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外遇創傷的真相與復原》EP04-一個外遇父親的自白:當我終於在兒子面前崩潰大哭,他卻說「你現在才像我認識的爸爸」

林思齊-avatar-img
發佈於極光🪢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2 分鐘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20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續《媽媽,你們為什麼不說話了?外遇對孩子的隱形傷害》建議合併閱讀。

導讀

發表完小慧的故事,我收到了很多來信。

寫信的是一個男人,他說他讀完小慧的故事後,才意識到一個問題:在整個外遇創傷的過程中,大家都在關心媽媽怎麼樣、孩子怎麼樣,卻很少有人問——爸爸怎麼樣?

不是那種「他做錯事當然該承受」的道德審判,而是從一個人的角度,從一個父親的角度,去理解他的內心世界。

這封信的標題很簡單:「我兒子問我男生也會哭嗎,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這讓我想起一個殘酷的事實:在我們的社會裡,男人被允許憤怒,被允許沈默,唯獨不被允許脆弱。尤其是當他們成為父親之後,這種期待變得更加強烈。

但孩子需要的,真的是一個永遠不會哭的爸爸嗎?

這篇文章特別適合:

  • 正在處理外遇創傷的父親們
  • 想了解男性情感世界的伴侶
  • 關心父子關係的家庭
  • 想打破代際創傷傳遞的父母
  • 童年缺乏父親情感陪伴的成年人

請注意: 本文涉及男性情感創傷內容,如果你正處於急性創傷期,建議先穩定情緒後再閱讀。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我在咖啡廳回覆讀者來信時,無意間聽到隔壁桌一個男人打電話。

他的聲音很低,但我還是聽到了幾個關鍵詞:「兒子」「不理我」「她說我沒資格」。

掛了電話後,他坐在那裡發呆了很久。我看到他拿出手機,翻著相片,然後深深嘆了一口氣。

我想起當時心裡閃過的念頭:一個為了孩子而糾結的父親。

收到志明投稿時,我想起了那個下午。那種想修復卻不知道從何開始的無力感,我想每個犯了錯的父親都懂。

讀者志明的投稿:

思齊老師,

我想跟你分享一個故事,關於一個晚上的對話,讓我重新思考什麼叫做「當爸爸」。

我叫志明,今年36歲,有個8歲的兒子叫小宇。三個月前,我和前妻正式離婚了。原因很複雜,但說穿了就是我外遇了。

我知道這樣說出來,很多人會覺得我是渣男,我沒有要為自己辯護。我只是想說,有些事情比對錯更複雜。

離婚後,小宇跟媽媽住,我每個週末可以帶他。剛開始的時候,我們之間有種奇怪的距離感。不是他討厭我,而是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相處了。

以前他會纏著我要騎馬馬,會在我回家的時候飛奔過來抱我的大腿,會在洗澡的時候隔著浴室門跟我嘰嘰喳喳說學校的事。現在,他還是會來抱我,但那種自然的親密感不見了。

我能感覺到他在小心翼翼地觀察我的反應,就像在試探一個陌生人的底線。

最讓我難受的是,他開始變得很乖。那種不正常的乖。

以前他會在我面前任性,會哭鬧,會耍賴,會理直氣壯地要求這要求那。現在他總是說「沒關係」、「我不要」、「我可以的」。

那天是第一次帶他過夜。我們在我的新公寓裡,一個小小的套房,只有一張床,我讓他睡床上,我睡沙發。

晚上十點多,我以為他睡著了,就在客廳處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突然聽到房間裡傳來很小很小的哽咽聲。

我輕手輕腳走過去,看到他趴在枕頭上,肩膀一抖一抖的。

「小宇,怎麼了?」我坐在床邊問他。

他迅速擦掉眼淚,轉過身看我:「沒事,爸爸。我沒有哭。」

「為什麼不能哭?」

他想了想,很認真地說:「因為我是男生啊。而且媽媽說我現在是家裡的男人了,要保護她。男人不能哭對不對?」

那句話像一記悶棍敲在我心上。

「誰說男人不能哭?」我問他。

「你啊。」他眨著還有淚珠的眼睛,「你從來不哭,即使媽媽跟你吵架,即使你要搬出去住,即使...」他停頓了一下,聲音變得更小,「即使我問你為什麼要離開我們,你也不哭。」

我愣住了。

「爸爸,男生真的不會哭嗎?」他繼續問,「還是只有小孩子才會哭,長大就不會了?」

我看著他,突然意識到一個可怕的事實:在他短短8年的人生裡,他從來沒有看過我哭。

不是因為我不會哭,而是我從來不敢在他面前哭。

我想起小時候,我爸也是這樣。即使奶奶過世,即使生意失敗,即使他和我媽吵得再兇,他在我面前都是一副「沒什麼大不了」的樣子。他總是說:「男人要堅強,不能讓家人擔心。」

