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文|林思齊(本篇收錄於「極光」現內含超200+感情專文,有吸引力養成、分手療傷、性覺察、感情詐騙、迴避型人格、女權探討、高端反殺術、我想和你談的十場戀愛,文章連結點我),續離開之後:重建自我的真實歷程建議合併閱讀。
本篇為他說買春不算外遇?|深度探討女權05延伸文章。
📖 導讀
這篇文章源於無數個深夜收到的訊息。
她們用顫抖的手指打字,告訴我那些無法對任何人說的秘密——發現背叛後的茫然、選擇的掙扎、社會的壓力,還有那些在廁所裡、在車裡、在深夜裡偷偷流下的眼淚。
我不是心理師,沒有標準答案給妳們。我只是想告訴每一個正在經歷這些的女人:妳不孤單,妳的痛苦很真實,妳的選擇都是勇敢的。
這篇文章有些長,因為每個故事都值得被完整地說出來。妳可以在任何時候停下來,也可以反覆回來看。就像那些痛苦的夜晚一樣,我們慢慢來。
💝 獻給
- 獻給所有在深夜三點還睡不著的妳們
- 獻給那些拿著菜刀站在廚房裡思考人生的女人
- 獻給那些花一年時間為離開做準備的戰略家
- 獻給那些選擇決絕離開的勇敢者
- 獻給那些願意給機會但有底線的智慧女性
- 獻給那些曾經問我「我該怎麼辦」的讀者們——妳們的故事讓我明白,女人的堅強有千百種樣子。
- 也獻給那些八歲的女孩們,願妳們長大後永遠不需要讀到這篇文章,但如果需要,願妳們知道:妳們值得一個不需要懷疑的人生。
「林老師,我今天差點刀了他。」
這是凌晨三點收到的訊息。發送者是雅涵(化名),三十四歲,會計師,一個八歲女兒的母親。平時的她,會在群組裡分享育兒心得、週末帶孩子去公園餵鴨子,是那種溫柔的媽媽。
但今晚,她發現了什麼。
「我拿菜刀站在廚房裡,看著他在客廳看電視,想著只要走過去,一切就結束了。結束這種每天晚上躺在床上想著『他今天又去了嗎』的日子。」
她傳來的訊息很長,手指在螢幕上顫抖著打字。三個月前,她發現老公陳志明(化名)嫖妓的事實。已經持續兩年了。今晚,她又在他的車上找到了新的「證據」。
「我沒有真的舉起刀,我只是站在那裡想:為什麼是我要承受這些?為什麼是我要每天假裝沒事?為什麼是我要為他的背叛找理由?」
我想先跟妳們說一件事:我是男人,我永遠無法真正體會,當妳們發現枕邊人背叛時,那種天崩地裂的感覺。但雅涵的訊息,讓我明白——
最痛苦的,從來都是發現之後那些漫長的、拿著菜刀站在廚房裡思考人生的夜晚。
她們都在問同一個問題
雅涵沒有真的舉起那把刀。她把刀放回抽屜,走回臥室,躺在那個男人身邊,繼續那種「明明什麼都知道,卻什麼都不能說」的日子。
雅涵的故事,其實是很多女人的故事。
她告訴我,發現的過程很狗血——老公手機響了,她隨手接起來,對方是個女人的聲音,問「今晚還要嗎?」當下她愣住了,然後開始翻他的手機,發現了一整個她不認識的世界。
LINE裡有好幾個暗示性的群組,信用卡帳單上有一些奇怪的消費,甚至在他車上找到一些...證據。
「我當時就坐在車裡大哭,」她寫道,「但哭完之後,我發現自己最困惑的不是他為什麼要這樣做,是——我該怎麼辦?」
這就是我想寫這篇文章的原因。因為我發現,幾乎每個經歷這種事的女人,都會問同一個問題:「我該怎麼辦?」
但更深層的問題是:
「我為什麼動不了?」
你不是不夠勇敢,你只是太聰明了
讓我告訴妳們一個很多人不願意承認的真相:妳之所以「動不了」,不是因為妳懦弱,是因為妳太清楚後果了。
雅涵跟我分析過她的處境:
「如果我選擇離婚,女兒要跟誰?我媽會怎麼想?房貸還有十五年,我一個人負擔得起嗎?我們共同的朋友圈會怎麼看我?他會不會找律師爭取監護權?」
「但如果我選擇原諒,我要怎麼面對他?每次他說要加班,我都會想是不是又去了?每次做愛,我都會想著他是不是在比較?」
妳看,這不是膽小,這是一個成年女性對現實的清醒認知。
妳知道離開會帶來什麼,妳也知道留下會是什麼感覺。兩條路都很痛,所以妳暫時選擇了不動。這不是逃避,這是求生本能。
這些年來,我聽過太多女人說:「別人都說我應該要有骨氣一點。」但我想說的是——妳已經夠有骨氣了。每天晚上躺在他身邊,還能假裝什麼都沒發生,這本身就需要巨大的意志力。
那些妳以為是軟弱的,其實都是力量
婷婷(化名)是另一個寫信給我的讀者。她的故事更複雜一些——她老公不只是嫖妓,還有固定的外遇對象。更殘酷的是,那個女人她認識,是他們共同朋友圈裡的人。