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舞與武6|胡風與梨園:唐代舞蹈背後的文化脈絡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盛唐舞蹈之所以獨特,除了規模宏大、制度嚴整之外,還在於它背後的文化脈絡。唐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胡風盛行,西域與中亞的舞樂大量傳入,與中原傳統相互激盪,形成了兼容並蓄的文化格局。而唐玄宗所創立的「梨園」,更將這股胡風吸納進宮廷,使之成為皇權化、制度化的藝術。舞蹈於是成為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縮影,也是唐代政治美學的一部分。 胡舞的魅力:旋轉中的異域風情 唐代社會對「胡舞」的熱情,幾乎可以用狂熱來形容。最著名的就是「胡旋舞」。這種舞蹈源自西域,舞者以快速旋轉為特色,裙裾飛揚,動作凌厲,視覺效果極為震撼。《新唐書·安祿山傳》記載,安祿山曾以胡旋舞博得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歡心。他龐大的身軀能持久旋轉,既顯技藝,也成為一種政治表演。 胡旋舞並非孤例。西涼伎、柘枝舞、胡騰舞等皆盛行於長安。它們帶來異域音樂、服飾、動作,讓唐人對「胡風」產生一種既新奇又迷戀的情感。當時的詩人常以胡舞入詩,如白居易的《胡旋女》就形容舞者「迴雪飄颻轉蓬舞」,可見其視覺震撼力。 這些胡舞不僅是娛樂,更是文化身份的象徵。在開放與自信的盛唐,胡舞成為「帝國包容力」的代表。唐人以能觀賞、能表演胡舞為榮,這也是帝國文化自信的體現:大唐能吸納天下之舞,使之為己所用。 梨園的制度化:從胡風到宮廷藝術 胡風的廣泛傳入,若僅止於民間娛樂,影響力或許有限。但唐玄宗將其制度化,才使胡舞真正嵌入帝國核心。開元年間,玄宗親自創建「梨園」,作為專門培養歌舞伎的機構。梨園舞伎不僅演練中原傳統舞樂,也吸收大量胡舞元素。 玄宗本人精通音律,對舞蹈頗有研究。他不僅是觀賞者,還是編排者。梨園的舞蹈在他的主持下,將胡風與中原樂舞融合。例如《霓裳羽衣舞》便是典型代表。據傳,此舞受中亞音樂啟發,玄宗加以改編,配合宮廷審美,最終成為盛唐宮廷舞蹈的象徵。其舞姿華麗、音律繁複,被視為「盛唐氣象」的藝術結晶。 梨園的設立,不只是藝術機構,更是一種文化政治。通過將胡舞納入宮廷體系,玄宗使異域文化不再只是外來的「風尚」,而成為皇權的象徵。胡舞因而獲得合法性與尊貴性,也顯示唐代文化「化胡為華」的能力。 胡風的矛盾:開放與危機的雙重象徵 然而,胡風的文化意義並不總是正面。在安史之亂後,胡舞逐漸染上了陰影。安祿山本人正是以胡旋舞出名的將領,當他反叛時,人們不免將胡舞與亂象聯繫起來。白居易《胡旋女》就隱含諷刺,將胡旋舞視為「亡國之音」。 胡舞的命運,折射出唐代文化的矛盾:在盛世,它象徵開放與包容;在亂世,它被視為異族滲透與危機的徵兆。舞蹈因此成為文化政治的符號場域:一樣的旋轉動作,既能是帝國自信的展演,也能是亡國記憶的觸發。 舞蹈作為文化交流的縮影 從更廣的視野來看,唐代的胡舞與梨園,正是絲綢之路文化交流的體現。舞者、樂師、藝伎往來於中亞、波斯、大食與長安之間。舞蹈動作、音律節奏、服飾道具,都在這條大路上流動。唐代舞蹈因此不是孤立的藝術,而是一種跨地域的文化語言。 同時,舞蹈也成為外交的媒介。唐廷常以歌舞款待外國使節,而來自西域的樂舞團體也常在長安獻藝。舞蹈在這裡承擔了「文化展示」的功能:它不僅讓異域臣服於大唐的文化氣象,也讓唐人看見自身的國際地位。

胡風與梨園的歷史意義 胡風與梨園的結合,使唐代舞蹈不僅是一種藝術形式,更是一種文化制度。它將外來與本土融合,將娛樂與政治結合,最終成為帝國認同的一部分。這種舞蹈背後的文化脈絡,揭示了唐代的世界性格:既敢於吸納外來,也能將之轉化為自我力量。 但同時,胡舞的歷史命運也提醒我們:文化交流並非總是和諧無爭。當政治局勢改變時,舞蹈也可能從榮耀象徵變為危機隱喻。舞蹈因此是一種「多義符號」——它既能象徵盛世繁華,也能折射出隱藏的矛盾。 唐代的舞蹈世界,正是在胡風與梨園之間展開:一方面,它帶著異域的旋轉、胡騰的節奏;另一方面,它被宮廷收編,化為帝國秩序的一部分。舞蹈因此成為唐代文化的縮影,展現了盛唐的開放、融合與自信,也留下了動盪與矛盾的歷史印記。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17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韓孟子訂閱方案♡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9.3K會員
