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看到這句話,我愣了一下:小小多山的國家,是哪裏?
往西看,還有一個小小多山的,沒什么天然資源與礦產,也沒加入什麽貿易與國防公約的國家,叫做瑞士。
瑞士的國民所得就不用講了。但他們可不是靠觀光業賺錢--雖然觀光財也沒少賺,能搞到川大光火加徵39%附加關稅,是製藥業等等的鉅額出超,還有全球都愛的勞力士。對了!川大可沒叫勞力士、百達翡麗去美國設廠,也沒敢把Art Basel踢出邁阿密喔!
十多年來,某些青年導師、社會賢達領頭帶起的文青風,最大的流弊,就是圈養出濫情理盲卻嬌生慣養的徒眾。自由社會向來不乏追求小確幸的年輕人,或高舉DEI 大旗的覺醒人士。但重點在:人不能拒絕進步,還動輒以先知之姿去喚醒埋頭苦幹的勞苦小民---那豈不是一種知識分子帶領無產階級的列寧式愚民手段?文青掌權當朝之僨事,史載斑斑,毋庸細數。追求小確幸的格局,與不丹那種實踐國民幸福的胸襟、瑞士盡善盡美精益求精的完美主義,根本天壤之別。更不消說今日民智已開、新知日新月異,智慧與道德沒可能一直壟斷在小撮人手中。尤其國家社會的內外環境從來都是變動不居的,個人的生活與生計亦然,豈容一個成年人放棄自立與利他的天職?此所以在對岸幾乎把不識時務的文青貶為髒字,即是嘲諷無病呻吟的無濟於事。
小小多山還有一層潛意識:顧影自憐。衍生出來,是極端渴求外人讚好的病態激情。於是,投其所好者,無論國內外,只要演幾下喊幾聲我愛台灣,觀眾就掏心掏肺感激涕零。實際上人家還是公事公辦:上焉者還錙銖必較,下焉者巧取豪奪吃乾抹淨。然后,自作多情之餘還要內宣:「愛台灣怎能理性?!」活像家暴霸凌案的台詞。
總之,我十幾年來的信念是:文青說是的,我就反過來看反過來做,最後,大概都不後悔!
再說了:小小多山的本島,現在被全球稱羨、攏絡、嫉恨、滲透的,可是一個連大大平原內陸都俯首帖服的護國神山半導體業呢!
還是你要講是漫山遍海的光電板小島呢?

不丹國旗
p.s. 不丹,可是真正的「天龍國」喔!天龍人才不跟你客氣是小國寡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