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RT 形象塑造師自我培訓(1)ICRT訓練系統的聖經根據~本書作者:劉大明教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第1章讀後心得》

1.我們不是要變成另一個樣子,而是找到那個原本的樣子。

* P.16 性格管理的起點:恢復神的形象

~性格的本質,不只是行為風格或個人偏好,而是人存在的核心反應,是我怎麼看我自己,也是我怎麼認識神。

*P.19 性格管理學的核心脈絡:人真正的改變,不是靠努力做更好的人,而是靠著神啟示我們「是誰」,並活出那個照著他形象被造的新人。

*P.19管理性格,不是壓抑個性,而是讓天賦有序發揮,讓軟弱在愛中被修復。


2.認識並接納自己,對自己有自信,才能以身作則,給孩子好榜樣。

*P.18 一個內心自卑的大人,是沒辦法教出真正自信的孩的。所以,性格管理的第一步,是父母、成人願意面對自己學會重新認識並接納自己。

*P.19 若你是父母,請記得:你怎麼看自己,孩子就怎麼看自己。你越能坦然面對自己的性格優缺點,越能教孩子勇敢做自己。你越能在失敗中依靠神重新站起來,孩子也會學會在挫折中不被打敗。性格管理學不是技巧, 是一場信仰中的回歸之旅:回到創世的源頭,看見他為按自己形象造人的神,也重新認識那個在他眼中閃耀的「你」。


3.正確說話,可以對人形象塑造

*P.23「成為形象塑造師」就是一種說話的訓練,也是一種生命的操練。

*P.33 話語最大的功能,就是形象塑造與關係建立。

*P.34我理解你,你真的很正常,你不是故意的。

~重新定義自我形象的邀請

這些話語的共同點是:看見、肯定、塑造。真正有力量的話語是能精準傳達尊重與接納,讓人看見自己的價值與潛能。

*P.35溝通的藝術不在說話技巧,而在於是否能真正與對方的靈魂對話。話語,不只是聲音,而是一種深層的「我看見你」、「我在乎你」。

*合宜的話語,具有驚人的醫治力與智慧的美感,它不只傳遞信息,更建立關係與信任。然而,真正的合宜,常不是「多說」,而是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時候該靜默。我們經常為了填補空白而說話,卻反而破壞了原本可能建立的理解與連結。

*在沉默中也能說話,在簡單中也能建造。「嘴巴穿上拉鏈」,不是沉默寡言,而是一種克制與成熟的選擇。當我們不再用話語攻擊、論斷、嘮叨,而是選擇有智慧的靜默,反而能讓關係升溫。

*有智慧的話語會讓人靠近,而不是防備;會引導人敞開,而非自我保護。人際衝突的核心,往往不是「誰錯了」,而是「我們還能不能理解彼此」。我們太習慣用話語去「分辨對錯」,卻忘了關係需要的,是「維繫與修復」。

*P.37 願我們的話語,成為醫治、鼓勵、尊榮與真理的管道,讓每個聽見的人,被塑造、被愛、被連結。讓我們學習說出屬神的話語,活出ICRT的真正意義,用話語建立關係、恢復形象、成全命定。


4.關係的修復,是生命的成熟,是一種態度的選擇。

*P.37當我們選擇站在生命樹的立場上,不再急於定罪、論斷,而是用「陪伴、等待、接納」的方式對待每一段破損的關係,就會看見修復的可能。

*P.38 關係的修復從來不是技巧的展現,而是態度的選擇。選擇站在愛這一邊,是一種生命的成熟。

真正的關係修復,是在放下分別善惡後,重新選擇愛與信任的視角。

*P.39成熟的人知道:在爭執中選擇放手、在矛盾中選擇退步,不是軟弱,而是智慧的展現。


5.守住關係,就是守住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

*P.39很多人在人際互動中不斷挑毛病,對孩子、伴侶、朋友都難以滿意。但這背後往往反應的,是對自己也同樣缺乏接納與肯定。

*P.40接納,不是放縱錯誤,而是從愛出發的自我對話。當我們能接納自己,就不再需要用批判控制別人來證明自己的價值。世界的破碎,往往不是因為戰爭,而是關係的崩裂;家庭的不安,也不是因為貧窮,而是愛的失聯。


<感想>

許多焦慮的父母,無論為自己或孩子做再多,都無法平息永無止盡的焦慮.這焦慮,不但困擾自己,也成了孩子沈重的負擔.問題出在父母本身的性格和自信心,但如果本身沒有自覺問題是自己,朋友也礙於情面看破卻不點破,就眼睜睜看著焦慮的父母,在惡性循環的無限迴圈,直到覺察的那一天,或是關係破裂的那一天.

