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關注的一位 YouTuber 正在談「正向思考」,剛好我也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
首先,我的核心主張是:
「正向思考沒有不好,要留意的是『過度正向思考』。」
那麼,怎麼判斷自己是否陷入「過度正向思考」呢?
當一個人總是保持樂觀,但現實狀況始終沒有改善,甚至讓情緒被壓抑、忽視或無法被正視時,就很可能落入這個陷阱。
相比之下,我更欣賞 Dr. Carol Dweck 所提出的「成長心態」。
怎麼理解呢?先從大家熟悉的「習得性無助」談起。 Dr. Dweck 發現,連續失敗本身不會直接導致習得性無助,關鍵在於人們如何解釋與詮釋失敗。
這和 Ellis 的「ABC 模式」有異曲同工之妙,大家可以再延伸思考。
在教學或輔導過程中,我常觀察到學員會混淆「正向思考」與「成長心態」。兩者確實有交疊之處,但本質上仍不同。
如果細讀「成長心態」的定義就能看出差別:
「在成長過程中,願意接受挑戰、從失敗中學習、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並持續努力,以積極態度提升自我能力。」
最大的不同點在於:
👉 正向思考強調「樂觀看待」;
👉 成長心態則強調「開放自己、接納現狀,並從中持續學習」。
當然,用文字描述相對簡單,真正要在現實情境中落實,往往充滿挑戰。
因此我整理了一張表,幫助大家更清楚區分,避免混淆,並更好地將概念落地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