?……一個不知道自己平凡處的人,只可能成為『好像』不平凡的人。」

是啊,為什麼從來沒有人告訴我們:「成為一個普通人,其實就很好了。」


書中的幾點教育理念,還是令我羨慕不已,茲列出幾點如下:

  • 幼稚園最重要就是讓孩子玩耍。從小體會團體合作的力量,培養獨自完成一些事的能力。也會到戶外公園玩耍和散步,目的是要給孩子有新的刺激與收穫。
  • 學才藝,完全是憑著自己對此項才藝感不感興趣,並不是一窩蜂地有人學什麼就跟著學什麼,他們相信興趣的才藝或嗜好,才能學得好,也才學得長久。
  • 閱讀不可以被當成是一種口號,最好的方式是由父母親陪著開始,一旦讀書習慣養成,終身受用。
  • 表達能力的訓練,除了書寫的表達,還需要廣泛閱讀以增加表達內容,另外更盡量要孩子有說話的機會,盡量有耐心的讓孩子把話說完,不要急著打斷孩子或幫他接話。讓孩子表達出自己心中的意思也是件重要的事,久而久之對表達有信心之後,說起話來自然言之有理、頭頭是道。
  • 學習第二外國語,是為了溝通,除非是計畫將來想要用英文唸書,否則聽和說,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這點很贊同!現在很多家庭只偏重小孩的第二外語,但我覺得自己的母語,如臺語、客語、族語亦同等重要。母語,不應該只是會聽,而應連對話口語都要流利,畢竟,母語也是語言的一種,不應有所偏廢。)
  • 考試考的都是最重要,每個人都必須會的東西,從來不會為了要難倒學生而出一些稀奇古怪的題目。考不好,就表示對於上課的學習沒有吸收。
    (我也覺得考試只要考基本的就好,真不知道考試考得很刁鑽,目的是要做什麼???也不會因為會這些刁鑽題目就變得很厲害)
  • 留級就表示對於這一年的課程不夠熟悉,所以再讀一年罷了,把基礎打穩一點對將來進階的學習也是一件好事。
  • 處罰的目的是希望孩子改過,而不是讓他丟臉,更不用說體罰了。體罰或特別嚴厲的處罰,所達到的效果,只是讓孩子更害怕犯錯、或者讓孩子犯錯時只會掩蓋或不承認罷了。
  • 興趣和專業,是德國人培養人才的重點,而不是要求每個人都要唸大學,或是認為高學歷才是—有出息。因為一個社會的中產階層,是支撐整個社會的龐大主軸,而這些是多數人,能夠唸到博士畢業、所謂高學歷的,不過是人口總數中的萬分之幾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這本真的好好看|選書交給我,閱讀交給你
11會員
70內容數
選書時光,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這裡有: ✦ 中、英、日三語選書 ✦ 小說、散文、非小說、Audible有聲書 ✦ 精選書摘與心得 選書交給我們,閱讀交給你。 如果你也喜歡靜靜讀書、慢慢生活,歡迎追蹤我們,一起翻開每一頁的驚喜。
2025/09/04
《我的流行音樂病》透過回憶與逸事,描繪臺灣流行音樂的產業生態與時代氛圍。從海山唱片靠《梁祝》偷錄起家,到盜版與正式發行商間微妙的「互助關係」,不禁讓讀者對著作權與文化傳播的反思——在戒嚴與第三世界的歷史背景下,盜版是否可能被賦予「同情的理解」。
Thumbnail
2025/09/04
《我的流行音樂病》透過回憶與逸事,描繪臺灣流行音樂的產業生態與時代氛圍。從海山唱片靠《梁祝》偷錄起家,到盜版與正式發行商間微妙的「互助關係」,不禁讓讀者對著作權與文化傳播的反思——在戒嚴與第三世界的歷史背景下,盜版是否可能被賦予「同情的理解」。
Thumbnail
2025/09/01
《掘墓人》揭露法國高級長照集團歐葆庭長達數十年的虐待黑幕。金碧輝煌的外表下,潛藏著尿片久不更換、長者被孤立、尊嚴被剝奪的真相。利潤至上與階級分明制度,使老人淪為成本與盈餘表上的數字。作者追問:為何這樣的企業能多年不受制裁?背後是金錢、權力與利益交織的防護網。面對臺灣長照產業化的浪潮,是值得深思的。
