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付出,也會人格分裂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有時無條件,有時斤斤計較,我怎麼跟自己的雙重模式相處?

「你這不是偽善嗎?」他盯著我說。

週末去超市,我特地買了一罐高蛋白飲料——不是給自己,是送給捷運站的賣彩券阿伯。

晚上吃火鍋,他想點和牛,我看了價格,小聲說:「太貴了,下次去超市買回家自己弄。」

話還沒說完,他火了——

「你對外人那麼大方,高蛋白一週送一罐,對老公怎麼算計?」


這不是他第一次這麼說。

有年暑假,我請假去偏鄉做兒童課輔,他也說我偽善:「有力氣照顧外人,應該先照顧我媽。」

那時我愣住,沒跟他吵,只是收下了這個標籤——偽善。

久而久之,我在做好事時常會檢討自己:是不是做給別人看?是不是表裡不一?甚至覺得自己得了人格分裂。

以為自己很有慈愛

大學時期,就加入社會服務,偏鄉育幼院定期有我的身影。

朋友摔斷腿,我送餐;朋友住院,我陪伴;朋友出事,深夜陪著上警局做筆錄的也是我。

這些付出,沒想過什麼「好人好事」,更沒想過回報。

只是別人需要的當下,我剛好可以幫,就去做了。

其實,我也會算計

可我發現——我不是對誰都如此慷慨。

特別是對親密的伴侶,我會計較。

婚後,我的事業越來越好,公司越換越大,職位越做越高,薪水也漲,還開始投資。

有時我感恩自己能獨挑大樑,可更多時候,我心裡開始撥撥算盤,覺得不平衡。

天下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我的成就有運氣,但更多是努力,是一次次逼自己做不想做的事。

尤其在孩子睡了之後,我還爬起來重修提案,而先生在看影集;

或者當我吞下職場鬥爭的委屈,卻聽他說:「有個專案雖然有加給,但我不想太累。」

我說不出口,但心裡覺得——共同生活的規則,不是雙人划槳嗎?

有時真想翻白眼:你不想太累,我可是累到連做夢都在開會。

更壞的念頭還會冒出來——是他不爭氣?不堪用?這段婚姻是場投資,這支股票早就列入觀察名單了。(但誰叫我投了這麼多感情股,不會停損,現在賣不掉啊!)

愛的兩種付出模式

後來我才意識到,這不是人格分裂,而是愛在不同情境下啟動了兩種模式:

現實型付出(生存策略模式)

 - 觸發點:長期依附、共同生活責任、資源安全感敏感

 - 心理運作:衡量投入與回報,對彼此的角色有期待,也容易啟動批判與要求。

無條件付出(情感流動模式)

 - 觸發點:沒有資源衝突、權力單向流動、激發自我價值感

 - 心理運作:單純給予,不牽涉生存威脅,反而能得到愉悅與滿足。

自我覺察的體悟

當我開始盤算對方值不值得時,我多半已經進了「生存策略模式」。

當我下意識想幫人、沒去想回報時,我就是在「情感流動模式」。

夫妻關係尤其容易啟動第一種——因為牽涉長期共存與高風險綁定,女強男弱的婚姻更會放大計較感。

補償,還是流動?

我也坦誠的問過自己:幫助朋友或弱勢,是想證明我並不苛刻,我是好人?

有時候,還真可能是。

在一段關係裡看見自己的冷酷,於是需要在另一段沒有威脅的關係裡,確認自己「其實有愛心的」。

但更多時候,那是一種直接的情感流動——像看到有人掉進水裡,本能地伸手拉一把,來不及計算。

雙重模式裡的平衡與安在

「偽善」也好,「人性多面」也罷,重要的是——我怎麼跟自己的雙重模式相處。

當我意識到自己有時算計、有時慷慨,我能不能在現實型付出裡不失溫度?

又能不能在無條件付出時,不把自己耗到空?

或許,下次付出前,我可以先問自己:

這一次,我要用哪一種模式?

我能不能在這個模式裡,心安?

