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我媽因為我投的軟便劑與中藥瀉劑一日合計劑量太大而進了急診,但是回家後便秘問題依然很困擾。西醫給的通便樂(成份蕃瀉葉苷)我查到訊息如下:

原先醫生交待有大便那一天就不要吃,沒大便則睡前吃一顆,但是後來就常常好幾天不大便,我發現不大便之後問題也很多,比如胃口不好或者心煩身熱,有時會喘,等到想大便時,大便已硬常常下羊屎,而且解的時候耗盡很多體力於是人就虛掉了,起落一困難負面情緒又來了,不停地重複。
後來因癢症看了中醫,醫生開了含木香檳榔丸的科中一天4g分兩次服,又說可以吃麻子仁丸,一天安全劑量4-6g,完全可以用中藥取代西藥。所以我就讓我媽早晚服含木香檳榔丸的止癢科中藥包,下午吃麻子仁丸2g加當歸芍藥散2g+桂枝1g+炙草0.5g的科學中藥(胡希恕老先生的治頭暈驗方當歸芍藥散加苓桂朮甘湯),就這樣吃到第六天終於才把累積多天的大便解出,接著連三天每天都有大便,大便顏色也很好是金黃色,解的時候至少沒有要死要活的,反而輕鬆很多,雖然第三天也拉很大顆的羊屎,至少解的時候也沒有死死的卡住。我理解到一次兩顆便樂劑量太大了,所以試著晚上睡前吃1/4顆通便樂,停了木香檳榔丸,白天下午吃麻子仁丸2g加當歸芍藥散2g+桂枝1g+炙草0.5g,目前為止大便通暢,兩膝比較有點力,人精神也好多了,講話也有了力氣而不是氣若游絲那樣。有人說可以用棗露很有效,但是我媽以前試過沒有很大作用,主要是老人我不敢一次給太大劑量,在此註記一下,有狀況時可一試。還有我記得上回因為拉肚子住院了幾天,其間護士給我媽肛門塞了栓劑,結果我媽又拉到臉色很難看,人整個不舒服,我就明白栓劑也很厲害,用在老人身上真的要好好評估。
老祖宗說問診要問二便真的很正確,我記得上中醫基礎課程時,老師有提過十問歌:「一問寒熱二問汗,三問頭身四問便,五問飲食六胸腹,七聾八渴俱當辨,九問舊病十問因,再兼服藥參機變,婦女尤必問經期,遲速閉崩皆可見,更添片語告兒科,麻豆經疳須佔驗。」大家參考看看,看病跟辦案一樣,要多收集線索,我們從小很少強調要觀察自身的感覺,一有狀況就很容易病急亂投醫。我媽的便秘,也很考驗我們照顧者的知識與經驗,希望我的經驗能幫助到類似情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