Thumbnail
2025/09/01
《掘墓人》揭露法國高級長照集團歐葆庭長達數十年的虐待黑幕。金碧輝煌的外表下,潛藏著尿片久不更換、長者被孤立、尊嚴被剝奪的真相。利潤至上與階級分明制度,使老人淪為成本與盈餘表上的數字。作者追問:為何這樣的企業能多年不受制裁?背後是金錢、權力與利益交織的防護網。面對臺灣長照產業化的浪潮,是值得深思的。
Thumbnail
2025/08/26
相較於李怡的大歷史書寫,《我與李怡》從瑣碎日常中撿拾記憶碎片,用柔和筆調補上另一半的光與影。書中寫愛情,也寫觀察,處處可見生活的體溫與細節的詩意。歷史之外,更多是關於記憶與珍惜。
Thumbnail
2025/08/26
相較於李怡的大歷史書寫,《我與李怡》從瑣碎日常中撿拾記憶碎片,用柔和筆調補上另一半的光與影。書中寫愛情,也寫觀察,處處可見生活的體溫與細節的詩意。歷史之外,更多是關於記憶與珍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在亮語,老師們很強調我們自我覺察對孩子是進行情緒表達還是情緒宣洩,從心中有別人、引導、營造安全感,相信大家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讓孩子及老師們大量反思的環境,這真的是以人為主的教育,因為長時間和孩子們進行陪伴、溝通與反思,只有人能做到。
Thumbnail
聽著家教學生最近的煩惱,我滿是心疼,在充滿恐懼與壓力的環境下,孩子升上高中後已失去動力讀書,孩子身邊不缺少「你老是逃避讀書。」的勸說,缺少的是一個願意理解他的大人。很幸運地,教育界在這個世代有了《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這樣相見恨晚的書,這本書幫助許多老師放下背負已久的重擔,是讓我重拾教學熱情的寶典。
Thumbnail
聽著家教學生最近的煩惱,我滿是心疼,在充滿恐懼與壓力的環境下,孩子升上高中後已失去動力讀書,孩子身邊不缺少「你老是逃避讀書。」的勸說,缺少的是一個願意理解他的大人。很幸運地,教育界在這個世代有了《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這樣相見恨晚的書,這本書幫助許多老師放下背負已久的重擔,是讓我重拾教學熱情的寶典。
Thumbnail
  何謂德意志文化?何謂德意志意識形態?文化之間的差異又是在何時顯現的?若說文化是後天的,那麼幼兒之間便沒有文化的差異,因為每一位幼兒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然而,是什麼讓白紙上產生了巨大的差異?是什麼讓德意志文化顯現?或許能夠從德國的幼兒教育看出一些端倪。   本書作者莊琳君,是英國教
Thumbnail
  何謂德意志文化?何謂德意志意識形態?文化之間的差異又是在何時顯現的?若說文化是後天的,那麼幼兒之間便沒有文化的差異,因為每一位幼兒來到世上都是一張白紙。然而,是什麼讓白紙上產生了巨大的差異?是什麼讓德意志文化顯現?或許能夠從德國的幼兒教育看出一些端倪。   本書作者莊琳君,是英國教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Thumbnail
現在有越來越多的父母表示期望孩子能過得快樂幸福,但不可否認地,卻鮮少有父母可以完全不在意孩子在學習上的態度與進度,即便不要求孩子的成績名列前茅,卻也時常因為孩子對讀書提不起勁而感到憂心不已。 我偶爾會與其他家長們聊起教育的話題,我的觀察是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很願意花費高昂的學費把孩子送進補習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