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子業Top Sales到特教老師:一場信仰的召喚,讓她放下光環,看見生命的另一種可能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有些人生的轉彎,是命定的召喚。

在商場翻雲覆雨二十年,談判桌上氣場全開,她是眾人眼中業績頂尖、目標導向「電子業的Top Sales」。但誰能想到,五十歲那年,她突然換下套裝、放下業績報表,走進幼兒園教室,一腳踏入特殊教育的領域,開始學著如何「把屎把尿」、如何安撫情緒潰堤的孩子,甚至如何用眼神、語調、等待,重新學習「說話」。

她的綽號叫「寶貝」,也彷彿是她用生命回應那些孩子最美的呼喚。

▎一場「禱告之後」的轉身

「我從沒想過會轉行,更沒想過會來到特教。」

寶貝說,這一切不是規劃,而是一場際遇,一場帶著信仰的召喚。

當時的她正全職照顧年邁的父親,工作告一段落,人生暫時停在了一個靜默的十字路口。直到有一天,教會的一位姊妹問她:「我們幼兒園有缺人,要不要來試試?」

她遲疑。她沒學過教育,沒帶過特殊兒,唯一的育兒經驗是自己孩子的成長記憶。「但我跟上帝禱告,」她說,「如果這是祂的旨意,那就讓我進去。如果不是,那我也安然接受。」

結果,原本的第一人選臨時婉拒,第二順位的她就這麼被命運選中,走入了一段誰都意想不到的嶄新旅程。

▎第一天上班:孩子在地上打滾,我在心裡震撼

沒有任何預備,沒有任何幼教專業背景,她手裡拿著八個孩子的醫療與發展評估表,卻像在讀一門陌生的語言,自閉症、唐氏症、發展遲緩、語言障礙……每一頁都像一個新的宇宙。

「第一天上班,一個四歲的小男生不肯進教室,從門口直接滑壘進來,在地上打滾,還用肩膀撞牆。我從沒看過這樣的情緒反應。」她回憶起來,至今仍覺得像一場驚心動魄的洗禮。

她的第一個反應不是責備,而是走過去、蹲下來、輕聲地說:「別怕,這裡是安全的。」

那一刻,她明白,這份工作,不需要口才和快狠準,它需要的是耐心、陪伴,還有一顆柔軟的心。

▎從數字到心跳:這不是轉職,是重生

在電子業,她談判、分析、拚績效,待人接物八面玲瓏,目標清晰明確;但在特教現場,每天的任務是等待、觀察、重複、等待更多……是另一種生命的節奏,和她過去熟悉的節拍南轅北轍。

「過去的我,是高效率、快速反應,但這裡,我什麼都不會。」她笑說,曾經的自己在工作上太有成就感,甚至有些自以為是。但這五年來,是她人生最謙卑的時刻。

她學會放慢腳步,看懂孩子眼神中的需求,感受他們不善言語背後的訊息。

有一次冬天,下雨後孩子襪子濕了,她想趕快幫他換上乾襪子,結果對方一臉憤怒、腳亂踢。「我當下也生氣,我是為你好啊!」直到同事緩緩地解釋給孩子聽,從濕與乾、冷與暖一一說明,她才頓悟,在特教的世界,沒有說明就沒有安全,沒有理解就沒有合作。

我不是不夠專業,是我不夠同理。」她這麼說。

▎這一行,不靠專業進來,靠愛留下來

寶貝承認,這五年,她常常在下班路上紅著眼眶。「不是難過,是太感動,或者太累……但最常是因為孩子的笑,讓我覺得值得。」

有個孩子第一天上學就哭了一整天,結果幾週後,他在睡前對她說:「我要睡芳芳老師旁邊。」

還有個孩子看到她,總會笑,從大門口一路笑進教室。媽媽說:「他整路都不笑,看到妳才笑。」

那不是什麼大成就,但卻像一顆顆溫熱的小光點,照亮她人生的黃昏時光。

▎她的名字叫「寶貝」,因為她把孩子都當寶貝

她說,在特教現場,你不能只是工作,你得用心活著。

這裡沒有KPI,沒有獎金制度,沒有升遷規劃;有的,是孩子不會講話卻會笑,是突然打你的孩子轉頭對你說「謝謝」,是你蹲下身來時,終於聽見這世界最真誠的聲音。

我每天上班前都會禱告,請上帝給我智慧與力量。我知道我不夠,但祂知道怎麼幫助我。」

▎給社會的呼喚:理解,是最溫柔的支持

她說,特教孩子的家長是社會裡最勇敢的一群人,卻常常孤單。因為他們的孩子不能安靜地坐在餐廳裡,會在電影院大聲嚷嚷,或在公園突然奔跑撞人,但他們不是沒教,是教再多,也可能無法「正常」。

「我們需要的,是社會的理解。」她說。「多看一眼的包容,少說一句的批評,對這些孩子和父母而言,是巨大的恩典。」

▎轉行不是因為失敗,是為了更貼近靈魂

有人問她:從電子業轉到特教,過去的專業有幫上什麼忙嗎?

