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覺得自己不重要的?
也許是那次考試沒考好,爸爸說「你看人家隔壁小孩」。
也許是那次表白被拒絕,對方說「我們還是當朋友吧」。
也許是那次工作失誤,同事在背後議論「她就是能力不行」。
從那之後,你開始相信一件事:我確實不夠好。
你開始把自己放在最後面。
朋友聚餐,你總是說「我都可以,你們決定就好」。
買東西的時候,你總是挑最便宜的,因為「我不值得更好的」。
別人誇你,你立刻擺手說「沒有啦,我哪有這麼好」。
你學會了搶在別人批評之前先貶低自己。
「我知道我很笨,但是...」
「我這個人沒什麼優點,不過...」
「我可能想錯了,但是...」
你以為這樣就能避免被傷害,以為先把自己踩到最低,別人就沒辦法再踩你了。
你變成了一個透明人。
在會議上,你有想法但不敢說,因為「反正也沒人會聽我的」。
在聚會上,你坐在角落,因為「我又不重要,在哪裡都一樣」。
在群組裡,你看著大家聊天,想參與但不敢,因為「我說的話又沒人在意」。
你習慣了把自己的需求放在最後。
家人要用車,你把車讓出來,自己搭公車。
朋友臨時約,你推掉自己的安排去配合。
同事請假,你主動加班,因為「反正我也沒什麼事」。
你告訴自己這叫善良,這叫體貼,這叫成熟。
但其實你只是害怕。
害怕提出自己的需求會被拒絕。
害怕為自己爭取會被說自私。
害怕表現出自信會被人嘲笑。
所以你選擇消失,選擇隱形,選擇讓自己變得可有可無。
你以為只要夠卑微,就不會再被傷害。
你以為只要不期待,就不會失望。
你以為只要不爭取,就不會被拒絕。
但最殘酷的真相是:
當你都不把自己當一回事的時候,別人憑什麼把你當一回事?
當你都不覺得自己重要的時候,別人怎麼可能覺得你重要?
你用盡全力想要保護自己,結果卻親手毀掉了自己。
你害怕被世界拋棄,所以選擇先拋棄自己。
但你忘了,這個世界上最不應該放棄你的人,就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