最恐怖的是,如果孩子無法覺察父母有問題,而也錯待自己,即便父母離世,仍舊讓錯誤的枷鎖捆綁著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陳惠華的沙龍
1會員
15內容數
陳惠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3
牙齦流血,是一個發炎症狀,不是病。 明明刷了牙,為甚麼還流血?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清乾淨。 牙齒和牙齦的交接處,你刷到了嗎? 牙縫處的牙齦,你的牙刷清得乾淨嗎? 最後一顆牙齒靠
2025/05/13
牙齦流血,是一個發炎症狀,不是病。 明明刷了牙,為甚麼還流血? 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沒清乾淨。 牙齒和牙齦的交接處,你刷到了嗎? 牙縫處的牙齦,你的牙刷清得乾淨嗎? 最後一顆牙齒靠
2025/04/20
牙周到底是指什麼呢? 什麼是牙周病呢? 為什麼會得到牙周病呢? 什麼因素會讓牙周病更嚴重?
2025/04/20
牙周到底是指什麼呢? 什麼是牙周病呢? 為什麼會得到牙周病呢? 什麼因素會讓牙周病更嚴重?
2025/03/17
你有聽過吃堅果可以養生嗎?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小東西其實正在悄悄磨損你的琺瑯質呢? 一旦琺瑯質磨完了,你就會變得對冰酸甜的食物非常敏感,甚至影響你的進食了! 那該怎麼辦呢?
2025/03/17
你有聽過吃堅果可以養生嗎?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小東西其實正在悄悄磨損你的琺瑯質呢? 一旦琺瑯質磨完了,你就會變得對冰酸甜的食物非常敏感,甚至影響你的進食了! 那該怎麼辦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擺脫比較心態,專注自我成長  1. 認識並接受自己的獨特性  - 認識自我價值: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和長處。花時間了解自己,發現並接受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 接納自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理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弱點和挑戰。 - #自我價值 #接納自我 2. 設立個人目標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改變思維是改變命運的第一步。本文提供了三個關鍵問題的深入探討:如何知道改成怎樣的思維?怎麼改?代價是什麼?並給出豐富的個人經驗分享,適合對改變思維感興趣的讀者進行學習和探索。
Thumbnail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Thumbnail
"…很多人的改變總是無疾而終,根本原因就在於改變的動力不是為了給自己一個成長的機會,而是為了擺脫和逃避當下的自我厭惡感。要實現人格重塑,最重要的就是給自己時間和耐心,學會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我們聽了太多關於變好的方法,卻忽略了在變好之前,如果不能和自我厭惡感相處,所謂的「變好」是不會實現的。…完成自我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我們總是追求”成為更好的自己”,卻沒有想到”更好地成為自己”。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改變自己並非容易的事情,但對於改變這一過程,理解感性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關係至關重要。透過創造新的經驗,並不斷強化這些經驗,才有可能讓真正的改變發生。本文將深入探討情感自我和理性自我之間的角力,以及如何通過創造新經驗實現真正的改變。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作者是如何從情緒糾結到自我覺察的轉變,並提供了對於人生觀察的深刻見解。作者分享了自己的成長經歷,以及透過反省自己和觀察宇宙法則來提升自我的過程。
Thumbnail
就得要建立上帝的視角,觀察自己言行舉止
Thumbnail
就得要建立上帝的視角,觀察自己言行舉止
Thumbnail
整合到核心的動機與信念,就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認同怎樣的典範?」
Thumbnail
整合到核心的動機與信念,就是「我想成為怎樣的人?我認同怎樣的典範?」
Thumbnail
最近很常在各個平台上或心靈勵志小品上聽見或看見:「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不禁讓我進一步的思考什麼是成為自己?又如何成為自己?如何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最近很常在各個平台上或心靈勵志小品上聽見或看見:「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不禁讓我進一步的思考什麼是成為自己?又如何成為自己?如何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
Thumbnail
 改變你最固著、深刻的態度。 重新去探索、發現和改變。 學習使用創造性視覺心像的觀想,可以成為一個深入而有意義的成長過程。 我們經常發現,其實是自己一直在阻止自己。 是我們自己讓恐懼和消極觀念阻止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生活中所發生且經歷的混亂現象,不會僅僅通過正向的思考
Thumbnail
 改變你最固著、深刻的態度。 重新去探索、發現和改變。 學習使用創造性視覺心像的觀想,可以成為一個深入而有意義的成長過程。 我們經常發現,其實是自己一直在阻止自己。 是我們自己讓恐懼和消極觀念阻止我們在生活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生活中所發生且經歷的混亂現象,不會僅僅通過正向的思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