我以為我在保護小宇,就像我爸當年以為在保護我一樣。但其實,我們都在無意中告訴孩子:男人不能有情緒,不能脆弱,不能需要安慰。

「小宇,」我深吸一口氣,「爸爸告訴你一個秘密。男生也會哭,爸爸也會哭。」

他瞪大眼睛看著我:「真的嗎?那你為什麼從來不哭?」

我沒有馬上回答,因為我自己也在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

「因為爸爸以前以為,如果我哭了,你就會害怕,會覺得沒有安全感。」我慢慢說道,「但我現在發現,如果我一直假裝沒事,你反而會覺得不安,因為你不知道我真的在想什麼。」

小宇點點頭,然後問了一個讓我崩潰的問題:「爸爸,你現在心裡難過嗎?」

我看著他,這個小小的人兒,眼裡有著超出他年齡的懂事和心疼。我想到這三個月來我的所有偽裝,所有的「我沒事」,所有的堅強表演。

「難過。」我聽到自己的聲音有點啞,「爸爸很難過。」

「為什麼難過?」

「因為我做了錯事,傷害了媽媽,也讓你不開心了。因為我們沒辦法像以前一樣住在一起了。因為我很想你,但不能每天見到你。」

說著說著,我發現自己的眼睛濕了。

小宇看到我的眼淚,先是很驚訝,然後慢慢爬過來,用他的小手摸了摸我的臉:「爸爸,你哭了。」

「對,爸爸哭了。」

「那我也可以哭嗎?」

「當然可以。」

於是我們兩個男人,就在那個小套房裡,抱著彼此哭了。

小宇哭他的不安,哭他的困惑,哭他不知道為什麼爸爸媽媽不能好好的。我哭我的愧疚,哭我的後悔,哭我這三個月來壓抑的所有情緒。

哭完以後,小宇問我:「爸爸,你以後還會哭嗎?」

「如果難過的話,會。」

「那你可以在我面前哭嗎?」

我想了想:「可以。但是你要記住,就算爸爸哭了,爸爸還是會保護你,愛你。哭不代表軟弱,代表真實。」

他點點頭,然後說了一句讓我想起來還會鼻酸的話:「爸爸,我覺得你哭的時候,比較像我認識的那個爸爸。」

那天晚上,我們睡在同一張床上。小宇抱著我的手臂,睡得很安穩。我卻一夜沒睡,一直在想這8年來,我到底教會了他什麼?

第二天早上,他醒來的第一句話是:「爸爸,早安。你昨天晚上有沒有再哭?」

我笑了:「沒有,但如果想哭的話,我會告訴你。」

「好,那我也是。」

現在過了兩個禮拜,小宇變了。不是變得不乖,而是變得更真實。他會跟我抱怨學校的事,會在不開心的時候哭,也會在想媽媽的時候說出來。

而我也變了。我開始學著在他面前表達真實的情緒,不管是開心、難過、還是擔心。我發現,當我不再假裝堅強的時候,我們的關係反而更親密了。

上個週末,他跟我說:「爸爸,同學問我為什麼你們離婚,我說是因為大人的事情很複雜,但是你們都還愛我。這樣說對嗎?」

我點頭:「對。非常對。」

「而且我還跟他們說,我爸爸是個會哭的爸爸,這樣很酷。」

我問他為什麼覺得酷。

他說:「因為只有真的很強的人,才敢讓別人看到他脆弱的樣子。」

思齊老師,我不知道這個8歲的孩子是從哪裡學會這樣的智慧。但我知道,如果那天晚上我沒有選擇在他面前哭,如果我繼續假裝一切都沒事,我可能會失去他。

我想告訴所有和我一樣的父親:孩子要的並不是一個永遠堅強的超人爸爸,而是一個真實的、會哭會笑會擔心的人類爸爸。

我們以為我們在保護他們,其實教會了他們隱藏自己。我們以為我們在展現男子氣概,其實在傳遞情感創傷。

現在,每當小宇問我為什麼難過的時候,我都會誠實地告訴他。這不是把他當成情感垃圾桶,而是讓他知道,難過是正常的,表達情感是健康的。

上週,他畫了一張圖給我。畫裡有兩個人,一大一小,都在流眼淚,但都在笑。

他在旁邊寫了一行字:「我和爸爸都會哭,但我們還是很勇敢。」

我把那張畫貼在冰箱上。每次看到,我都會想起那個晚上,想起我們第一次真正相見的時刻。

志明的故事讓我想起很多事。

我想起那些深夜給我寫信的父親,他們都在問同樣的問題:「我該怎麼在孩子面前當一個好爸爸?」

我想起那些在諮詢室裡沈默的男人,他們寧願被指責冷血,也不願意承認自己會痛。

我也想起那些長大後來找我的孩子,他們說:「我從來不知道我爸爸也會難過,如果當年他能哭一次就好了。」

志明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殘酷的真相:當父親選擇隱藏情感時,孩子學會的往往是情感壓抑。當我們拼命想要展現堅強時,孩子接收到的訊息卻可能是「感受是危險的」。

如果你是一個像志明一樣的父親,想知道:

  • 為什麼男性在家庭創傷中總是選擇沈默?
  • 「男人不能哭」的社會期待如何影響親子關係?
  • 外遇創傷中,父親該如何重建與孩子的連結?
  • 怎樣的情感教育才能打破代際創傷的傳遞?

