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健科竟然是卵巢癌診斷的起始點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令我感謝的椎間盤壓迫症狀

2023 年 5 月,某天起床,我覺得下背部有點痛,就像是躺在地板睡了一覺那樣的痛,但我不太在意,因為租屋處的彈簧床本來就偏硬。過了幾天,我的左側屁股跟右邊小腿在睡覺時會非常疼痛,痛到無法睡的程度,而平常坐著時,小腿也會慢慢發麻,需要站起來動一動。由於睡眠被嚴重干擾,我掛了復健科,以不影響工作的時間直接選了一位有夜診的醫師,開始每週 2-3 次的復健,也拿了口服止痛藥,不過症狀並沒有改善。

 

▌令我感謝的復健科主任

幾次復健後,我的屁股跟小腿越來越痛,即使吃了止痛藥和肌肉鬆弛劑,最多只能睡半小時又被痛醒,平日通勤時在捷運上也常痛到快站不住,因此原先沒有名醫迷思的我,決定改掛復健科主任,希望能得到不同治療。果然,復健科主任覺得我之前的復健療程不太符合我口述的症狀,認為我的神經應該有受到壓迫,因此除了重新安排復健項目,也幫我掛了骨科照 X 光。

由於 X 光無法看出是否有椎間盤壓迫,MRI 又必須等待三個月才能輪到,漸漸地痛到連走路都有困難的我大多時間都申請居家辦公。還好,復健的效果讓我逐漸好轉,原本不論是站、坐或躺,我都無法維持同一個姿勢太久,到了 MRI 檢查的那天竟已恢復至九成正常了。

 

▌令我感謝的 MRI 及骨科醫師

看報告那天,雖然我看不懂 MRI 影像,但可以看到有一個圓圓大大的東西在骨盆腔中,骨科醫師說,「你的問題不在骨科,要看婦產科,有一位 XXX 醫師開刀技術很好,我幫你轉過去」。十分慶幸,後來我才知道這位 XXX 醫師真的是很厲害的醫師,假使是我自己掛號應該掛不到。

 

▌十年的追蹤經驗讓我意識到,這下糟了

其實我的子宮、卵巢本來就有點問題,但一直以來都不覺得是什麼大事,因為大多數女生也和我一樣,有子宮內膜異位的情形。大學畢業時我就因巧克力囊腫太大進行過一次腹腔鏡手術,術後也有打針讓自己停經一陣子,一切都按照醫師建議安排,但我的巧克力囊腫幾乎是無縫接軌的馬上又長了出來,每三個月追蹤一次也就是看著它慢慢變大,數年後因為囊腫太大又進行了第二次腹腔鏡手術。第二次手術我選擇離住處比較近的醫院,而之前十年的追蹤經驗,讓我對於追蹤有點意興闌珊,因為即使是復發,也只能每三個月看它慢慢長大,大到一定程度又要進行手術,因此後來我就不特別回診追蹤,反正每年公司都會舉辦一次健康檢查。

很不巧,後來遇到疫情爆發,公司的健康檢查也取消了,但我知道在第二次手術後的數年間,除了巧克力囊腫再次復發外,我也有子宮肌瘤和子宮肌腺症,總之就是長了很多東西、經痛很嚴重、經血量也大。除此之外,我的腸子有時會絞痛,特別是在吃了比較不好消化的食物,為此我也曾去腸胃科進行檢查,但檢查結果並無異狀,由於絞痛的時期與生理期相關,腸胃科認為是婦科造成的不適,但婦科檢查也就如上所述,我拿到各種幫助消化的藥與止痛藥,不過這些藥對我的腸絞痛一點幫助也沒有,因此即便公司的健康檢查因疫情取消,我也沒有動力回醫院定期追蹤。

就這樣,大約三年沒有追蹤,因為這份骨科的 MRI 報告又讓我回到了婦產科。這次,醫師對於超音波的講解變得很模糊,以往乖乖定期追蹤的十年間,醫師看了影像都直接說,這是巧克力囊腫,左邊幾公分、右邊幾公分,但這次醫師給了我不是很肯定的說明,「這邊這個圓圓的是巧克力囊腫,那這邊這個的邊緣 … 嗯 … 不太像 … 我們切開來再看會比較確定」。聽到這邊,我的腦子瞬間暈暈的,這跟我過去聽到的完全不一樣,這下糟了 …

雖然醫師沒有明講,但我內心認為有九成機會這是不好的東西,也因此在後續醫師解釋,因為過去我曾開過兩次刀,裡面沾黏比較嚴重,為了清除乾淨,這次會選擇傳統剖腹時,我直接跟醫師說,「如果看到什麼該切除的器官,都切掉沒關係,既然都開刀了,我什麼都可以切,不用留」。

 

▌歷經四個月,終於確定了疾病名稱

醫師排了很近的手術時間,印象中大概是一週內,但過去在工作上很喜歡逼死自己的我,居然還跟醫師說,「可是週一我有個案子要交耶」,還好,醫師很好心的幫我把手術延到週二。或許我的執刀醫師很常遇到病人無法接受自己得了癌症,除了術前完全沒有提到癌這個字,在手術中緊急化驗確定診斷後,也和外面等待的親友說,「先不要告訴她」。