她笑了笑,說:「幾乎沒有,是完全歸零。」

但她眼裡的光告訴我,那分「歸零」,反而讓她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她說:「以前的工作,讓我賺錢;現在的工作,讓我懂得什麼是愛。」

後記:

寶貝老師不是特教本科出身,也沒有育兒大師的頭銜;她只是,一位曾經在商場闖出亮眼成績,而如今甘願蹲下身子陪孩子畫畫、擦鼻涕、安撫恐懼的媽媽。她每天擦著不同孩子的汗與淚,卻說:「我只是做我該做的事。」

這世上最美的勇氣,不是爬上高峰,而是願意放下光環,進入別人的低谷。

而她,正是那道進入低谷的光。

🎧【收聽南希不設限的完整專訪 Podcast】

https://player.soundon.fm/p/de08cf6b-4369-4548-a30e-60c77faa9a86/episodes/ecac39b7-2da5-4b88-acb4-8d2befc1a01d

raw-image

by Nancy Hsieh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南希不設限書房
10會員
31內容數
南希主持《不設限自媒書房》,走過影視、新聞與藝文現場,戲劇學碩士出身,喜歡紐約的百老匯、外百老匯與現代舞的自由氣息。熱愛藝術的奔放,也關注心靈、人際、創業與生活美感。最愛吳爾芙的一句話:「人不該是插在花瓶裡的靜物,而是蔓延在草原上隨風起舞的韻律。」不設限,就是南希的生命風格。
南希不設限書房的其他內容
2025/07/19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親身經歷、深藏十多年的創作:《在路上》。 ▎這不只是旅程的記錄,而是心靈的回聲。 「當你去到遠方,你才會記得你是從哪裡來的。」鄭宗龍的語氣沉穩,像是多年前從雲南瀘沽湖回望時,浮現在心頭的一句話。
Thumbnail
2025/07/19
雲門舞集藝術總監鄭宗龍,親身經歷、深藏十多年的創作:《在路上》。 ▎這不只是旅程的記錄,而是心靈的回聲。 「當你去到遠方,你才會記得你是從哪裡來的。」鄭宗龍的語氣沉穩,像是多年前從雲南瀘沽湖回望時,浮現在心頭的一句話。
Thumbnail
2025/07/17
文字工作者Amazing曾彥菁,分享她如何從一份痛苦的國際志工領隊工作轉型,用11萬元存款開啟她嚮往的自由寫作生活。文中提到她如何省錢、面對恐懼、與內心對話,並給出五個實際的建議,鼓勵想要改變生活的人勇敢踏出第一步。
Thumbnail
2025/07/17
文字工作者Amazing曾彥菁,分享她如何從一份痛苦的國際志工領隊工作轉型,用11萬元存款開啟她嚮往的自由寫作生活。文中提到她如何省錢、面對恐懼、與內心對話,並給出五個實際的建議,鼓勵想要改變生活的人勇敢踏出第一步。
Thumbnail
2025/07/14
專訪知識平臺《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瓦基,分享他從臺積電工程師到全職創作者的職涯轉變,以及如何透過閱讀、自我認識與時間管理,找到人生方向與平衡。
Thumbnail
2025/07/14
專訪知識平臺《下一本讀什麼》創辦人瓦基,分享他從臺積電工程師到全職創作者的職涯轉變,以及如何透過閱讀、自我認識與時間管理,找到人生方向與平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過去教師被意識形態影響,大多願意認同崇高的師道,如今經過一再的修法、工作性質轉變...... 教師拒絕道德綁架,只做最低程度的工作要求,以免多做多錯,最先倒楣的就是弱勢孩子,這也怪不得老師,而是施政錯誤的結果。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我轉換工作後的第一份工作的心路歷程,包括了環境的陌生感、與老闆的相處、上班壓力與薪資討論等等。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跟隨老師轉變職場的心情抒發,分享了作者在調整課程和工作安排中的困難與感受。本文充滿個人情感,並表達了對未來教育事業的美好期許。
Thumbnail
熟悉教學助理的工作後,在新學期開始時,我總會預設自己可以更輕鬆的應對。然而,這都是我在腦中的理想值,因為在現實中,老師總是會給我不一樣的挑戰。 過去跟課較為單純,通常只要帶小組討論與偶爾講解一點文章,我已相當熟練。不過,這學期不僅因換課程且老師想要改變課程規劃,外加老師希望我也能幫忙教新助教與
Thumbnail
熟悉教學助理的工作後,在新學期開始時,我總會預設自己可以更輕鬆的應對。然而,這都是我在腦中的理想值,因為在現實中,老師總是會給我不一樣的挑戰。 過去跟課較為單純,通常只要帶小組討論與偶爾講解一點文章,我已相當熟練。不過,這學期不僅因換課程且老師想要改變課程規劃,外加老師希望我也能幫忙教新助教與
Thumbnail
每次開課第一堂課,讓我期待又好奇,因為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背景,各有不同的需求,對課程也有不同的期待。在同學的自我介紹中,我發現大家不管歲月的多寡,快樂、美麗有自信的過每一天,是每個人最大的期盼。 洳
Thumbnail
每次開課第一堂課,讓我期待又好奇,因為學生們來自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背景,各有不同的需求,對課程也有不同的期待。在同學的自我介紹中,我發現大家不管歲月的多寡,快樂、美麗有自信的過每一天,是每個人最大的期盼。 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