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個朋友的事情,我會分享乃是因為她的事情蠻值得分享給一些個性是《很埋頭苦幹,而又非常腳踏實地充滿正能量的這些人》,真的是人在做天在看,好人有時還是會碰到懂得欣賞他們的人。 這個好友在工作裡,她從不推卸責任,也幾乎不會拒絕別人。別人交代的事,她總是點頭接下來,哪怕已經忙得不可開交,她也只淡淡地說一句:「沒關係啦,我處理一下就好。」 我看著她走過這幾年,一步一步地,把那些沉重的任務、額外的支援、一個又一個同事的突發狀況,都穩穩接住。她從來不是最會說話的人,但卻是最被信賴的那一個。 有時候我忍不住問她:「你不會累嗎?你為什麼不說『不要』?」 她笑了一下,說:「有時會啦,可是如果我不接,別人可能會更辛苦。能幫,就幫一點。」 她這樣說得輕描淡寫,但我知道,她的心,其實是那種太為別人著想、反而常常忘了自己的那種柔軟。 這樣的她,久了自然被主管、同事高度倚賴,甚至有時候,別人會把責任「理所當然」地丟給她。而她呢,也沒有太多抱怨──也許是習慣了,也許是不願意讓氣氛變糟。 直到最近,有一個別的單位的主管,注意到她的能力與特質。
我們見面時她轉述那個主管與她們部門在閒聊時,她一個跟她還算蠻要好的同事剛好在現場聽到的話,那主管說:像她這樣沉穩細心、能扛事、又不居功的員工,非常難得。於是跟我朋友現在這部門的主管遊說,也釋出了誠意,希望她過去,並承諾會給她一個能真正發揮的位置。
她跟我提起這件事的時候語氣還是很平靜,只說:「我有點想換個地方,不是為了逃,而是想讓自己過得更平衡一點,也想學著,只做該做的部分就好。」
聽到這句話的那瞬間,我心裡忍不住有點泛酸──那個總是替別人著想、扛最多事情的她,終於也想為自己多留一點餘地了,但很替她開心,因為她算是升官而薪資也更“漂亮”😁
我忽然想起一段話:
「人生比較多磨難和不順利,這些都是讓你感受及體會人間疾苦,經歷過後才能感同身受去幫助別人。」
是啊,她就是那個走過負重,依然選擇溫柔對待世界的人。
而世界,終究會用另一種方式溫柔回應她。

而她的故事,正是這樣一段走過負重,依然選擇相信光的旅程。
最後,我想對像她一樣正在努力的你說:
別人走的是捷徑,你走的是遠路,但你收穫的不只是結果,還有厚實的自己。
那不是慢,那是穩,是走出來的底氣。
好人真的會有好報,只是那份回報,總是來得比別人慢一些。
可它來的時候,不只剛剛好,還剛好配得上你所有的努力與堅持。
所以別怕,別懷疑,
你的善良從來不會白費,
真正屬於你的光,正在向你走來一步不偏,風塵僕僕,帶著溫柔與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