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DR.fyi 持續統計碳移除產業的各家供應商、買家以及交易合約等市場資訊,期望藉由透明資訊流通促進產業發展。除了能夠量化理解當前碳移除量與 2050 全球淨零目標之間有多遠外,也能從這些訊息分析出,如果需要更良性的產業發展還需要補強哪些地方。
Carbon Herald 從 CDR.fyi 的分享資訊中整理並介紹了當前十大碳移除供應商,新聞原文連結請參考。
2025 年中全球十大碳移除領導企業揭曉
全球二氧化碳移除( CDR )市場正迎來蓬勃成長,尤其在過去兩年間,隨著投資加速與供應端交易活絡,這波動能表現得尤為明顯。根據碳移除平台 CDR.fyi 發布的 2024 年年終回顧報告,當年碳移除採購量接近 800 萬公噸,創下新高,而實際交付量則達到 31.86 萬噸。
進入 2025 年,市場持續升溫。 CDR.fyi 最新市場報告顯示,截至 5 月,全球碳移除合約總量已逼近 1,500 萬公噸,若依此趨勢發展,在各界加緊達成淨零目標、以及 SBTi 在其新版企業淨零標準草案中明確納入 CDR 的背景下,全年表現可望再創高峰。
促成這波重大突破的,是一批以高可信度、高效能方案打動市場的創新公司,為碳移除領域注入嶄新動能,促使整體生態系更加活絡。
本文將介紹目前在 CDR.fyi 平台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十家碳移除企業,帶你認識這些推動產業跨越里程碑的關鍵力量。
Exomad Green
來自玻利維亞的生物炭製造商 Exomad Green,目前在全球二氧化碳移除( CDR )供應市場上獨占鰲頭,累積銷售量已突破 176 萬噸,實際交付也超過 15 萬噸,成績斐然。
其中一筆具有指標性的交易,是與 Microsoft 達成的合作案,不僅為該公司奠定市場地位,更寫下生物炭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單筆採購紀錄,交易量高達 124 萬噸。
Exomad 今年夏天正式動工興建其位於玻利維亞瓜拉約斯地區的旗艦級生物炭生產基地。該設施預計在 2026 年中啟用,屆時將成為全球最大規模的同類型工廠。
公司也已與多家國際領先企業簽署長期採購協議,包括日本的 Mitsui O.S.K. Lines (MOL)、 Supercritical、 NextGen、 Carbonfuture、 Swiss Re 和 Senken 等知名企業。
依據合約, Exomad 將交付經 Puro.Standard 認證的碳移除碳權,為確保產能到位,該公司正在玻利維亞同步擴建兩座新廠,預計於 2027 年前建置完成。
Aperam BioEnergia
位居 CDR.fyi 最新排行榜第二名的,是來自巴西的生物炭企業 Aperam BioEnergia,其母公司為全球知名不鏽鋼製造商 Aperam。
這家公司在米納斯吉拉斯州( Minas Gerais )營運,透過經 FSC 認證的尤加利林種植園及部分原生森林生產木炭,再將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林業廢棄物轉化為生物炭。
生物炭施灑於土壤後,除了吸附大氣中的 CO₂,還能強化土壤的養分吸收與保水能力,進一步提升土地生產力。
該公司透過上述活動所產出的碳移除量,已獲得 Puro Standard 認證,並以 CORCs(碳移除憑證)的形式發行。根據 Puro 平台資料, Aperam BioEnergia 年產碳移除量可達約 4 萬噸。
目前為止,該公司已售出 121,183 噸碳移除量,其中有 89,298 噸已完成交付。其合作對象橫跨國際金融圈,包括 Nasdaq 交易所、瑞典的 SEB 銀行,以及瑞士私人銀行 Pictet 等知名機構。
雖然有部分報導指出該專案可能對當地環境帶來疑慮,但 Aperam BioEnergia 表示其業務已通過相關市場機構的認證,並計畫擴大在巴西的營運規模。
Varaha
Varaha 是目前在 CDR.fyi 平台排行第三的碳移除供應商。
總部設於印度的 Varaha,致力於在亞洲各地推動碳移除專案,協助小農落實永續農業,並在氣候變遷下建立更具韌性的生產模式。
其專案布局遍及印度、尼泊爾、孟加拉與肯亞,採用多元方法推動 CDR,包含再生農業、造林、生物炭與強化岩石風化等技術。
Varaha 採用全面的數位 MRV 系統(監測、報告與驗證)掌握營運進展,其中生物炭碳權由 Puro Standard 認證並發行。根據 CDR.fyi 資料,目前公司累計銷售量為 195,364 噸,當中已有 83,361 噸完成交付。
自 2022 年進軍市場以來, Varaha 已成功籌得數百萬美元資金,近期獲得英國投資機構 Conductor Capital 注資,並與氣候平台 Patch 建立策略合作。
