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流,不是一條一分為二的界線,
而是一條日復一日、用選擇與習慣雕刻出來的河道。
就像你已經調整飲食、建立運動習慣,
但如果沒有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你的健康可能還是會壞掉一樣,
即使你已經踏上了心之所向的那條流,
如果沒有維持頻率,
你會很容易在不知不覺間,又被另一條流的漩渦捲回去。
有更多你愛的人、你熟悉的一切還在那裡,
所以當你沒有保持在覺知的狀態,就會被帶回去。
這一篇,我想和你聊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讓你的頻率穩穩落地,
讓你可以在你選擇的頻率裡,好好紮根。
一、 定期清理你的能量場
在分流的過渡期,兩條流之間仍然有著許多交集。
你可能在工作場合、家族聚會,甚至社群平台,碰到另一條流的混亂與恐懼。
這些頻率像細微的灰塵,會悄悄沾在你的能量場上,
如果沒有定期清理,它們會影響你的判斷與情緒。
方法可以很簡單:
.每天花五分鐘專注在呼吸,想像自己被金色或白色的光包圍,
並把不屬於你的能量送回宇宙。
・減少對讓你耗損的訊息來源的關注,那些過度負面的新聞或社群帳號,
你可以選擇不聽、不看。
二、用身體確認你在哪裡
身體是靈魂最誠實的指南針,
當你在對頻的場域,或做對頻的事,
身體會變得輕盈、呼吸放鬆,甚至浮上一種細緻的喜悅。
相反的,如果你偏離方向,
身體會傳出緊繃、沉重、頭痛、胃部不適等訊號。
你可以在每天睡前,回想今天的幾個重要片段,問自己:
哪些時刻,我的身體是打開的?哪些時刻,我的身體在抗拒?
把「打開」的片段記錄下來,刻意多去做那些會讓你的身體打開的事情;
對「抗拒」的片段,嘗試調整或減少那些會讓你身體抗拒的事情。
三、找到並且維持你的「日常錨點」
頻率不是靠偶爾的靈感衝擊維持的,
而是透過一次次日常的「錨點」累積。
這些錨點,可能是每天早晨的十分鐘靜坐、午餐後一杯你親手沖泡的咖啡或茶,
到公園散步十分鐘、
寫下三件今天讓你會心一笑的小事,或是哪些你想感謝的人事物。
它們會像是河道邊的標誌物,
即使外界的水流翻湧,也能讓你找到回到內在節奏的方向。
四、識別情緒鉤子,學會不跟隨
另一條流最大的「回流力」,往往來自情緒鉤子,
尤其是恐懼、憤怒、羞愧。
特別是當那些你原本熟悉的人都像是站到你的對面,
指著你說你太自私、太奇怪的時候,
我們很容易就會開始動搖。
你可以練習在感覺到強烈情緒時,不要急著反應,
而是先停下來問自己:這個情緒是屬於我的,還是我接收來的?
你可以離開,去專心的做一件小小的事,
幫你的盆栽澆澆水,去洗個臉、洗個杯子,然後好好的做幾個緩慢的呼吸,
這個短短的停頓,就是不被拉回去的關鍵間隙。
五、保持與同頻者的連結
穩定頻率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與同頻的人保持交流。
不用密集,不需要每天抱團取暖,
而是真誠且有質量的互動。
你們可以彼此分享當下的靈感與體悟,
在其中一方狀態下滑時,輕輕拉他一把,
進行一些小的合作,讓頻率有實體的落點。
這會讓你的選擇不只是在內在對自己說Yes,
而是在外在世界中也能夠,被見證、被支持。
六、允許自己的頻率升降,而不是追求永遠高頻
穩定,不是永遠維持「高頻興奮狀態」。
真正的穩定,是即使頻率偶爾下降,
你也能夠誠實且清晰地看見「我怎麼了」,
並且有方法可以帶自己回來,不會因一次低落就被卡住。
當你接納波動,你會發現自己更容易回到中心。
分流的關鍵,不在於一次性的大轉折,
不會是你錯過了哪個關鍵的節點,就再也到不了新的地球。
你需要的是每天,把注意力、情感、行動,放在你真正想要的世界上,
當你穩定自己的流,就是在告訴宇宙:
「我願意留下,並且守護這條河。」
當越來越多人這麼做,
這條河會越來越寬、越來越清澈,
而在同一條河裡面的我們,都是彼此的共創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