1.1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2025/08/21
在唐代的武將群像中,尉遲敬德以勇猛剛烈、功勳卓著而聞名。他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開國功臣之一,亦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重要人物。史書卻告訴我們,這位身經百戰的猛將,同時也是一位擅舞之人,尤精於舞《秦王破陣樂》。這一武舞,不僅是藝術表演,更是一種政治與軍事意義兼具的象徵。
Thumbnail
2025/08/21
在唐代的武將群像中,尉遲敬德以勇猛剛烈、功勳卓著而聞名。他是唐太宗李世民麾下開國功臣之一,亦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的重要人物。史書卻告訴我們,這位身經百戰的猛將,同時也是一位擅舞之人,尤精於舞《秦王破陣樂》。這一武舞,不僅是藝術表演,更是一種政治與軍事意義兼具的象徵。
Thumbnail
2025/08/21
唐代的舞蹈,不僅存在於個別武將的表演,而是滲透進了國家制度之中。無論在宮廷還是在軍中,舞蹈都被組織化、程式化,成為一種展現秩序、權力與忠誠的工具。這裡的「舞」,不是隨性之舉,而是一種軍國大事的外化儀式。
Thumbnail
2025/08/21
唐代的舞蹈,不僅存在於個別武將的表演,而是滲透進了國家制度之中。無論在宮廷還是在軍中,舞蹈都被組織化、程式化,成為一種展現秩序、權力與忠誠的工具。這裡的「舞」,不是隨性之舉,而是一種軍國大事的外化儀式。
Thumbnail
2025/08/21
在唐代的將領中,李嗣業以陌刀將的身份最為人熟知。他的名聲並非僅來自武功,史籍同樣留下了他將舞蹈化作軍事力量的場景。《舊唐書·李嗣業傳》載:“嗣業每被堅甲,執長刀,舞《西涼伎》於陣前,以勵士卒。”這一簡短記錄,為我們展現了唐代戰場上一幅獨特的圖景:將領披甲舞蹈,以武技和舞姿激勵士氣、震懾敵軍。這種舞蹈
Thumbnail
2025/08/21
在唐代的將領中,李嗣業以陌刀將的身份最為人熟知。他的名聲並非僅來自武功,史籍同樣留下了他將舞蹈化作軍事力量的場景。《舊唐書·李嗣業傳》載:“嗣業每被堅甲,執長刀,舞《西涼伎》於陣前,以勵士卒。”這一簡短記錄,為我們展現了唐代戰場上一幅獨特的圖景:將領披甲舞蹈,以武技和舞姿激勵士氣、震懾敵軍。這種舞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琴曲歌辭 胡笳十八拍 其七 第七拍 唐 · 劉商 男兒婦人帶弓箭tsian3,塞馬蕃羊臥霜霰sian3。 寸步東西豈自由,偷生乞死非情願guan7。 龜茲觱篥愁中聽,碎葉琵琶夜深怨uan3。 竟夕無雲月上天,故鄉應得重相見kian3。 介音 -i vs. -u 與 在泉州腔音為混合音- i
Thumbnail
琴曲歌辭 胡笳十八拍 其七 第七拍 唐 · 劉商 男兒婦人帶弓箭tsian3,塞馬蕃羊臥霜霰sian3。 寸步東西豈自由,偷生乞死非情願guan7。 龜茲觱篥愁中聽,碎葉琵琶夜深怨uan3。 竟夕無雲月上天,故鄉應得重相見kian3。 介音 -i vs. -u 與 在泉州腔音為混合音- i
Thumbnail
看陸劇《唐朝詭事錄》,一大趣味是從細節處窺得唐代史實。
Thumbnail
看陸劇《唐朝詭事錄》,一大趣味是從細節處窺得唐代史實。
Thumbnail
驃國樂· 唐 白居易 (欲王化之先邇後遠也。貞元十七年來獻之! 驃國樂,驃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曲終王子啓聖人,臣父願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
Thumbnail
驃國樂· 唐 白居易 (欲王化之先邇後遠也。貞元十七年來獻之! 驃國樂,驃國樂,出自大海西南角。 雍羌之子舒難陀,來獻南音奉正朔。 德宗立仗御紫庭,黈纊不塞為爾聽。 玉螺一吹椎髻聳,銅鼓一擊文身踴。 珠纓炫轉星宿搖,花鬘斗藪龍蛇動。 曲終王子啓聖人,臣父願為唐外臣。 左右歡呼何翕習,