2025 年初,Varaha 與 Google 簽署一項引起業界關注的重大合約,預計於 2030 年前交付 10 萬噸生物炭碳權,進一步鞏固其在自願碳市場的領導地位。
展望未來, Varaha 計畫持續擴張規模,不僅為氣候解方提供實質貢獻,也希望為亞洲農民創造更具韌性與收入穩定的未來。
Wakefield Biochar
由一對雙胞胎兄弟共同創立的 Wakefield,原是一家家族企業,成立初衷是為紀念他們早逝的父親——一位化學工程師與園藝愛好者,也正是他最早帶他們認識生物炭的價值。
自 2014 年成立以來, Wakefield 專注於將木材廢料轉製為生物炭,並產出經 Puro Standard 認證的碳移除憑證( CORCs )。
為了取得穩定原料,公司與多家造紙廠合作,取得原生松木生質材料,並在其位於喬治亞州瓦爾多斯塔的熱裂解旗艦工廠進行轉化處理。
根據 CDR.fyi 平台資料, Wakefield 累計已售出 57,841 噸碳移除量,實際交付則達 58,033 噸,成為目前唯一超額完成交付承諾的碳移除供應商。
2024 年,該公司進一步拓展營運版圖,啟用第二座熱裂解設施。這項擴建部分仰賴碳權銷售所籌得的資金,成為其商業永續擴張的實例。
目前, Wakefield 的客戶陣容涵蓋全球知名企業,如 JP Morgan、 Swiss Re、 Tide Platform 及 IMC Trading,皆已向這家喬治亞州企業採購碳移除憑證。
Carboneers
Carboneers 致力於在 2028 年前去除 100 萬噸二氧化碳,總部設於荷蘭,專注於協助全球南方地區的農民,將農業廢棄物轉化為生物炭。
該公司透過來自全球北方的資金投資,並提供技術與教育,幫助小農推動生物炭生產。截至目前為止,Carboneers 已累計售出 123,210 噸碳移除量,實際交付量為 50,515 噸。
目前其專案組合涵蓋位於迦納與印度的四個據點,並與 27,372 位農民建立協作網絡。
公司最近因與 Planboo 在迦納合作開發的生物炭項目而受到矚目,該項目獲得 Milkywire 購買碳移除憑證。早在此交易前,Carboneers 與 Planboo 即已共同獲選為 Milkywire「氣候轉型基金(Climate Transformation Fund, CTF)」的碳移除採購對象之一。
為了進一步拓展碳權銷售渠道,Carboneers 與 CDR 組合投資平台 Zopeful 建立合作關係。除 Milkywire 外,其買方名單亦包括 Klimate.co 以及其他未公開機構。
Pacific Biochar
Pacific Biochar 為美國碳移除供應商,其生物炭原料來自加州高森林火災風險地區的林業生質,並致力於兼顧森林管理與土壤修復的雙重環境效益。
公司策略聚焦於兩大目標:一是改善林地管理,減緩野火風險,二是提升生物炭施用地的土壤品質與生態功能。
Pacific Biochar 與加州多家大型農業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彼此共享設備與運輸資源,並將生產的生物炭供應給合作夥伴施用於農地,實現碳封存與土壤健康改善的雙重目標。
該公司亦投入設計、工程與改造生質能發電廠,並將其選址於高森林火災風險區域周邊,進一步結合碳移除與地方災害預防策略。
自 2020 年起,Pacific Biochar 與 Carbonfuture 合作,開始銷售其首批生物炭碳移除憑證。僅兩年後,便與 Microsoft 等企業達成採購協議,進入自願碳市場(VCM)後快速建立市場地位。
截至 2025 年年中,Pacific Biochar 已累計售出 42,159 噸碳移除量,並完成其中 39,659 噸的交付承諾,履約表現穩健。
Freres Biochar
Freres 為一家總部設於奧勒岡州的家族企業,長期經營工程木材業,並透過生質能熱電共生系統同步產出熱能、電力與生物炭。
其位於 Lyons 市的共生發電設施——Evergreen BioPower LLC——每年可生產足以供應約 5,000 戶家庭用電的電力,同時為公司製造設施提供熱能,實現能源自給與製程效率的雙重目標。
該設施所使用的原料來自當地生質資源,並結合 Freres 本身木材加工生產所產生的廢棄物,形成封閉式資源循環。
2021 年,Freres 與 Puro.earth 合作,開始販售來自其多元業務模式下產出的生物炭碳移除憑證。
截至目前為止,Freres 已銷售並交付 26,498 噸的二氧化碳移除量,其與 Puro.earth 的碳權認證期預計將於 2024 年 11 月結束。
CarbonCure
CarbonCure 是目前 CDR.fyi 排行榜前十名中,唯一專注於二氧化碳再利用(CO₂ utilization)的供應商,總部位於加拿大。