那你一定要繼續看下去。因為接下來的內容,會讓你重新思考什麼叫做「父親」。

👇👇👇 更多深度分析請看付費內容 👇👇👇


沈默的代價:男性情感表達困境的社會根源

被訓練出來的「鐵漢」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870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極光🪢、凌星🧠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語室
570會員
779內容數
全網累積超過20萬人追蹤、破億次觀看,這些數字背後,是無數的共鳴與思考。從軍旅生涯到全職創作,我書寫職場、愛情、人心,每一篇文章,都是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悟。如果你也在尋找深度內容,文章訂閱制已開放,更多長文與解析,寫給願意思考的你。尊重創作,嚴禁未註明出處之轉載。
‹思›語室的其他內容
2025/08/01
他們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是負責任的父母。 他們要的不是完整的家,是充滿愛的環境。 他們渴望的不是永遠不變的承諾,是在變化中依然可以信賴的安全感。
2025/08/01
他們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是負責任的父母。 他們要的不是完整的家,是充滿愛的環境。 他們渴望的不是永遠不變的承諾,是在變化中依然可以信賴的安全感。
2025/07/26
外遇者的內心世界複雜而矛盾,理解這種複雜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處理背叛創傷。但記住:理解是為了療癒,不是為了寬恕;分析是為了成長,不是為了逃避責任。
2025/07/26
外遇者的內心世界複雜而矛盾,理解這種複雜性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處理背叛創傷。但記住:理解是為了療癒,不是為了寬恕;分析是為了成長,不是為了逃避責任。
2025/07/20
背叛是一種人際創傷,可能導致心理創傷。許多被背叛的伴侶報告經歷閃回、噩夢、自我毀滅行為、侵入性思維和影像、增強的反應性、反芻思維、睡眠困難、情感麻木、對活動失去興趣以及感到內疚和羞恥——這些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
2025/07/20
背叛是一種人際創傷,可能導致心理創傷。許多被背叛的伴侶報告經歷閃回、噩夢、自我毀滅行為、侵入性思維和影像、增強的反應性、反芻思維、睡眠困難、情感麻木、對活動失去興趣以及感到內疚和羞恥——這些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症狀。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Thumbnail
那是一個特別難熬的夏天。我深刻地記得,那是平凡的一天,平凡的生活,平凡的對話,平凡到讓我無法預料,父親在那個晚上選擇了離開。留下了我、弟弟和母親。家裡充滿了沉重的氣氛,每當我看到父親的照片,心中的刺痛便如影隨形。我經常在夜晚流淚,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流淌不止。白天,我把自己孤立在房間裡,避開所有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訴說關於父親去世的感受,充滿了對人生矛盾的思考,以及對父親的情感細膩描繪。文章內容豐富,情感濃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訴說關於父親去世的感受,充滿了對人生矛盾的思考,以及對父親的情感細膩描繪。文章內容豐富,情感濃烈。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今天下班的時候,我在公車上跟朋友傳訊息,在和朋友的訊息往來中,我才發現原來我沒有走出失去父親的傷痛,我一直以為我好好的,可是我的眼淚就這樣一顆顆的滾落了,我是不是太壓抑了,沒有好好地面對爸爸離開的這件事,一直覺得他只是出了遠門,所以也不以為意,還覺得自己很堅強。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這篇過了多天,還是將前面的部份仔細看了,有些話要說。   台灣人的爸媽,因為我看了報章雜誌,還有聽周圍的人說的,跟我自己的經驗,孩子晚回家時,心裏是擔心和焦慮的,自己在腦中上演了許多可怕的劇情。可是當他回家,門鎖打開的那一刻,爸媽卻是大罵出口。或許說,他們原本緊繃的情緒需要宣洩,孩子回來的動作點
Thumbnail
一段關於父親離世後情緒起伏的過往,分享自己在父親過世後的情緒和療傷過程。透過心理師的建議和輔導,學習面對和思索這些情感。
Thumbnail
一段關於父親離世後情緒起伏的過往,分享自己在父親過世後的情緒和療傷過程。透過心理師的建議和輔導,學習面對和思索這些情感。
Thumbnail
他拿起手機,訊息不停地轟炸他 然後又回到最熟悉的家裡。 但看到我媽媽的態度, 我都覺得真不是親生的 (((哭哭
Thumbnail
他拿起手機,訊息不停地轟炸他 然後又回到最熟悉的家裡。 但看到我媽媽的態度, 我都覺得真不是親生的 (((哭哭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Thumbnail
曉海的父親拋家棄子不顧、堂而皇之住進小三的寓所,櫂的母親追隨男人至蕞爾小島、意亂情迷下家中大小事都無法自理。一位是家境岌岌可危、我見猶憐的在地女生,另一位是見過都市繁華、遠道從京都來的俊俏小生,在有此令人困擾的家庭背景下,兩人時常成為鎮上茶餘飯後消遣的話題。彼此惺惺相惜,不受待見的倆人逐漸有了交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