Thumbnail
2022年陸劇《夢華錄》融合了許多著名詩詞、畫作、戲曲故事所描繪的山川文物,展現北宋時期的生活意境,深受觀眾喜愛。將每一個場景賦予感動與生命,提煉出古典詩詞所蘊含的韻味,融入劇中人物的身分性格,加以烘托渲染,完全的展現文化藝術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2022年陸劇《夢華錄》融合了許多著名詩詞、畫作、戲曲故事所描繪的山川文物,展現北宋時期的生活意境,深受觀眾喜愛。將每一個場景賦予感動與生命,提煉出古典詩詞所蘊含的韻味,融入劇中人物的身分性格,加以烘托渲染,完全的展現文化藝術與思想內涵。
Thumbnail
如花美眷舞霓裳, 似水流年意蘊長。 嬌容麗影隨風去, 歲月無聲染髮霜。 往昔繁華皆過眼, 今朝落寞亦何妨。 且將回憶留心間, 笑看人生路途長。 如花美眷舞雲裳, 似水流年意韻長。 嬌顏麗影隨風逝, 歲月無言浸鬢霜。 昔日繁華如煙雲, 今朝寂寥又何妨。 且把回憶存心間,
Thumbnail
如花美眷舞霓裳, 似水流年意蘊長。 嬌容麗影隨風去, 歲月無聲染髮霜。 往昔繁華皆過眼, 今朝落寞亦何妨。 且將回憶留心間, 笑看人生路途長。 如花美眷舞雲裳, 似水流年意韻長。 嬌顏麗影隨風逝, 歲月無言浸鬢霜。 昔日繁華如煙雲, 今朝寂寥又何妨。 且把回憶存心間,
Thumbnail
1. 中國戲曲由來,一說為起源於「南戲」與「北曲」;另一說為,從「戲」「劇」字面上,由虎頭、豆(禮器)、戈(兵器)、豕、刀等祭祀物品組合而成,來源於祭祀。 2. 最早的中國劇本,從明朝《永樂大曲》可知為北宋的南戲,而戲劇作為一種活動,早在漢代已有紀錄,惜未留下劇本。 3. 北曲(
Thumbnail
1. 中國戲曲由來,一說為起源於「南戲」與「北曲」;另一說為,從「戲」「劇」字面上,由虎頭、豆(禮器)、戈(兵器)、豕、刀等祭祀物品組合而成,來源於祭祀。 2. 最早的中國劇本,從明朝《永樂大曲》可知為北宋的南戲,而戲劇作為一種活動,早在漢代已有紀錄,惜未留下劇本。 3. 北曲(
Thumbnail
嵯峨野之舞 ——梁寒衣 舞鶴   輕輕擊著嵐山的大鼓,以白綢纏繞的鼓槌。清而遠,而深,而靜的笛聲,將如羽鶴的纖足,渺渺悠悠,自幽蔭的谷底,輕輕拔起,一路繞過窈白的霧嵐,低身投影於你的跟前。   在你的耳畔撣下數羽沾著嵐氣的寒白羽毛。   舞蹈的步子踩著鼓聲,踩著笛音,踩著茫白墜落的鳥羽。翩
Thumbnail
嵯峨野之舞 ——梁寒衣 舞鶴   輕輕擊著嵐山的大鼓,以白綢纏繞的鼓槌。清而遠,而深,而靜的笛聲,將如羽鶴的纖足,渺渺悠悠,自幽蔭的谷底,輕輕拔起,一路繞過窈白的霧嵐,低身投影於你的跟前。   在你的耳畔撣下數羽沾著嵐氣的寒白羽毛。   舞蹈的步子踩著鼓聲,踩著笛音,踩著茫白墜落的鳥羽。翩
Thumbnail
每個朝代的盛世,無一不是用鮮血和不為人知的苦痛堆疊而成的。
Thumbnail
每個朝代的盛世,無一不是用鮮血和不為人知的苦痛堆疊而成的。
Thumbnail
描寫漢服的歷史及其在現代的影響,並提及古裝劇及時裝秀對漢服的演繹,以及Pinterest對視覺資料搜索的幫助。
Thumbnail
描寫漢服的歷史及其在現代的影響,並提及古裝劇及時裝秀對漢服的演繹,以及Pinterest對視覺資料搜索的幫助。
Thumbnail
說到中國傳統詩歌,大家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可能是唐詩、宋詞,如果年代再早一點,可能會直接跳到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然而,從漢朝開國,直到魏晉南北朝大約八百年的時間,其實也有著極其豐富,感動人心的作品。
Thumbnail
說到中國傳統詩歌,大家腦海裡最先浮現的可能是唐詩、宋詞,如果年代再早一點,可能會直接跳到詩經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或是「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然而,從漢朝開國,直到魏晉南北朝大約八百年的時間,其實也有著極其豐富,感動人心的作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