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分離這件事很有趣,做起來卻不容易
我常說了什麼話後,被接的就是「關我什麼事」「那又不關我的事」「我又沒叫你這麼做」
只能說,我先前的觀念給的很足嗎(苦笑我想做的,跟他們想要的往往不太一樣(他們兩個也常各有各的調)
一開始我都會秉持大家意見一致的原則,然後撮合他們兩個的想法
一直到有一天諮商師跟我說:「媽媽你知道你也有一票嗎?而且其實你要帶他們出去應該要以你的想法為主耶!」到那一刻我才發現我好像把我自己噤聲了
但我完全沒有自己聲音嗎?
也沒有
當我花了時間把兩個小孩搞定後發現事與願違時,就有我不想這麼做的聲音出來,只是一開始選擇先搞定他們,沒有去理會心裡的聲音
前陣子看了一本書(呃可能不能問我是哪本,因為我真的忘了)
他說要把心分成兩部分
一部分向外看;一部分向內看
在這段過程不急著回應外界的聲音,觀察、傾聽,也給自己多一點的時間讓子彈飛
----------------------------
昨天傍晚我們去公園玩
因為真的太熱,我預計四、五點再開始玩(確認中午都有先吃過後再帶出門,因為會餓一段時間)
結束回程時間大約七點,本來想逛夜市,但是某人體力已用盡不能走,於是我決定回家吃家附近的火鍋店,先線上取號
捷運到站的前一站還有兩組客人,但還沒出站已過號,重抽要再等8組客人
他們很堅持要吃這家而且要內用
但我知道再這麼等下去會有三個七噗噗的人,而且太晚回家會更累
我跟他們說我們吃別家,又開始有聲音出來了
我說吃看看別的,而且我們要早點回去
不知道是累還是真的餓了,他們就跟著我進另一家店裡了
讓我想到下午要讓他們出門去公園玩之前也是一個不要去,一個要去(有一次去淡水也是)
最後不要去的那位也是捨不得走,然後兩個人都說之後還要再來
我除了課題分離外,可能也有多聽聽自己內心聲音的議題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