該公司專精於碳礦化技術(carbon mineralization technology),透過將捕捉到的二氧化碳注入混凝土製程中的新拌混凝土,使其與水泥中的成分反應並轉化為穩定礦物,進一步強化最終產品的結構強度。
此一製程不僅實現了耐久性碳儲存(durable CO₂ storage),也為建築業的減碳轉型提供具體解方。正因如此,CarbonCure 已與全球數百家混凝土生產商建立合作關係,加速此技術的規模化應用。
該公司曾獲得 NRG COSIA Carbon XPRIZE 的數百萬美元獎金,並依循 Verra 認可的碳礦化方法學發行碳移除憑證,確保其碳權在自願市場上具備高度透明與可信度。
2022 年,CarbonCure 與 Ripple 與 Invert Strike 達成合作,簽下當時全球最大規模的碳礦化碳移除交易,總值高達 3,000 萬美元。
截至 2025 年 8 月 1 日,根據 CDR.fyi 數據,CarbonCure 已簽約交付 36,979 噸碳移除量,當中已履約交付的數量為 23,191 噸。
展望未來,CarbonCure 計畫在 2030 年實現年移除與減排達 5 億公噸 CO₂ 的目標,為建築業深度減碳貢獻關鍵動能。
Planboo
Planboo 是一家由跨領域、具自然意識的專業團隊創辦並營運的碳移除新創,致力於熱帶地區推動生物炭專案。
該公司透過自然為本的碳移除行動(nature-based carbon removal),一方面協助減緩全球暖化,另一方面也幫助氣候變遷衝擊最劇烈的脆弱社群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挑戰。
目前 Planboo 在六個熱帶國家共推動七個生物炭專案,原料來源多元,包括咖啡、可可、棉花、竹子、相思灌木與玉米殼等生質資材。
為確保專案透明與成效,Planboo 開發內部自主的 MRVin 技術,用以進行碳移除數據的監測、報告與驗證(Monitoring, Reporting, and Verification in near real-time),提供高品質的資料分享與追蹤機制。
憑藉此一透明可靠的系統,Planboo 所產出的碳移除碳權品質上乘,已吸引多家買方,包括 Klarna、Cnaught Customers、WRLD Foundation 等。
近期,其位於迦納、與 Carboneers 合作的共享生物炭專案亦與永續影響力公司 Milkywire 簽署碳權購買協議(offtake agreement),持續拓展市場足跡。
根據 CDR.fyi 排行榜,Planboo 目前名列全球前十大碳移除供應商第九名,累計售出碳移除量為 34,298 噸,已交付 22,908 噸。
未來,該公司計畫進一步在全球南方(Global South) 擴大生物炭碳移除專案的規模與布局,深化其自然為本的氣候解方影響力。
Running Tide
位居 CDR.fyi 全球碳移除供應商排行榜第十名的 Running Tide,是一家專注於海洋碳移除技術的公司,但已於 2024 年 6 月結束營運,主因是自願性碳市場對其碳權需求不足。
在營運的七年間,Running Tide 獲得超過 5,000 萬美元的投資資金,起初專注於利用大型藻類(macroalgae)進行碳封存,後期則轉向以木質生質材料(wood biomass)下沉海底的方式進行碳移除。
作為此一新興領域的先驅之一,Running Tide 採取科學導向的發展模式,並將其「開放海域碳移除」的方法學與框架協議(framework protocol)公開,為後來的同類型公司奠定基礎。
該公司在美國緬因州波特蘭與冰島設有辦公室,全盛時期員工人數超過 100 名,並與眾多學術機構合作進行研發與執行。
根據 CDR.fyi 數據,Running Tide 累計售出 28,302 噸海洋碳移除量,買方包含 Islandbanki、Passion Capital、Georgian 等投資機構;其中,已成功交付 22,880 噸。
儘管已退出市場,Running Tide 在技術創新與方法公開方面的貢獻,對推動海洋碳移除領域具有關鍵意義。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認識 Exomad Green:玻利維亞的生物炭創新典範
全球最大生物炭碳移除交易,微軟與 Exomad Green 的氣候行動
坐擁半壁江山的生物炭碳權供應商:Exomad Green
在混凝土中封存二氧化碳的技術,已達規模化應用
2025 高品質碳移除專案報告:微軟與 Carbon Direct 合作制定 CDR 評級準則
CDR.fyi 的 2024 年度碳移除回顧
南非賭注生物炭:綠色轉型新希望,還是另一次錯失的機會?
邁向千年碳封存:生物炭持久性科學的新進展與市場標準演變
生物炭價格預測模型與市場分析
Verde 首創生物炭瀝青碳權技術,進軍淨零基礎建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