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中了,我打開電腦,開始像往年一樣檢視工作成果。 但這次,不只是業績報表,我更想盤點自己的內心。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叫《重啟人生》(From Strength to Strength),看完後真的有種「被人生按了重啟鍵」的感覺。書中一開始的那個故事,我永遠忘不了。
那是一趟從洛杉磯飛往華盛頓的深夜班機。飛機艙內一片漆黑,大多數乘客都在睡覺或看電影,而作者正在筆電前趕工。他突然聽見後座傳來輕聲的安撫與嘆息,一位女士不斷安慰身旁的男士:「別再胡思亂想了,沒有人說你沒用了。」
男士卻低聲喃喃:「死了就好了……」
這突如其來的一句話,像針扎進我心裡。作者也被嚇了一跳,忍不住豎起耳朵。那是一種社會科學家的直覺與同理 : 他開始想像,這位男人或許曾懷抱夢想,曾拚命追逐人生高峰,如今卻因年華老去、身體衰退,彷彿被這個世界遺忘。
飛機降落,燈亮起,當作者轉頭看向後座,準備一睹那個說想死的男人時,他驚訝地發現,那竟然是他從小敬仰的英雄,是一位曾締造無數功績、受人尊敬的名人。
一秒前還沉浸在深深無望中的他,在走出機艙時,被機長認出並致敬:「先生,我從小就崇拜您。」那一刻,這位老英雄彷彿瞬間被點亮,挺直了背、露出了笑容。
那畫面令人久久不能釋懷。
一位擁有光榮過去的英雄,也會在某一天感到自己毫無價值?
如果連他都如此,那我們呢?

_照片攝自 博客來
作者在這趟旅程後,開始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他發現,儘管自己事業有成、擁有無數頭銜與掌聲,卻並不快樂。他用科學家的思維研究人生的「第二曲線」,也就是當我們的體力、反應、創造力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敏捷時,我們還能如何活得有意義、有價值?
他告訴我們:真正的轉機,不是在高峰時再往上爬,而是在開始下坡時,優雅地轉彎,找到通往另一座山的路。
這本書深深打中了我。因為,我也曾是那種以工作為全部、對成就成癮的人。週末還在偷偷工作,對休息感到不安;為了成績,忽略了關係;甚至曾經以為「只要努力就會快樂」。但結果呢?越努力,越迷失。
我們常常以為,只有成功的自己才值得被愛。
但書中提醒我: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等於你的頭銜。你也不必永遠站在舞台中央。
真正的價值,來自你是否清楚自己是誰,而非別人怎麼看你。
真正的快樂,是在每個生命階段,活出你願意為之付出、也能從中感到自由的樣子。
所以,如果你也正經歷人生的轉彎,感覺失去動力、懷疑自己的價值……我真心推薦你讀這本書。《重啟人生》不是教你成功,而是邀請你誠實看見自己,用經驗與智慧走出更真實、自由的生命風景。
我們都值得這樣的重啟。
🎧【收聽南希不設限的完整分享 Podcast】於留言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