我想每個人都會問吧!當我回到病房清醒後問的第一件事情,當然就是「醫師說什麼」,不過照顧我的親友還真的很聽話,叫我先休息之後再說,但聽到這個回覆,我更加確定我不是單純的巧克力囊腫了。2023 年 9 月,我得了卵巢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宥一格好故事
6會員
56內容數
我喜歡精彩的故事,也喜歡記錄這些精采的故事。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除了躺平,直迎身體不適外,還得面對心緒的自我抨擊,雙重夾擊,連貓都半夜打擾,苦不堪言。 過往的自己總喜歡在這個時刻討拍討摸,好希望在意的人在意我,知道我很不舒服,似乎這麼一分攤下去,一切都好的快,也得到了被關心、被摸摸頭的特權(?) 這回雙眼放空,被流感全身打擊,舊傷的痛簡直像夢迴當初,程度不減
Thumbnail
除了躺平,直迎身體不適外,還得面對心緒的自我抨擊,雙重夾擊,連貓都半夜打擾,苦不堪言。 過往的自己總喜歡在這個時刻討拍討摸,好希望在意的人在意我,知道我很不舒服,似乎這麼一分攤下去,一切都好的快,也得到了被關心、被摸摸頭的特權(?) 這回雙眼放空,被流感全身打擊,舊傷的痛簡直像夢迴當初,程度不減
Thumbnail
我經常無法睡得很好,本來就不是走到那睡到那的那種人,這些日子下來ㄧ直想找出原因,包括這是我媽的房間不是很自在,房間雜物ㄧ堆不整潔,床偏硬需要不停的翻身,開刀患處的動作禁忌造成的疼痛,而且我媽喜歡開著燈睡覺,我則喜歡全暗睡,房門外總是燈火通明,影響的原因很
Thumbnail
我經常無法睡得很好,本來就不是走到那睡到那的那種人,這些日子下來ㄧ直想找出原因,包括這是我媽的房間不是很自在,房間雜物ㄧ堆不整潔,床偏硬需要不停的翻身,開刀患處的動作禁忌造成的疼痛,而且我媽喜歡開著燈睡覺,我則喜歡全暗睡,房門外總是燈火通明,影響的原因很
Thumbnail
本來一切都順順的,我還微笑著說道好順利的生理期,身體挺舒服。 下一刻,樓下傳來音量不小的喝斥,就那麼一瞬,我感覺全身心的緊縮與後退,身體想逃,理智說妳可以面對的,不同方向的力道拉扯著自己,引來同一個部位再次受傷。 那個地方,後腰中下段,只那麼一瞬的拉扯,蔓延到每根神經每顆細胞。 就像高爾夫要敲
Thumbnail
本來一切都順順的,我還微笑著說道好順利的生理期,身體挺舒服。 下一刻,樓下傳來音量不小的喝斥,就那麼一瞬,我感覺全身心的緊縮與後退,身體想逃,理智說妳可以面對的,不同方向的力道拉扯著自己,引來同一個部位再次受傷。 那個地方,後腰中下段,只那麼一瞬的拉扯,蔓延到每根神經每顆細胞。 就像高爾夫要敲
Thumbnail
在舒服的床上躺久了都會不舒服,尤其是醫院的病床,不隨時翻翻身很容易把皮膚壓壞成褥瘡。骨科的床算是相較之下較乾淨的,因為很少病患從骨科離世的,但也還是能感覺到床上累積的病氣,所以多下床別躺著會比較舒服。 病房唯一一張厚重的木椅是這段時間的好幫手,下床都得靠它扶著站立著,坐著它時能清楚感覺到脊椎歪了,
Thumbnail
在舒服的床上躺久了都會不舒服,尤其是醫院的病床,不隨時翻翻身很容易把皮膚壓壞成褥瘡。骨科的床算是相較之下較乾淨的,因為很少病患從骨科離世的,但也還是能感覺到床上累積的病氣,所以多下床別躺著會比較舒服。 病房唯一一張厚重的木椅是這段時間的好幫手,下床都得靠它扶著站立著,坐著它時能清楚感覺到脊椎歪了,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經歷過愈睡愈累的狀況呢?明明睡超過10小時,起來卻肩頸僵硬更不舒服。你可能該檢視一下睡覺用的枕頭囉!
Thumbnail
不知道你是否經歷過愈睡愈累的狀況呢?明明睡超過10小時,起來卻肩頸僵硬更不舒服。你可能該檢視一下睡覺用的枕頭囉!
Thumbnail
您是否常常感到腰痠背痛,令您難以忍受?這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但好消息是,您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技巧在家中放鬆身心,舒緩疼痛。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與您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您減輕腰背疼痛,重拾舒適感。
Thumbnail
您是否常常感到腰痠背痛,令您難以忍受?這是許多人都會遇到的問題,但好消息是,您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技巧在家中放鬆身心,舒緩疼痛。作為一名物理治療師,與您分享一些有效的方法,幫助您減輕腰背疼痛,重拾舒適感。
Thumbnail
全身酸痛到不行是連假這兩天最有感之事,因為運動量大,整個人累癱了,睡覺睡到打呼,還被小孩拍醒抱怨:「媽媽,妳打呼太大聲,我沒辦法睡。」只好逼得我跟爸爸換床位。 好啦,才一陣子沒回自己的房間睡,我的身體就已經習慣了兒童房的墊子、枕頭,回到自己的床,大概每隔五分鐘我就醒一次,中間還夾雜地震。
Thumbnail
全身酸痛到不行是連假這兩天最有感之事,因為運動量大,整個人累癱了,睡覺睡到打呼,還被小孩拍醒抱怨:「媽媽,妳打呼太大聲,我沒辦法睡。」只好逼得我跟爸爸換床位。 好啦,才一陣子沒回自己的房間睡,我的身體就已經習慣了兒童房的墊子、枕頭,回到自己的床,大概每隔五分鐘我就醒一次,中間還夾雜地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