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聒噪》 作者/平路
2000年閱讀的筆記:
雖然平路女士是在民國七十七年完成這一本書的出版,可是內容上所論的點,至今仍可以被觀察,尤其是利用科技文明將原本的性別歧視透過另一種方式呈現。
男生依舊取得較多發言的權力,女生依然被當成「多話」!近來陳水扁總統的搭檔呂秀蓮女士被輿論批判不懂得當一位「副總統」。或許在一個男性居多的政治體系中他的行為可以被解讀為「不恰當」。可是我們想想當初李元簇先生擔任副總統一職時,曾被媒體譏笑為「影子副總統」。那種對於男性與女性的不同期待角色形象就顯而易見。再聯想到「人身保護令」的實施,記者在報導時擷取一篇女生打男生的家庭暴力,甚至還拍成電視肥皂劇,這不就暗示著男女性在家庭中的角色地位的狀況,(大多數應該是男生打女生,所以女生打男生就是新聞了!)
相反的透過生活教育的影響,讓小朋友在言語、行為、動機上能夠透過教師的行為、空間的設計、教師的提示增加學童觀察學習的點。
2025年的筆記
性別歧視在不同的時代以不同的形式存在,最難的是發現到它,唯有不斷透過對話、教育與反思,能更接近尊重與平等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