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lcome to Return to Light — the journey of becoming who you truly are.
歡迎來到回光養成系,一起找回自己的光,養成幸福的生活。
在友情或關係中,如果你已經盡力卻依然看不到改變,該繼續努力,還是選擇離開?
這篇文章,從一位 INFJ-A 的視角出發,結合人類圖空白 G 中心與情緒型權威的特質,
分享我在友情中的真實經歷,並探討 INFJ-A 與 INFJ-T 在情感抉擇上的不同方式,
一眼望到頭的關係,你還會努力嗎?
上一段友情,我選擇了離開。
那次決定讓我心痛許久,卻也無可奈何。
隨著時間流逝,我明白,有些人的走散,就是永遠。
我們像搭上反向列車的旅人,中途相遇,卻終究要駛向各自的方向。
那是我第一次說再見,也是再也不見。
再次遇見相同的試煉
這次,我又陷入一段「努力無果」的關係,這不是誰的錯,只是頻率不合、時機不對。
每段友誼的開始,總有相處的愉悅時光,但深入互動後,卻發現彼此難以磨合。
我堅信,真誠與尊重是關係的基石。
當我感覺自己在對方心中可有可無,
且溝通無效時,離開往往是療癒傷痛的解藥。
「無法被接住」的感受,真的很痛。
於是,我選擇收回所有能量,回來好好愛自己。
老天的重複考題
有人說,老天好像特別愛出這種『選擇題』,非要考到我會為止!
在追求深度關係的路上,我常感到困惑:
是我選錯了人,還是時機不對,抑或全盤皆錯?
某次冥想中,答案悄然浮現——愛自己。
我不想再與忽視我情緒的人交流。
對方無法處理衝突,那是他們的課題,不是我的。
我要做回真實的自己——即使敏感、脾氣多、甚至不討喜,我依然值得被愛。
人類圖空白 G 中心的啟示
在人類圖中,我的 G 中心是空白,意味著我對人生方向沒有固定藍圖,更依賴當下的直覺和環境指引;這讓我能靈活適應不同的人與環境,卻也容易因「不被接住」而感到失落。
作為情緒型權威,這意味著我的情緒需要時間平復,才能做出清晰的決定,
我的情緒有週期性起伏,若情緒尚未平穩,就不適合做重大決定。
我在【愛自己系列 × 書書與 ChatGPT 的對話】中曾提到:
你在情感與人際上極敏銳,能察覺他人意圖的細微變化,
但有時會過早做出情緒反應,甚至比對方更快收心,
只因你不願承受不確定感。
這是保護機制,卻也可能讓人際圈縮小。
因此,我決定多給自己一點時間,靜觀其變,再多去認識一些人,一邊平復自己的內在。
三個決定前的提問
當我面臨「努力還是離開」的抉擇時,我會問自己:
1.這段關係是否建立在尊重與真誠之上?
若答案是否定的,留下只會讓我逐漸耗竭。
2.我願意承受這樣的互動模式五年嗎?
這個問題讓我跳出當下,展望未來。若五年後仍感無力,現在離開或許更明智。
3.這段關係讓我更自由,還是更受限?
對 INFJ-A 來說,內心的自由至關重要。若關係讓我感到束縛,離開便是解放。
當你回答完這三個問題,可以試著寫下你的感受,或與信任的朋友討論,幫助你更清晰地看到內心的答案。
INFJ-A 與 INFJ-T 的差異
作為INFJ-A(自信型),我情緒較穩定,對自己的判斷充滿信心。
當關係顯露不合的徵兆,我傾向快速決斷,選擇離開,而不是勉強適應不再滋養的環境。
反之,INFJ-T(敏感型)更容易反覆檢視細節,探索修復的可能性,
願意花更多時間嘗試不同解法。
這不是優劣之分,而是不同的導航方式:
INFJ-A:像在地圖上劃定終點,直接啟程。
INFJ-T:沿途設置觀察點,確保方向正確。
收心與尊重
了解自己的傾向,能讓我們在關係的十字路口更平靜地選擇。
離開不是逃避,而是對自己的尊重;
留下不是妥協,而是內心的真實選擇。
關係沒有絕對的正確答案,只有當下最適合自己的選擇。
願我們在每一次離開或留下的決定中,都更靠近真實的自己。
不知道方向的我們,就從心出發吧!
📮 想收到更多療癒小練習?
訂閱《書書的棉花園來信》電子報,收到更多幸福練習工具:
👉 [訂閱書書的電子報]
📘 想看更多延伸創作?追蹤方格子專欄《書書的回光私房光室》
👉 [前往專欄]
這是書書的IG,有什麼想法可以私訊小盒子喔:書書的棉花園
這裡是書書的棉花園
也是Return to Light(回光之旅)
分享個人成長、心靈療癒和生活儀式感
「你今天有沒有發現屬於你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