因為真正的安在,不是只做一種人,而是清楚自己為什麼這樣付出,並且心甘情願地承擔那個選擇。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妃妃之想
15會員
49內容數
嗨,我是妃妃,半生遊走新聞界、電視圈與國際企業,見過大千世界的鎂光燈,卻在內心的小劇場找到最動人的劇本。在「妃妃之想」,我用快樂的書寫捕捉生活的微光,隨心靈小旅行潛入夢境與星空,透過澄心聚焦喚醒身心的智慧。文字是我的畫筆,療癒是我的魔法,歡迎來我的三間小屋,與我一起嬉笑、探索,點亮內在宇宙的星辰!
妃妃之想的其他內容
2025/08/04
出於好心幫忙,最後卻陷入內疚自責——這樣的情境你熟悉嗎? 三個生活故事裡的「看見」,帶你辨識什麼是健康的內疚,什麼是文化與成長經驗內建的「有毒內疚」。 透過心理學理論與華人社會脈絡的分析,幫你釐清內疚的來源,建立更成熟的責任感與情緒界線。 真正的善良,不是討好與壓抑,而是從誠實與自由中選擇給予。
Thumbnail
2025/08/04
出於好心幫忙,最後卻陷入內疚自責——這樣的情境你熟悉嗎? 三個生活故事裡的「看見」,帶你辨識什麼是健康的內疚,什麼是文化與成長經驗內建的「有毒內疚」。 透過心理學理論與華人社會脈絡的分析,幫你釐清內疚的來源,建立更成熟的責任感與情緒界線。 真正的善良,不是討好與壓抑,而是從誠實與自由中選擇給予。
Thumbnail
2025/08/03
不再討好,並不代表內心堅定灑脫。真正的掙扎,是在忠於自己與渴望被接納之間擺盪——不想再委屈迎合,卻又怕從此被排除在人群之外。「討好VS做自己」是現代人在人際關係中最難說出口的矛盾與害怕。這篇自白,提醒我們:做自己雖孤單,但值得練習;溫柔但不討好,是一種新的自由。
Thumbnail
2025/08/03
不再討好,並不代表內心堅定灑脫。真正的掙扎,是在忠於自己與渴望被接納之間擺盪——不想再委屈迎合,卻又怕從此被排除在人群之外。「討好VS做自己」是現代人在人際關係中最難說出口的矛盾與害怕。這篇自白,提醒我們:做自己雖孤單,但值得練習;溫柔但不討好,是一種新的自由。
Thumbnail
2025/07/19
在職場裡,我們常在「想做自己」與「不想被孤立」之間拉扯。選擇不跟同事共餐、不參與八卦,固然自在,卻也可能錯過資訊與連結。 如何拿捏人際邊界,不委屈、不討好,也不把自己自我放逐。圈內圈外都有風景,真正重要的,是你能站在自己這一邊。
Thumbnail
2025/07/19
在職場裡,我們常在「想做自己」與「不想被孤立」之間拉扯。選擇不跟同事共餐、不參與八卦,固然自在,卻也可能錯過資訊與連結。 如何拿捏人際邊界,不委屈、不討好,也不把自己自我放逐。圈內圈外都有風景,真正重要的,是你能站在自己這一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人是一種隨心所欲的動物 有思想 情緒 百百種 讓你捉摸不定 總在某一種時刻 會有情感不定糾紛存在 事小化無 大事化小 最終不了了之 唯一不變就是 人的本性 由善變成惡 再由惡轉變成善 在之後呢? 或許 就在一個不知情的情況之下 還不斷的上演同樣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如果說不該用是非對錯、善惡去定義任何人。那麼該如何分善什麼是對的環境、對的人。既然不該有二元對立存在,我們接觸的人、所處的環境應該就是所謂的「有益於我」的。「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這句話很好的詮釋了內心的疑惑。 一切都來自於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事、物。分別心也是由既定存在的價值觀形成的。在自己的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你知道自己平常所表現的言行舉止,往往與我們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相關聯嗎?你是否曾經有過,因為一時不察的無心而冒犯或傷害他人,到最後,連彼此關係為何會出現裂痕的原因都不明白的情形呢?「我說話、做事,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你硬是要把它想偏,我也没有辦法!」當別人對你的言行產生誤解時,你認為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我們有時候是不是對自己以外的人太過嚴苛?還是因為對自己夠狠,所以對他人也這般。 到底是自己的心太軟還是真的對別人過於嚴苛我分不清楚,只是知道心裡總是有個聲音不斷地在拉扯,告訴自己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 或許也只是自己的同情心作祟。在很多人眼裡,同情心這樣的特質可以能並列於善,但同情心對我來說是一個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遇見糟心的人與事 你可以選擇不善良 只因為… 所謂的善良,從來就是~有條件的 不是對一些當成“應該”及“理所當然”這樣的付出 就該概括承受,這是錯誤的觀念 如同我們的好,是付予懂得感恩惜福的人 從來不是任由當成很沒價值的付出與奉獻 沒有所謂應該要,甚至必須這麼做 許多時事教
Thumbnail
在慾望驅使之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箇中好手,招數都是傾囊盡出,也不惜魚死網破。 最後發現一個真相:我與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難堪與落魄。 卻也是在此時此刻,我們珍惜殘存的一縷氣息,對對方手下留情感到欣慰。 必要的距離,是善的舉措。 沒有分離,愛不會成熟。 愛,不是直指,是能指。
Thumbnail
在慾望驅使之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箇中好手,招數都是傾囊盡出,也不惜魚死網破。 最後發現一個真相:我與你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難堪與落魄。 卻也是在此時此刻,我們珍惜殘存的一縷氣息,對對方手下留情感到欣慰。 必要的距離,是善的舉措。 沒有分離,愛不會成熟。 愛,不是直指,是能指。
Thumbnail
你的人生不應只為討好他人,而是要善待自己、愛自己。關於如何在維護愛自己與展現善良之間找到平衡的建議。
Thumbnail
你的人生不應只為討好他人,而是要善待自己、愛自己。關於如何在維護愛自己與展現善良之間找到平衡的建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