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忠生在弱勢家庭,學習狀態明顯落後的他,七年級剛進學校時,基本的四則運算都不熟悉。
每天花十分鐘,針對孩子的程度一點一點教,孩子在無壓力且可以接受的情境下,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生成,八年級上學期,敏忠常常是第一個完成數學指定作業的孩子。每一個孩子多少都有某些優勢,也可以說是天份。
每一個家長內心裡都知道孩子有那些特質與優勢。
培養孩子的某一項基本能力並不難,只要設法讓孩子不排斥、習慣的去接觸它。例如:不會游泳,就找機會讓孩子接近水;不愛讀書,讓孩子習慣打開書;字寫的不好看,讓孩子習慣拿起筆。
讀書也好,生活也可,好習慣的養成,獲利的會有很多人,而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首要的工作是要營造合宜環境與適合的群體。包括了:足夠的空間、能靜下心的場域、有明確的指令、有孩子能完成的藥方、隨時彼此調整的敏銳度、同儕相互支持與學校的牽引力,更重要的還是引導者的持續與堅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