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工作坊》從「無聊」到「焦慮」:看見青少年的情緒風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第一次走進青少年情緒工作坊,我有點緊張。


印象中,青少年總是有點酷,特別是第一次碰面時,那種「你是哪位?」的距離感,很可能讓人開不了口。當時我心裡想著:「會有人願意分享嗎?」


沒想到,畫紙成了我們之間的橋樑。

我們從最基礎的情緒詞彙開始──認識情緒的種類和情緒的特性、觀察自己平常最常出現的是哪些,再一步步進入創作環節:設計一間房間,專門用來接待某個特定的情緒。



這個過程讓我看見了,一群原本沉默不多話的孩子,逐漸敞開心房。當他們畫出那些房間的模樣,並分享為什麼要這樣畫的時候,也在不知不覺中說出了自己的故事。


我印象深刻的是一位小六男生。他說他最常感覺到的情緒是「無聊」。


於是他畫了一間可以釣魚的房間,房間很小,不過座落在湖上,湖內有大大小小的魚。 他很認真地解釋:「無聊來的時候,我想要有地方可以待著釣魚。」

小六男生分享接待無聊的房間,無聊時會找到屬於自己的休閒方式來排解
raw-image


還有兩位國三的學生,彼此沒有先討論,卻不約而同選擇了「焦慮」這個情緒。


他們設計了可以讓情緒休息的房間──有的像是秘密基地,有的像是能一秒切換到大自然的場景。 當我和他們聊起來,才知道原來升學壓力已經悄悄在他們的生活裡佔據了好大一塊空間。

國三男生分享接待焦慮的房間,整片淡淡的橘色代表著現在焦慮的心情,讀書之餘,安排了床鋪、Switch遊戲器讓自己休息
國三女生分享接待焦慮的房間,設計可以好好放鬆與親近大自然的區域,特別的是他分享焦慮時也會想查大量資料,所以也設計了一個電腦區。

這些畫紙,就是他們的心聲,這些畫作充滿創意,讓我驚喜不已。

然而,更讓我感動的是透過色彩與線條,他們願意讓情緒被看見,也被聽見。

我深深感受到: 透過畫作接納孩子的情緒,不只是心理教育的知識,而是同理與連結的開始。


其他作品一覽

接待生氣、悲傷,以及生氣和悲傷混和情緒的房間,在強烈情緒來襲時,透過睡覺來面對(睡一睡情緒就退了,非常有意思!)|國二女生作品
raw-image
接待開心、生氣、驚訝、悲傷四種情緒的房間,每一種房間都有許多小巧思的設計|小六男生作品
raw-image
接待討厭情緒的房間,用高級重低音音響播放敬拜音樂,伴隨蝴蝶、蜜蜂起舞,轉移不舒服的情緒|輔導哥哥的作品
raw-image



非常感謝浸信會錫安堂的邀請,讓我有機會與這群青少年共度深刻的時間。

📌 所有活動照片僅用於紀錄與分享之用,若照片中出現您的影像,您希望移除,請來信(debbie.hibi@gmail.com),我會儘速協助,謝謝您的理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ess and light | 輕簡練習室
1會員
5內容數
這裡記錄了我對於生活和心情的輕簡練習,以及陪伴他人一起梳理生命的片段。 活動進行中 ☁️ 情緒工作坊:用SEL(社會情緒學習)概念,陪伴大人與青少年梳理情緒 正在籌備中 🧺 斷捨離工作坊:從物品到關係,釐清生活中的重與輕 📚 伴讀計畫:結合繪本與實作活動,建立情緒語言與自信根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一到空間,看到別班的孩子早已站在一樓門口等我,社工說:「他今天很想上妳的課,讓他一起上課好嗎?」他是機構頭痛的孩子,時常不在自己的班級到處遊蕩,因此和孩子約法三章必須參與完整的課程才能加入。 與孩子腦與心的對話 這次是情緒相關的創作課, 孩子們討論顏色與情緒, 這位孩子過程中分享到:「我很常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當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和以往不同的行為,他是怎麼了嗎? 青少年的「憂鬱」常被誤認為「叛逆」的表現,而這兩者應如何分辨? 身為老師,該如何陪伴敏感多愁的憂鬱青少年? 快報名參加特別為教師規劃的課程,引導孩子走出情緒迷宮。 -課程特色及內容- ★專業師資提供協助青少年培養心理韌性之技巧。 ★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好像隨著時間,看到的事情越來越清明, 有時候會突如來的情緒, 判定年齡分為很多種以及個性, 以前會無法處理, 但現在練習會拆分起來處理了, 極速的反應過來安撫, 每當一個事件發生, 或者會觸發內心底層得臨界點, 會突然像個小孩一樣生氣、任性、 唱反調,用另一個自己也就是本我, 沉
Thumbnail
焦慮和憂鬱彼此交融,特別在孩童成長時期,家長和教育者應以愛心陪伴與理解,給予正向情緒命名、自我揭露與正念的培養,以促進情感健康與獨立。這篇文章探討了孩子在學業和情緒調適上的經歷,並提出了應對焦慮和憂鬱的建議。
Thumbnail
焦慮和憂鬱彼此交融,特別在孩童成長時期,家長和教育者應以愛心陪伴與理解,給予正向情緒命名、自我揭露與正念的培養,以促進情感健康與獨立。這篇文章探討了孩子在學業和情緒調適上的經歷,並提出了應對焦慮和憂鬱的建議。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將孩子的狀態放在心裡,引導孩子面對情緒,重新溝通,使得事件不只是事件,而是關係的建立與重建。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父母在面對青春期的孩子時,常常感到擔心和害怕,因為孩子的行為變得無法預測。本文探討了青春期孩子行為背後的渴望和無助,並提供瞭如何和青春期孩子好好相處的建議。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Thumbnail
回顧過去接觸過的學生,許多人在情緒壓力下表現出適應上的困難,如何幫助他們走出困境?校園心理師分享經驗和觀察,以瞭解學生的內在動機,並提供實際的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